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用雙光束紫外用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量溶液的吸收率可見分光光度計測量溶液的吸收率實驗目的實驗目的一、一、了解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機理和類別。了解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機理和類別。二、二、熟悉雙光束紫外熟悉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三、三、測量溶液的吸收率測量溶液的吸收率實驗原理實驗原理由于分子內部的運動既有價電子的運動,又有內部原子在平衡位置的振動和分子繞其質由于分子內部的運動既有
2、價電子的運動,又有內部原子在平衡位置的振動和分子繞其質心的轉動。因此,分子具有電子能級心的轉動。因此,分子具有電子能級﹑振動能級和轉動能級。圖振動能級和轉動能級。圖1是雙原子分子能級示意圖。是雙原子分子能級示意圖。圖1雙原子分子的電子、振動和轉動能級示意圖雙原子分子的電子、振動和轉動能級示意圖圖中圖中A和B是電子能級,在同一電子能級是電子能級,在同一電子能級A,分子的能量還要因振動能級的不同而分為,分子的能量還要因振動能級的不同而分為若
3、干若干“支級支級”,稱為振動能級。圖中,稱為振動能級。圖中V?=012……=012……表示在電子能級表示在電子能級A的各振動能級。的各振動能級。V????=012……=012……表在電子能級表在電子能級B的各振動能級。處在同一電子能級和同一振動能級的電子,的各振動能級。處在同一電子能級和同一振動能級的電子,因轉動能量的不同又可為若干因轉動能量的不同又可為若干“分級分級”,稱為轉動能級。,稱為轉動能級。J?=012……=012……表示在表
4、示在A電子能級和電子能級和V?=0=0振動能級的各轉動能級。振動能級的各轉動能級。J????=012……=012……表示在表示在A電子能級和電子能級和V?=1=1振動能級的各轉動能振動能級的各轉動能級。故分子的能量級。故分子的能量等于電子能(等于電子能()、振動能()、振動能()和轉動能()和轉動能()之和:)之和:EeEvErE(1)rveEEEE???32dsin(2dsin(?)=K)=K?圖2工作原理示意圖工作原理示意圖圖3扇形
5、鏡扇形鏡圖4輸出信號示意圖輸出信號示意圖實驗儀器實驗儀器本實驗是在天津市港東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生產的本實驗是在天津市港東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生產的WGZWGZ—8型雙光束紫外型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可見分光光度計上進行。該儀器由主機、計算機、顯示器、鍵盤、打印機及配套電線、電纜組成。其連接計上進行。該儀器由主機、計算機、顯示器、鍵盤、打印機及配套電線、電纜組成。其連接方式如圖方式如圖5所示所示圖5儀器連線圖儀器連線圖下面對該儀器的性能及規(guī)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v1900系列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 721可見分光光度計
- 72系列可見分光光度計
- 72系列可見分光光度計
- uv18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結構、工作原理與應用
- 可見分光光度計履歷書20101028
- 可見分光光度計技術參數對比
- 721可見分光光度計使用方法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控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pdf
- 基于ARM的可見分光光度計測量系統(tǒng)研制.pdf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計量標準計量比對總結報告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計量標準技術報告共18頁
- 嵌入式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控系統(tǒng)研究.pdf
- 基于物聯(lián)網平臺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自動測量系統(tǒng)研究.pdf
- sp-72可見分光光度計使用說明
- 721可見分光光度計使用說明書
- 分光光度計
- 可見分光光度計光譜分析系統(tǒng)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