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吶喊名著喊名著閱讀題閱讀題一、正誤判斷1周樹人首次以“魯迅‘‘這一筆名發(fā)表的作品是《狂人日記》,它被看做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白話小說。()2魯迅在《狂人日記》中以“吃人”這一審美命題賦予它以具象,確實產(chǎn)生了深遠的警示作用:中國要有希望,必須從政治、思想、精神和心理結構等方面,徹底毀壞這“吃人的筵宴”。()3《狂人日記》通過狂人的敘述,揭露了中國社會幾千年的文明史,實質上是一部吃人的歷史;披著“仁義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禮
2、教,其本質是吃人。()4《阿Q正傳》成功地塑造了一一個落后不覺悟農民阿Q形象,他的“自欺欺人”、“精神勝利法”,“欺軟怕硬‘‘、“自我作踐”,都具有相當大的普遍性。把中國人的深層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漓盡致,這是魯迅的一個巨大的貢獻。()5善于投機是中國民族劣根性之一。阿Q革命的目的,不過為了他自己的利益,絲毫不了解革命的意義。所以一為假洋鬼子所拒斥,就想到衙門里去告他謀反的罪名。()6恃強凌弱,精神勝利法,善于投機,夸大狂與自尊癖都屬于《阿
3、Q正傳》所影射中國民族劣根性的內容。()錯誤:“恃強凌弱”應為“卑怯、欺軟怕硬‘‘。7《一件小事》的特點是短小精悍,內容警策深邃。全文僅一千字左右,作者描寫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歌頌下層勞動人民崇高品質的同時,還反映了知識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現(xiàn)出真誠向勞動人民學習的新思想。()8《藥》有一明一暗兩條線索,明線是華老栓一家,暗線是夏瑜一家。明線是次線,突出群眾的愚昧麻木;暗線是主線,揭示革命者的悲哀。兩條線從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眾的冷
4、漠而帶來的革命者的悲哀。()錯誤:明線是主線,突出群眾的愚昧麻木;暗線是次線,揭示革命者的悲哀。9《藥》是以1911年辛亥革命英雄黃花崗起義為背景,經(jīng)過藝術加工和典型創(chuàng)造而寫成的。小說描寫了革命者流血犧牲而不被理解,發(fā)人深省地剖析了這一革命不成功的歷史原因。()錯誤:《藥》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義為背景。10《藥》全篇籠罩著濃重陰冷的氣氛,也是作者為突出人物和主題而成功營造出來的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11《明
5、天》是魯迅著力反映婦女悲慘命運的小說之一。作品通過寡婦單四嫂子痛失獨子寶兒的描寫,令人震悚地展示了一幅中國婦女孤立無助的圖景,同時抨擊了黑暗社會的吃人本質和沒落社會中人們的無情和冷漠。()12《孔乙己》用第一人稱“我”——作者本人耳聞目睹的情況來寫孔乙己,他的肖像刻畫,對話經(jīng)歷,都通過“我”的概括敘述來表現(xiàn),由此塑造的人物,顯得真實可信。()錯誤:《孔乙己》用第一人稱“我”一酒店小伙計耳聞目睹的情況來寫孔乙己。3B阿Q的“精神勝利法’’
6、是當時中‘‘會底層勞動人民普遍具有的性格特征,它是在統(tǒng)治者的壓迫下而形成的,在今天這種性格已經(jīng)不存在了.C《藥》是作者以光復會的重要成員之一秋瑾被捕殺于紹興城內“古軒亭口“事件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小說。小說主題就是通過夏瑜被殺這一線索,藝術地總結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失敗的教訓。D魯迅小說取材于病態(tài)社會中不幸的人們他善于抓住他們的思想精神的不覺悟、不抗爭的這些病態(tài)的靈魂進行剖析。每一篇小說都反映~了社會的本質,社會的各個層面,為改良社會、改變國民性
7、而吶喊。E《吶喊》中的小說大多數(shù)采用截取橫斷面的寫法,“取法外國’’,但也注‘‘了首尾照應交代等寫法,融合了民族形式的神韻。2BC(B項,今天仍有這種性格存在;C項,小說是雙線結構,主題也是兩個方面。)3下面有關名著名篇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A《阿Q正傳》運用了幻覺、夢境來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刻畫了人物的性格。B《藥》以雙線結構組織全篇,通過華夏兩家悲劇命運的表現(xiàn),表明中國當時民眾的愚昧和革命者不發(fā)動群眾而招致失敗的悲哀。c“孔乙己是站
8、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揭示了孔乙”的特殊身份,刻畫了他窮困潦倒卻又想保住讀書人的自尊,虛榮心十足的性格特點。D小說標題《藥》有概括情節(jié)、連接明暗兩線、刻畫人物、揭示主題的作用。E閏土要香爐燭臺表明他日后將在求神拜佛中進一步麻醉自己,說明他在生活的壓迫下有了自甘沉淪、不愿抗爭的性格變化。3DE(D項,沒有刻畫人物這個作用;E項,“自甘沉淪、不愿抗爭’’說法不當‘‘4下面有關名著名篇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A在魯迅的作品中,許多就是寫他小
9、時候的真人真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阿長與山海經(jīng)》等。B《社戲》中的景物描寫,細致逼真,充滿江南水鄉(xiāng)的詩情畫意。C《風波》通過1917年張勛復辟事件在江南水鄉(xiāng)所引起的一場辮子風波,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中國農村的社會現(xiàn)實,深刻地說明了辛亥革命并沒有給中國農村帶來根本變革,農民們仍然缺乏民主主義覺悟,政治上、經(jīng)濟上、精神上依然處于被壓迫、被剝削、被奴役的境地。D魯迅的小說《明天》,通過主人公愛姑年輕守寡、喪子給她帶來的精神上的孤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