植物檢疫第六章植物檢疫性病害及雜草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五章 植物檢疫性病原物及雜草,本章重點重要檢疫性病原物的鑒別特征、自然寄主種類及其引起病害的癥狀特點重要檢疫性病原物的傳播途徑及檢疫檢驗技術(shù)檢疫性雜草的識別及傳播途徑,第一節(jié) 危險性病原真菌,基本特點所有真菌性病害都可通過種苗傳播,可經(jīng)由種子傳播的占3.5%;列入各國檢疫名單的有100多種,我國現(xiàn)行的名單中,A1類真菌11種,A2類2種,A3類73種,B類5種;,一、小麥矮腥黑穗病菌,學名 Tilletia contro

2、versa Kühn(TCK)異名 T. brevifaciens Fisch.分類地位 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冬孢菌綱(Teliomycetes),黑粉菌目(Ustilaginales),腥黑粉菌屬英文病名 Dwarf bunt of wheat,(一)發(fā)生簡史及危害,1874 Kühn在匍匐冰草上發(fā)現(xiàn);1935年從網(wǎng)腥黑粉菌中區(qū)分開的一個“新變種”;是麥類黑粉菌中危害最大、防

3、治極難的病害之一;在美國北部發(fā)生嚴重,1972年減產(chǎn)17%,重病田減產(chǎn)90%;為我國禁止進境的A1類檢疫性病害。上海、大連、深圳等檢疫局曾多次從美國和德國轉(zhuǎn)口的小麥中截獲TCK孢子。,美洲:美國、加拿大等;尤其是美國中西部和東北部;歐洲:俄羅斯、烏克蘭、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亞洲:土耳其、伊拉克、伊朗、敘利亞、阿富汗、日本等;非洲: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突尼斯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為害冬大麥)等。,(二)境外分布,禾本科的 5個

4、族,18個屬,65個種或變種。被侵染的屬有山羊草屬、如冰草屬、剪股穎屬、看麥娘屬、燕麥草屬、雀麥屬、鴨茅屬、野麥屬、羊茅屬、絨毛草屬、大麥屬、黑麥草屬、早熟禾屬、黑麥屬、三毛草屬和小麥屬。在栽培條件下,矮腥黑粉菌主要為害冬小麥,也侵染大麥和黑麥。,(三)寄主范圍,植株矮化:為健株的1/4~2/3分蘗增多:健株2~4個,病株4~10個,病株,,健株,,(四)危害癥狀特點,病穗,健穗,小花增多、病穗寬大緊密:健株3~5,病株5~7病

5、粒近球型、有魚腥味,成熟后成菌癭。,(四)危害癥狀特點,病原形態(tài) 冬孢子黃褐色,球形、近球形,直徑19.73~22.2 μm;外壁有多角狀網(wǎng)紋; 網(wǎng)目4.5~6.4個;網(wǎng)脊高0.82~1.77 μm; 膠質(zhì)鞘無色透明1.2~2.16μm。不孕孢子球形無色,薄壁,光滑,有的也包被膠鞘。,(五)病原形態(tài)與生物學,小麥矮腥黑穗病菌冬孢子,小麥矮腥黑穗病菌冬孢子,TCK擔孢子“H”型結(jié)合,,小麥矮腥黑穗病菌與近似種冬孢子形態(tài)比較,小麥網(wǎng)腥黑

6、穗病菌,小麥光腥黑粉病菌,小麥印度腥黑穗病菌,生物學特性冬孢子萌發(fā)需有長期低溫與光照。萌發(fā)溫度范圍最低-2℃≤T≤15℃,適溫為3~8℃。在5℃條件下,至少3周才開始萌發(fā),6~8周為萌發(fā)高峰。在5℃培養(yǎng)3~4周,再移至-2~0℃,則在較短時間內(nèi)就可大量萌發(fā)。,(五)病原形態(tài)與生物學,冬孢子萌發(fā)需有弱光照,適宜的照度為400~600lx。對濕度的要求不甚嚴格,土壤含水量35%~88%時均可萌發(fā)。矮腥冬孢子具有自發(fā)熒光;網(wǎng)腥冬孢子(除

7、少數(shù)未成熟者外)無此種自發(fā)熒光,這一特征可用于種的鑒別。,(五)病原形態(tài)與生物學,三種腥黑粉菌冬孢子有關(guān)特征的比較,土傳疫區(qū)土壤帶菌是主要的侵染菌源。分散的冬孢子在病田土壤中存活l~3年,菌癭中的冬孢子可存活3~10年。冬孢子在水田中只能存活5個月。冬孢子經(jīng)過牲畜的消化道后仍可萌發(fā)。種傳 附著在子表面,或混雜在種子間遠距離傳播。,(六)傳播途徑,運載工具 隨著被孢子污染的包裝材料等遠傳。疫區(qū)的孢子可隨風雨、河水和灌溉水傳

8、播到較遠的無病區(qū)。病麥加工后的下腳料、洗麥水等 若不慎隨糞肥施入田間或流入田間都可污染土壤。,(六)傳播途徑,發(fā)病規(guī)律,發(fā)病關(guān)鍵因素:冬孢子萌發(fā)溫度0~5 ℃ ,40d;寄主組織幼嫩。,,過篩檢驗 在各艙各層次按棋盤式隨機選點20~30個,每點至少取1kg樣品,用1.7mm ×20mm長孔篩或2.5mm圓孔篩進行篩檢,仔細檢查篩下物中有無菌癭及其碎塊,并同時檢查篩上物。癥狀檢查 將樣品倒入滅菌白瓷盤內(nèi),仔細檢查有無菌

9、癭或碎塊,挑取可疑組織在顯微鏡下檢查鑒定。同時對現(xiàn)場檢查時攜回室內(nèi)的篩上挑出物和篩下物進行檢查,將發(fā)現(xiàn)的可疑病組織及其他可疑的感染黑穗病的禾本科作物及雜草種子進行鏡檢鑒定。,(七)檢驗方法,洗滌檢驗 檢查附著于種子表面的病菌冬孢子。在顯微鏡下觀察,與其它病原菌相區(qū)分。孢子萌發(fā)檢驗 3%瓊脂培養(yǎng)基。設(shè)5 ℃和17 ℃/無光照,(七)檢驗方法,冬孢子自發(fā)熒光顯微檢驗 從菌癭上刮取冬孢子于載玻片上,然后加一滴無熒光載浮劑,封片后置于

10、激發(fā)波長為485nm,屏障濾片波長為520nm的落射熒光顯微鏡下,檢查視野中呈熒光正負反應(yīng)的冬孢子數(shù),統(tǒng)計冬孢子自發(fā)熒光率,全過程不得超過3 min。冬孢子自發(fā)熒光率大于或等于80%,為TCK。PCR技術(shù),(七)檢驗方法,二、馬鈴薯癌腫病菌,學名 Synchytrium endobioticum(Schilb.) Percival異名 Chrysophlyctis endobiotica (Schil.)

11、 Synchytrium solanl Massee 英文病名 Potato wart disease, Black wart of potato, Black scab of potato分類地位 鞭毛菌亞門(Mastigomycotina)壺菌綱(Chytridiomycetes)壺菌目(Chytridiales)集壺菌屬( Synchytrium)危險性分析 我國列為A1類檢疫性真菌,亞洲的日本、印度、巴基斯坦、

12、緬甸、巴勒斯坦、黎巴嫩、以色列、尼泊爾;非洲的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津巴布韋、南非、肯尼亞、坦桑尼亞;美洲的加拿大、美國、巴西、秘魯、阿根廷、智利、哥斯達黎加、烏拉圭、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墨西哥、??颂m群島;歐洲的英國、德國、奧地利、比利時、匈牙利、荷蘭、丹麥、波蘭、盧森堡挪威、葡萄牙、羅馬尼亞、前蘇聯(lián)、芬蘭、法國、捷克、斯洛伐克、瑞士、瑞典、意大利、前南斯拉夫、希臘、保加利亞、西班牙、冰島、愛爾蘭、法羅群島;大洋洲的新西蘭、澳大利亞。

13、我國四川、云南部分地區(qū);,(一)境外分布,馬鈴薯癌腫病在全球的分布,寄主范圍 自然條件下主要侵染馬鈴薯。也有資料記載可侵染番茄、甘苦茄、龍葵、京豆屬和假酸漿屬。 危害情況 危害馬鈴薯薯塊,導(dǎo)致大幅度減產(chǎn)。常發(fā)生區(qū)內(nèi)一般減產(chǎn)50%,重者絕收,且品質(zhì)變劣,重病薯塊不堪食用,輕病薯塊也煮不爛。此病在冬季儲藏期間也引起腐爛。 前蘇聯(lián) 感病品種損失80%;中國 四川重病田病株率100%。,(二)寄主范圍及危害,高感品種可在腋芽和莖間

14、形成小癌瘤。莖、花梗、花萼、葉背可長出無柄、有主脈無分脈的叢生小葉。,(三)典型癥狀,馬鈴薯莖基部被害狀,莖基部、匍匐莖:形成較大的甚至包圍整個莖基部的畸形、粗糙、疏松的腫瘤,酷似花椰菜。,馬鈴薯薯塊被害狀幼薯整個變成畸形。較大薯塊在芽眼處形成畸形的癌瘤。,有的品種根系也可發(fā)病產(chǎn)生癌腫瘤。癌瘤的數(shù)目、大小,因品種的感染性、感病的遲早、侵染點的多少和發(fā)病程度而異。癌腫初為白色,見光后漸為綠色,最后變褐至黑色,腐爛。,(三)典型癥狀,

15、休眠孢子囊 銹褐色,近球形,壁厚,分為三層,大小為50~82× 38~69µm,孢子壁厚4.l~10.5 µm ,外壁厚呈褐色內(nèi)壁薄而無色。休眠孢子萌發(fā)分裂產(chǎn)生無數(shù)的單鞭毛游動孢子,呈球形或洋梨形,侵入寄主表皮細胞后引起瘤狀突起,很快進入繁殖階段產(chǎn)生夏孢子囊。夏孢子囊成熟釋放游動孢子再侵染。條件不適宜時,產(chǎn)生配子→結(jié)合成雙鞭毛的合子→侵入寄主細胞→休眠孢子囊,(四)病原形態(tài)及生物學,病原物形態(tài)特征,休眠

16、孢子囊,夏孢子囊,病害循環(huán)特點,土壤溫度、濕度和pH值是影響該病發(fā)生的關(guān)鍵因子。休眠孢子囊、夏孢子囊萌發(fā)釋放游動孢子要求近飽和的濕度。發(fā)病的適宜溫度12~24℃、pH4.5~7。多發(fā)生于海拔較高的山區(qū);炎熱干旱的平原極少發(fā)病。,(五)發(fā)病規(guī)律,氣候與發(fā)病的關(guān)系:溫濕度、降雨、日照是影響病害發(fā)生的主要因素。關(guān)鍵性因素是馬鈴薯生長季節(jié)的雨日與雨量。,(五)發(fā)病規(guī)律,海拔高度與發(fā)病的關(guān)系 :在馬鈴薯種植上下限范圍內(nèi),海拔較高的地塊發(fā)病重。

17、坡向與發(fā)病的關(guān)系:在同一海拔高度內(nèi),陰坡比陽坡發(fā)病重。品種與發(fā)病的關(guān)系:不同品種的抗性有一定的差異。耕作制度和栽培措施與發(fā)病的關(guān)系:病地連作發(fā)病重,輪作可減輕發(fā)病。土壤酸堿度與發(fā)病的關(guān)系:是中性至微酸最適發(fā)病。,(五)發(fā)病規(guī)律,癥狀檢驗 檢查塊莖及根等的芽周圍有無癌腫組織。顯微鏡檢查 將芽及其周圍的塊莖組織帶表皮作斷面切片,顯微檢查有無夏孢子堆或休眠孢子囊存在。夏孢子堆黃褐色、壁厚,有的具不規(guī)則脊突。土壤檢查 對來自病區(qū)的馬

18、鈴薯塊莖及其他植物的塊根、塊莖、機器上所附帶的少量土壤,要檢查是否帶有馬鈴薯癌腫病的休眠孢子。常用的檢查方法有氯仿漂浮法、二澳乙烷漂浮法、油漂浮法和氫氟酸瘁取法。,(六)檢驗方法,第二節(jié) 危險性病原細菌,細菌的基本特點細菌病害包括有薄壁菌門、厚壁菌軟門和軟壁菌門引起的病害,有300多種;所有細菌性病害都可通過種苗傳播,經(jīng)由種子傳播的占40%;主要是革蘭氏陰性的假單胞菌、黃單胞菌和革蘭氏陽性的棒形桿菌。列入我國檢疫名單的有57種,其

19、中A類52種,B類5種。,一、柑橘潰瘍病菌,學名 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citri Vauterin et al 1995英文病名 Citrus canker; Bacterial canker of citrus 分類地位 薄壁細菌門(Gracilicutes)假單胞菌科(Pseudomonaceae)黃單胞菌屬(Xanthomonas)危險性分析 B類檢疫性細菌,亞洲的阿富汗、孟加拉、印度、巴

20、基斯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緬甸、尼泊爾、老撾、柬埔寨、泰國、日本、韓國、朝鮮、馬爾代夫、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也門;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烏拉圭、美國、墨西哥、伯利茲、多米尼加、海地、馬提尼克、瓜德羅普;非洲的加蓬、馬達加斯加、科摩羅、科特迪瓦、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留尼汪;大洋洲的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斐濟、關(guān)島、馬里亞納群島、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等國家均有分布。尤以亞洲國家發(fā)病最為普遍。 中國 廣東、廣西、福建等

21、柑橘產(chǎn)地。,(一)境外分布,主要侵染蕓香科野生和栽培的植物。在經(jīng)濟上造成損失最大的是柑橘,主要以甜橙、臍橙、酸橙、紅江橙、來檬和官溪蜜柚、通賢柚等最為感病。自然侵染主要發(fā)生在柑橘屬植物上,也發(fā)生在枸橘、金橘、菲律賓木橘上。,(二)寄主范圍,可為害葉片、枝梢和果實。苗圃發(fā)病,苗木生長不良,出圃延遲;成年結(jié)果樹發(fā)病,常引起大量落葉、落果,甚至枯梢,降低樹勢;未脫落的輕病果形成木栓化開裂的病斑,嚴重影響果品的外觀和品質(zhì),降低了商品價值。

22、20世紀初 美國燒毀柑橘樹25萬多株、苗木27萬株,損失600萬美元。我國貴州20世紀80年代,銷毀病株300萬株。,(三)危害情況,葉片 背面產(chǎn)生圓形、針頭大小微突起的油浸狀半透明斑點,通常為深綠色,病斑周圍組織褪色呈現(xiàn)黃色暈環(huán)。后斑點逐漸隆起,病部表面出現(xiàn)開裂,呈海綿狀,并開始木栓化,形成表面粗糙、灰白色或灰褐色、中心凹陷的病斑。后期病斑似“火山口”狀開裂。病斑大小依品種而異,一般直徑在3~4mm,有時幾個病斑連合,形成不規(guī)則的

23、大病斑,嚴重時引起葉片早期脫落。,(四)癥狀特點,柑桔潰瘍病,枝梢癥狀 夏秋梢受害嚴重,春梢受害較輕。病斑特征與葉片類似,但病斑木栓化和隆起以及病斑中部開裂或下陷程度比葉片更明顯,枝捎上的病斑周圍無黃色暈環(huán)。幼苗及嫩梢被害后,導(dǎo)致葉片脫落,嚴重時甚至枯死。,(四)癥狀特點,柑桔潰瘍病在枝干上的癥狀,果實癥狀 果實被害的癥狀與葉片上相似,病斑通常較葉上的大,一般直徑為4~5mm,最大的可達 12mm。病斑木栓化程度及病斑后期中部開裂

24、或下陷狀況都比葉片顯著。病斑僅侵害果皮,很少深入到果肉部分。發(fā)生嚴重時常引起早期落果。,(四)癥狀特點,柑桔潰瘍病在果實上的癥狀表現(xiàn),上:自右至左為發(fā)病初、中及后期癥狀。下:潛葉蠅危害造成傷口及傳播病菌加重危害,不同感病柑橘種類果實及植株癥狀,形態(tài) 短桿狀,兩端鈍圓。大小為1.5~2.0µm×0.5~0.7µm,極生單鞭毛,革蘭氏染色陰性 。培養(yǎng)性狀 在馬鈴薯瓊脂培養(yǎng)基上,菌落初呈鮮黃色,后轉(zhuǎn)蠟黃色

25、,圓形,表面光滑。在牛肉汁蛋白胨培養(yǎng)基上,菌落圓形,蠟黃色,表面稍隆起,粘稠狀。生長條件 適溫為20~30℃,致死溫度為 55~60 ℃ 10min。在相對濕度較低的土壤表面,病菌能在落葉中存活90~100天。在潮濕的沙中則只能存活24天。病菌生長發(fā)育適合pH為6.l~8.8,最適pH為6.6。,(五)病原形態(tài)與生物學,遠距離傳播 人為的引種,商品的流通。帶病種子、苗木、繁殖材料和果實是該病傳播的載體。田間傳播 通過風雨、昆

26、蟲和農(nóng)事操作等。高溫、多雨有利發(fā)病;,(六)傳播途徑,癥狀觀察 病斑周圍組織褪色呈現(xiàn)黃色暈環(huán)。病斑隆起,病部表面出現(xiàn)開裂,呈海綿狀、木栓化,表面粗糙、灰白色或灰褐色、中心凹陷。后期病斑似“火山口”狀開裂。細菌溢檢查在低倍鏡下觀察,病菌自植物組織逸出。,(七)檢驗方法,分離培養(yǎng) 在缺乏典型癥狀的惰況下,可取一定數(shù)量的葉片、果實或枝梢,用蛋白胨磷酸緩沖液沖洗,洗液在室溫下孵育3h,然后用細菌過濾器濃縮,以濃縮液在人工培養(yǎng)基上劃線

27、分離,再經(jīng)酶聯(lián)或免疫熒光檢驗。對無法確定的病斑,可取小塊病組織于0.5~2ml蒸餾水中,室溫孵育15~20min,提取液在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上劃線分離培養(yǎng),根據(jù)潰瘍病菌的菌落形態(tài)特征選取菌落。,(七)檢驗方法,生物學檢驗,分離獲得病菌通過接種鑒定。方法為柑橘完全展開的新葉片,用無菌水沖洗干凈后用滅菌的3號昆蟲針在葉片背面上穿刺出小孔。滅菌濾紙片在培養(yǎng)48 h的柑橘潰瘍病菌液浸濕,敷于葉片有小孔部位,置于墊有保濕濾紙的滅菌平皿內(nèi)26℃培養(yǎng)。

28、24 h后除去濾紙片,2 d后開始觀察葉片發(fā)病情況。,血清學檢測 制備代表性菌株的抗血清,常用檢測方法間接ELISA;斑點免疫(DIA-ELISA);免疫熒光試驗(IF)。血清學檢測具有迅速準確的優(yōu)點。其它 噬菌體檢驗、PCR等,(七)檢驗方法,二、梨火疫病菌,學名 Erwinia amylovora(Burrill 1882) 英文病名 Fire blight分類地位 薄壁菌門(Gracilicutes)腸桿菌科(E

29、nterobacteriaceae)歐文氏菌屬(Erwinia),(一)發(fā)生簡史及危險性分析,發(fā)生簡史1878年,Burrill 描述,以后由Erwin F. Smith命名,梨火疫病是第一個被確認的植物細菌性病害。危險性分析 是一種毀滅性細菌病害,我國列為A1類檢疫性有害生物。,最早發(fā)生于美國東北部。目前已分布在世界40多個國家。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哥倫比亞、墨西哥、百慕大、危地馬拉;歐洲的阿爾巴尼亞、愛爾蘭、奧地利、比利時、保

30、加利亞、丹麥、德國、法國、荷蘭、瑞典、烏克蘭、西班牙、希臘、匈牙利、意大利、馬其頓、挪威、波蘭、捷克、羅馬尼亞、瑞士、英國、摩爾達維亞、波斯尼亞、克羅地亞、盧森堡、斯洛伐克和前南斯拉夫;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非洲的埃及;亞洲的亞美尼亞、伊朗、以色列、約旦、黎巴嫩、土耳其、印度、日本和塞浦路斯。,(二)境外分布,梨火疫病菌寄主范圍很廣,大部分是薔薇科仁果類植物,主要有梨、蘋果、山楂、李、草莓、枇杷、腺肋花、木瓜、火棘、薔蔽、石斑木、懸

31、鉤子、花楸、繡線菊等4O多個屬220多種植物。,(三)寄主范圍,花、果實和葉片受侵害后,很快變黑褐色枯萎,但不落葉,猶如火燒一般,故此得名。根據(jù)病害發(fā)生的部位,可分為花腐、枝枯、潰瘍及果腐等。 花腐 一般發(fā)生于早春,病菌直接從花器侵人,初為水漬狀斑,不久萎蔫。在溫暖潮濕條件下,花梗上有菌膿滲出。 潰瘍 最初是在樹皮組織上出現(xiàn)窄的水漬狀區(qū),幾天后,樹皮內(nèi)部組織出現(xiàn)褐色條斑,隨后病菌侵入附近的枝條內(nèi)部并引起萎蔫死亡。,(四)癥狀特點

32、,枝枯 嫩枝是除花外最感病的部位。最初癥狀是枝尖萎蔫,但不褪色,呈“牧羊鞭”狀。條件適宜時,幾天內(nèi)可移動15~30cm以上,造成整枝死亡。病枝、枝皮、葉片通常變黑色。潮濕時,枝條上出現(xiàn)菌膿。果腐 引起幼果和成熟果實的腐爛,果實表面通常有菌膿或菌束。在儲藏期可以引起爛果。,(四)癥狀特點,,花部被害狀,梨 火 疫 病,蘋果樹干被害狀 梨樹干細菌分泌物,枝條被害狀

33、 蘋果枝條被害早期癥狀,,側(cè)枝基部形成潰瘍斑,,蘋果幼果被害狀,Devastation by fire blight (Erwinia amylovora) of a 2-year-old high-density pear,越冬場所 病菌在潰瘍邊緣組織處越冬,掛在樹上的病果也是越冬場所。如冬季溫暖,病菌還能在病株樹皮上越冬。來年早春病菌在上年的潰瘍處迅速繁殖,遇到潮濕、溫暖的天氣,從病部滲出大量乳白色粘稠狀的細菌分泌物

34、,即為當年的初侵染源。,(五)傳播途徑,雨水是果園短距離傳播的主要媒介,風在中短距離傳播中亦起重要作用。病害往往沿著順風的方向傳播。病菌亦通過傷口、自然孔口(氣孔、蜜腺、水孔)、花侵入寄主組織,有一定損傷的花、葉、幼果和茂盛的嫩枝最易感病。,(五)傳播途徑,昆蟲和鳥類 對梨火疫病的傳播擴散起一定的作用。據(jù)記載,傳病昆蟲包括蜜蜂在內(nèi)有77個屬的100多種昆蟲,其中蜜蜂的傳病距離為 200~ 400m。梨火疫病的自然傳播距離每年約為6km

35、,但鳥類的傳播距離可以很遠,尤其是候鳥,它們在遠距離擴散中起重要作用。遠距離傳播 主要是感病寄主材料的調(diào)運,包括種苗、接穗、砧木、水果、被污染的運輸工具等。,(五)傳播途徑,可采用多種檢驗方法。從經(jīng)典的分離培養(yǎng)、致病性測定、癥狀觀察等到先進的分子生物學技術(shù),包括DNA探針、PCR技術(shù)的應(yīng)用及脂肪酸分析、單克隆抗體的應(yīng)用等。但在目前檢疫方法上仍采用血清學技術(shù)結(jié)合分離培養(yǎng)及致病性測定來確診。,(六)檢驗方法,產(chǎn)地檢驗 是一項最基本的檢驗方

36、法,在應(yīng)檢病害的發(fā)生盛期到田間檢查與觀察,必要時須采集可疑標本在室內(nèi)進行檢測和鑒定。分離培養(yǎng)對于癥狀明顯的材料可直接分離病原;分離可采用選擇性培養(yǎng)基和鑒別性培養(yǎng)基進行。,(六)檢驗方法,血清學檢測 間接免疫熒光抗體染色 、 ELISA法 致病性檢驗與過敏反應(yīng)檢驗 用梨葉片或梨嫩枝測定 核酸探針與PCR檢測技術(shù),(六)檢驗方法,全國農(nóng)業(yè)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單中的病毒種類:36 李屬壞死環(huán)斑病毒 Prunus n

37、ecrotic ringspot ilarvirus37 煙草環(huán)斑病毒 Tobacco ringspot nepovirus38 番茄斑萎病毒 Tomato spotted wilt tospovirus,第三節(jié) 植物檢疫性病毒,進境植物檢疫一、二類危險性病、蟲和雜草名錄,一、番茄環(huán)斑病毒,學名 Tomato ring spot virus(ToRSV)異名煙草環(huán)斑病毒 2號( Toba

38、cco ring spot virus No.2)煙草病毒 13(Nicotiana virus 13) 桃黃芽花葉病毒( Peach yellow bud mosaic virus)葡萄脈黃病毒( Grape yellow vein virus)分類地位 豇豆花葉病毒科(Comoviridae),線蟲傳多面體病毒屬(Nepovirus),主要在北美,即美國、加拿大等。此外,大洋洲的新西蘭、澳大利亞;歐洲的大部分

39、國家及亞洲的日本、土耳其等也有分布。在核果類及仁果類果樹上引起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是我國禁止進境的一類檢疫性病害。,(一)境外分布及危險性分析,寄主范圍很廣,包括105個屬157種以上單、雙子葉植物。自然感染的寄主有桃、杏、李、櫻桃、番茄、葡萄、草莓、大豆、煙草、胡蘿卜等果樹、經(jīng)濟作物和觀賞植物等。ToRSV是北美最嚴重的植物病毒之一。葡萄受侵染后節(jié)間縮短,莖尖叢生,葉脈黃化,坐果率低,單果變小,產(chǎn)量損失76%,嚴重感染時減產(chǎn)達95%,

40、甚至絕產(chǎn) 。,(二)寄主范圍及危害情況,葡萄以黃脈為主,葉片黃化、斑駁、褪綠環(huán)斑和卷葉,葉變?。还?jié)間縮短,頂端叢生,植株嚴重矮化;坐果率降低,果變小。,(三)癥狀特點,ToRSV在指示植物上產(chǎn)生的急性反應(yīng):褪綠斑塊,ToRSV加利福尼亞株系誘導(dǎo)產(chǎn)生典型的脈黃癥狀,,Mottling(left) and Ringlike lesion(right) on leaf.,Stunted shoots (left) and infecte

41、d vine clusters (right) on vine.,Apple Union Necrosis and Decline,蘋果 ToRSV能夠引起蘋果接合部壞死和退化病。,Tomato Ringspot Virus引起蘋果砧/穗 接合部產(chǎn)生褐色壞死紋( Iain MacSwann, 1977),,,(三)癥狀特點,桃樹和李屬其他樹種 桃樹最典型癥狀是莖溝。桃黃芽花葉?。捍杭拘鲁鋈~芽淡黃色,后死亡。不同種李屬植物癥狀有差異

42、,葉片表現(xiàn)不同程度的褪綠或褪色,莖出現(xiàn)凹陷和溝槽。,(三)癥狀特點,ToRSV 在桃樹上引起的莖痘癥狀Stem pitting in peach caused by tomato ringspot virus.,復(fù)盆子 ToRSV是北美復(fù)盆子上最危險的病毒。受侵染當季不表現(xiàn)癥狀,第二年春天葉片表現(xiàn)黃色環(huán)斑、條紋或葉脈褪綠,與正常植株比較,很大比例的病株表現(xiàn)不結(jié)果或形成易碎果。,(三)癥狀特點,Tomato ringspot virus

43、 symptoms on plants and leaves of red currants in Corvallis, Oregon,,病毒粒子為等軸對稱多面體,直徑約25 nm。基因組為+ssRNA, 全基因組大小為15.8 kb,其中RNA1和RNA2分別為8.5 kb和7.3 kb,外殼蛋白分子量為5.8kDa,(四)病毒特性,病毒粒子為等軸對稱多面體,直徑約25 nm。,該病毒可分為不同株系:煙草株系(tobacco st

44、rain) 自然條件下發(fā)生在煙草上;葡萄黃脈株系(grape yellow vein strain) 在自然條件下發(fā)生在葡萄上;蘋果結(jié)合部壞死株系(apple union necrosis strain) 自然條件下發(fā)生在蘋果上,引起蘋果樹結(jié)合部壞死和衰退;桃黃芽株系(peach yellow bud strain) 在自然條件下發(fā)生在扁桃、桃和杏上。,(四)病毒特性,汁液磨擦——草本寄主。嫁接——木本植物。種子和苗木調(diào)運——

45、遠距離擴散。種傳率大豆 76%,千日紅 76%,接骨木 11%,蒲公英 24%,紅三葉草 3%~ 7%,番茄 3%。此外,番茄的花粉也能傳播 ToRSV,傳毒率為 11%。,(五)傳播途徑,介體線蟲——木本植物。劍線蟲屬線蟲(Xiphinema americanum, X. rivesi和X. californicum)是ToRSV田間流行的重要介體。成蟲和3齡幼蟲均可傳毒;其飼毒期和傳毒期均在l h以內(nèi),線蟲傳毒能力可保持幾周或幾

46、個月,但蛻皮后喪失傳病力。,(五)傳播途徑,生物學檢測 汁液摩擦接種草本指示植物,可表現(xiàn)不同癥狀。 昆諾藜或莧色藜上表現(xiàn)為小的局部褪綠斑和壞死斑,系統(tǒng)的頂端壞死。黃瓜(Cucumis sativas)接種葉表現(xiàn)為局部褪綠斑,后系統(tǒng)褪綠和斑駁。煙草(Nicotiana tabacum)接種葉表現(xiàn)為局部的壞死斑和壞死環(huán)斑 。,(六)檢驗方法,(六)檢驗方法,電鏡觀察 電鏡觀察病毒粒體形態(tài),測量粒體大小。血清學檢測 ELISA和免疫電

47、鏡法。注意株系特異性!分子生物學 PCR、核酸雜交 。,基本特點植物寄生線蟲有207屬4832種。分類鑒定依據(jù):雌蟲的外部形態(tài)及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特征,特別是消化道和生殖系統(tǒng)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傳播途徑都可以通過種苗或種薯等無性繁殖材料傳播;部分通過種子傳染,例如水稻干尖線蟲,小麥粒癭線蟲等;松萎蔫線蟲可通過介體昆蟲(松褐天牛)傳播;土壤中的許多線蟲可隨土壤傳播。,第四節(jié) 植物檢疫性線蟲,一、松材線蟲,英文名:Pine wilt dis

48、ease學 名: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Buhrer,1934)Nickle,1970 ,嗜木質(zhì)傘滑刃線蟲,屬墊刃目滑刃線蟲科。危險性分析:松材線蟲萎蔫病是一種由褐天牛傳播的森林毀滅性病害。由于它能引起植株迅速死亡,導(dǎo)致大片松林荒蕪,國內(nèi)外對它皆十分重視,是我國禁止進境的檢疫性線蟲。,松材線蟲病最早于1905年在日本九州、長崎及其周圍發(fā)生。目前在日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韓

49、國、朝鮮、葡萄牙和我國臺灣、香港、澳門、江蘇、浙江、安徽、廣東等省發(fā)生。,(一)發(fā)生簡史與分布,約1mm??卺樇氶L,14~16um,基部球明顯。中食道球卵園形、神經(jīng)環(huán)位于中食道球后;單卵巢,卵母細胞單行排列。尾圓錐形,末端寬圓,無或有小的尾尖突。,,雌蟲,(二)病原形態(tài),雄蟲體形類似雌蟲;交合刺大,弓狀,成對,尾似鳥爪狀,腹向彎曲,尾端有一小的端生交合傘。,(二)病原形態(tài),目前已知可危害樹種達43種,主要為松屬植物。此外,

50、還有云杉屬、冷杉屬、落葉松屬和雪松屬的一些樹木。最感病的是日本赤松、日本黑松、硫球松、歐洲赤松和歐洲黑松等。我國已知的自然高感樹種是日本黑松,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馬尾松(P.massoniana)自然發(fā)病。,(三)寄主范圍,幼齡樹、數(shù)十年的大樹都能發(fā)病,病情嚴重,可導(dǎo)致全林毀滅。自1982年傳入我國以來,至1999年,病死木總量達1600余萬株。給林業(yè)生產(chǎn)帶來巨大損失,而且還給自然景觀及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嚴重破壞。,(四)危害,病株針葉變?yōu)榧t

51、褐色,而后全株迅速枯萎死亡。針葉的變色過程是由綠色經(jīng)灰、黃綠色至淡紅褐色,由局部發(fā)展至全部針葉。在適宜發(fā)病的夏季,大多數(shù)病樹從針葉開始變色至整株死亡約30天左右。在表現(xiàn)外部癥狀以前,受侵病株的樹脂迅速減少和停止,屬相當特異的內(nèi)部生理病變。,(五)病害癥狀特點,松材線蟲-Close-up of pine wilt; 1 year after death of tree,自然條件下,松墨天牛是松材線蟲的傳播媒介。已發(fā)現(xiàn)有6種天牛能傳播松材

52、線蟲:松墨天牛、云杉墨天牛、卡羅來納墨天牛、白點墨天牛、南美墨天牛。其中,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最主要的傳播媒介,它主要分布于日本、中國吉林及南朝鮮等地。墨天牛傳播松材線蟲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為補充取食期傳播;另一種為產(chǎn)卵期傳播。前者為主要的傳播方式。人為調(diào)運病木及其加工品,是松材線蟲遠距離傳播的唯一途徑。,(六)傳播方式,松材線蟲介體,The nematode is vectored by spe

53、cies of Monochamus (a.k.a. sawyers or longhorned beetles).,移居性內(nèi)寄生線蟲;溫度和土壤中水分的含量與發(fā)病率有密切關(guān)系。高溫和干旱有利于該病的發(fā)生。最適溫度為20—30℃。北方和高山地區(qū)的病樹病情發(fā)展緩慢,為害不明顯。缺水加速松材線蟲萎蔫病的病程、病樹的死亡率也提高。,(七)發(fā)生條件及發(fā)生范圍,產(chǎn)地檢疫 根據(jù)為害狀。無典型癥狀的地區(qū),查找有天牛為害的蟲孔、碎木屑等

54、痕跡的植株,在樹干任何部位作一傷口,幾天后觀察,如傷口充滿大量的樹脂為健樹,否則為可疑病樹。,(八)病原線蟲的檢驗,在樹干、樹皮及根部取樣切成碎條,或用麻花鉆從天牛蛀孔邊上鉆取木屑,用貝爾曼法或淺盤法分離線蟲。發(fā)現(xiàn)線蟲則制成臨時玻片,在顯微鏡下進一步鑒定。如發(fā)現(xiàn)幼蟲,可用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等真菌飼喂,待獲得成蟲后再作鑒定。,(八)病原線蟲的檢驗,檢測時,要注意和一個近似種擬松材線蟲(B.mucronotus)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