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肝硬化與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第一節(jié) 肝硬化與鈉代謝,一、低鈉血癥(hyponatremia),肝硬化晚期,血鈉代謝紊亂主要的表現是低鈉血癥。盡管由于繼發(fā)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高等多種因素引起血鈉潴留,但臨床血鈉測試結果仍為低鈉血癥。當血清鈉濃度低于130mmol/L時,稱之為低鈉血癥。,(一)低鈉血癥的發(fā)生機制,1.排泄增多 嘔吐、腹瀉、反復利尿、大量放腹水,導致鈉的丟失,尤其是大量應用噻嗪類利尿劑,增加了腎臟對鈉的排泄,導致低鈉血
2、癥。 2.攝入不足 肝硬化腹水患者,由于限制鈉的攝入,導致低鈉。,3.低鈉伴有其他電解質紊亂,加重了低鈉程度。臨床上常見到當患者出現低鉀、低氯代謝性堿中毒時,亦同時伴有低鈉。當細胞內鉀丟失時,細胞外鈉則向細胞內移動,即導致了細胞外鈉減少。 4.低蛋白血癥 當清蛋白減少時,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引起組織液外滲,稀釋了細胞外液,而導致低鈉血癥。,(二)低鈉血癥的分類,低鈉血癥根據病因分為四類: 1.稀釋性低鈉血癥(dilutio
3、n hyponatremia) 體內鈉含量正常或增加,但由于體內總液量增多,體液中的鈉相對減少,測定血清鈉值低于正常者,稱為稀釋性低鈉血癥。,此類病人臨床表現輕微,或為原發(fā)病的癥狀所掩蓋,但當不適當利尿、放腹水、輸液、嘔吐及腹瀉時,急劇加重了低鈉狀態(tài),而引起急性低鈉綜合征。其主要表現為:心動過速,血壓下降,尿少,氮質血癥,休克及頭痛、嗜睡、意識障礙等腦損害癥狀。血生化測定和血氣分析表現為:低鈉、低鉀、低氯及代謝性堿中毒或/和代謝性酸中毒
4、,如不及時搶救,常造成死亡。,稀釋性低鈉治療的主要措施,①限水:一般來說,每日入量應小于尿量與不顯性失水量之和,入量以700~1000ml為宜。②利尿:應用利尿劑排出體內多余的水來減少體液總量,但應避免大量利尿誘發(fā)肝昏迷。③補鈉:當血鈉<120mmol/L,同時有明顯的血容量不足的表現和嗜睡、昏迷等神經系統(tǒng)癥狀時,應給予3%~5%氯化鈉200~300ml靜脈滴注,每日一次,持續(xù)7~10天,如同時伴有低鉀,則應給予補鉀。,2.低
5、鈉性低鈉血癥(sodium depletion hyponatremia),血清鈉濃度低于正常(<130mmol/L),體內鈉的總量亦減少者,為低鈉性低鈉血癥。低鈉性低鈉血癥的原因有:大量放腹水、反復應用強利尿劑,導致低鈉性低鈉血癥;低鹽、無鹽飲食,伴有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等致鈉攝入不足。,根據病情程度,低鈉性低鈉血癥臨床上分為輕、中、重三度:,①輕度低鈉:血清鈉為128~121mmol/L者,缺鈉約0.5/kg。發(fā)病緩慢,臨床癥
6、狀隱匿,常被原發(fā)肝病癥狀所掩蓋,如不給予糾正,患者可逐漸出現泛力、厭食、表情淡漠、直立性驚厥等癥狀。,②中度低鈉:血清鈉為120~115mmol/L者,缺鈉0.5~0.75g/kg。病情在上述基礎上進一步加重,出現惡心、嘔吐、視力障礙、肌肉痙攣、腹痛、心動過速等癥狀。,③重度低鈉:血清鈉<115mmol/L,缺鈉為0.75~1.25g/kg時,病情進一步惡化,表現為精神失常、休克、昏迷、腱反射消失,木僵狀態(tài)——低鈉性腦病,而且伴有
7、酸堿平衡失調,嚴重時出現呼吸、心跳停止。,低鈉性低鈉血癥的治療原則為補充鈉鹽。輕度可以口服補鈉;中度可口服或靜脈給予等滲鹽水;重度必須給予高張氯化鈉溶液靜脈點滴。,方法:,①靜脈補鈉:一是根據臨床表現判斷病人缺鈉程度,如病人出現休克、昏迷等癥狀系重度缺鈉反致,應迅速補鈉,補鈉量按0.6g/kg左右補充,可選用3%~5%氯化鈉,200~300ml靜脈輸入,然后,根據病情給予等滲液維持。中度缺鈉者,可酌情給予高滲氯化鈉或等滲氯化鈉靜脈滴注;
8、輕度缺鈉可給予5%葡萄糖氯化鈉1500~2000ml或按0.3g/kg比例在膳食中補鈉即可。二是根據血清鈉值計算補鈉量,可按下列公式計算:缺鈉量(mmol/L)=(140-血鈉值)×體重(kg)×60%。一般先補充缺鈉量的1/3~1/2,靜脈給藥,其余量視病情和血清鈉值再定。,②硫酸鎂滴注:對低鈉患者補鈉無效時,常用靜脈輸注硫酸鎂來提高血鈉濃度。,3.缺鉀性低鈉血癥,正常狀態(tài)下,細胞內鈉離子和細胞外鉀離子進行交換,當
9、鉀缺少時,由于細胞外液鈉離子進入細胞內,引起細胞外液鈉含量降低,稱為缺鉀性低鈉血癥。,其誘發(fā)因素有:,①鉀攝入減少:病人有厭食、食欲不振,或需禁食時;②鉀丟失多:腹瀉及排鉀利尿劑的應用。有缺鈉的臨床表現(已于前述)同時有缺鉀的臨床表現,如腹脹、鼓腸、四肢肌肉酸軟無力、心律紊亂及心電圖改變等。一旦明確低鈉的原因與低鉀有關,應立即依據缺鉀程度補充鉀鹽。,4.假性低鉀血癥,由于脂類或蛋白質異常潴留,取代了部分血漿水分而產生血鈉濃度降低的再現
10、,稱為假性低鈉血癥,此型較少見。病因見于高血脂和高蛋白血癥及膽汁性肝硬化。治療上應針對原發(fā)病給予治療。,二、高鈉血癥(hypernatremia),當血鈉濃度高于150mmol/L時稱為高鈉血癥。此時水分丟失高于電解質的丟失,使體液滲透壓增高大于320mOsm/L,故又稱為高滲綜合征。,(一)高鈉血癥原因及發(fā)病機制,1.水攝入量減少 常見于進食、進水困難的肝昏迷患者;肝病晚期合并大量腹水,限制水攝入者;伴有肝腎綜合征;血液濃縮而致血鈉
11、增高者。2.水分丟失增多 見于嘔吐、腹瀉、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引流等,導致消化液大量丟失;滲透性利尿、高熱多汗等,引起水分丟失,導致血鈉增多。,3.輸入或攝入鈉過多或/和排泄障礙 如代謝性酸中毒時,補充過多碳酸氫鈉;在控制感染時,輸入大量青霉素鈉鹽;當發(fā)生肝腎綜合征時,由于鈉的排泄減少,均可導致血鈉增高。,(二)高鉀血癥的臨床表現 根據臨床癥狀和脫水程度分為三期:,1.早期,即輕度脫水期 失水量僅占體重的2%~4%,主要表現為
12、口渴和尿量減少,尿比重增高。此期皮膚彈性改變不明顯,血壓、脈搏尚在正常范圍內。 2.中期,即中度脫水期 失水量占體重的4%~8%。除上述癥狀外,可出現皮膚干燥、唇舌干裂,聲音嘶啞,眼窩凹陷,惡心,嘔吐,甚至體溫升高。,3.晚期,即重度脫水期 失水量占體重的8%以上,癥狀進一步加重,出現皮膚、黏膜干燥,嚴重者出現高熱、幻覺、震顫、譫妄、肌張力增強、腱反射亢進、神志模糊、昏迷、驚厥等,同時伴有脈搏增快、血壓下降等循環(huán)系統(tǒng)癥狀。如果失
13、水量達人體體重的15%,即可引起死亡。,(三)高鈉血癥的治療 消除誘因,積極治療原發(fā)病。,1.單純脫水型 即細胞內失水大于細胞外失水,由于細胞內水分外滲所致。臨床表現為失水、口渴及高鈉血癥。治療以補充無鈉溶液為主。輕者可口服補充水分,重者可靜脈補給5%葡萄糖溶液或高滲鹽水加5%葡萄糖溶液(相當于等滲液),按1/4~3/4比例混合配方靜脈滴注。補液應注意滴速不宜過快,補液量適當,以防止等滲性腦水腫的發(fā)生。第1天補丟失水量的50%,第2
14、~3天補給其余的一半,直至血鈉正常為止。,2. 低張體液喪失型 即水分丟失大于鈉的丟失,細胞外液失水大于細胞內液失水,在總的丟失液中,水分占2/3,另1/3為等滲液,這是由于失鈉引起細胞外液容量縮減所致。治療方法應首先補充0.9%氯化鈉,有嚴重循環(huán)障礙者可給予血漿代替品。其次,給予低張溶液,即5%葡萄糖溶液和0.9%氯化鈉按1:1比例配制后,靜脈滴注。,第二節(jié) 肝硬化與鉀代謝紊亂,一、低鉀血癥(hypokalemia),低鉀血癥在肝病
15、晚期頗為常見。當血清鉀濃度小于3.5mmol/L時稱為低鉀血癥。,(一)低鉀血癥的發(fā)生機制,1.攝入不足 嚴重肝病患者常限制飲食或無食欲,導致鉀的攝入不足,造成缺鉀。 2.鉀的排泄增多 由于嚴重嘔吐、腹瀉、應用利尿劑、大量放腹水等,使大量鉀丟失;繼發(fā)醛固酮增多,促使遠端腎小管對鉀的排泄增加;肝病合并低血鎂時,尿、便排鉀增多。腎小管酸中毒時,遠曲腎小管氫、鈉離子交換增加,使鉀的排泄增多。臨床上低鉀血癥常與堿中毒合并存在。,3.鉀在體
16、內分布異常 在輸入葡萄糖和胰島素時,鉀由細胞外進入細胞內,導致細胞外鉀降低。大量輸液致細胞外液被稀釋,血清鉀濃度降低,稱為稀釋性低鉀血癥。,(二)低鉀血癥的診斷,常根據臨床癥狀、血清鉀的濃度、心電圖改變來診斷。,1.臨床表現,癥狀的輕重不僅取決于血鉀降低程度,更取決于缺鉀發(fā)生速度和病程長短。當血清鉀低于3.0mmol/L時才出現癥狀。,主要癥狀為:,(1)神經肌肉癥狀 有軟弱無力、倦怠、周身酸痛、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嚴重者出現低鉀性軟
17、癱。 (2)消化系統(tǒng)癥狀 口干、口渴、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食量減少、腹瀉或便秘,如出現低鉀性腸麻痹時有腹脹、麻痹性腸梗阻癥狀。,(3)心血管系統(tǒng)癥狀 心悸、心音低鈍、血壓下降,出現各種心律失常,嚴重者可發(fā)生室顫、阿-斯綜合征(Adoms-Stokes syndrom)。 (4)神經系統(tǒng)癥狀 輕者出現倦怠、煩躁,重者精神不振、嗜睡、定向力差,因為在低鉀環(huán)境下,氨更易通過血-腦脊液屏障進入腦細胞內而誘發(fā)肝性腦病。,2.血清
18、鉀測定,血清鉀濃度是診斷低鉀的主要指標。正常值為3.5~5.5mmol/L。當血鉀<3.5mmol/L時即可診斷低鉀血癥。,3.心電圖檢查,低血鉀心電圖主要表現有:T波低平和增寬,Q-T時間延長;出現U波;S-T段下移,T與U波融合成雙駝狀;T倒更明顯而U波幅度更突出。,(三)低鉀血癥的治療,最根本的措施是除去致病因素,盡早恢復正常飲食。,1.消除低鉀誘因,①治療原發(fā)病,促進肝功能恢復,改善消化道功能。②糾正其他電解質紊亂。③
19、合理使用利尿劑。,2.膳食補鉀,鉀主要來源于食物,應給予含鉀豐富的食物,如肉類、魚類、蔬菜水果類、谷類、豆類等。,3.口服含鉀藥物 氯化鉀片劑和溶液口服。 4.靜脈補鉀 是糾正低鉀的最佳方法,對重癥缺鉀患者應及時靜脈補鉀,。,補鉀的速度、濃度 輸液中鉀的濃度為40mmol/L(相當于3g氯化鉀),速度為10mmol/h,不超過20mmol/h。一般每日補鉀量在2~6g。,①氯化鉀注射液: 10~15%氯化鉀+5%葡萄糖溶液50
20、0ml,靜脈滴注。本品適用于缺鉀合并堿中毒者(10%氯化鉀10ml含鉀量為13.4mmol)。②門冬氨酸鉀鎂注射液:每支10ml,含0.4g門冬氨酸鎂(33.7mg Mg)和0.452g門冬氨酸鉀(103.3mg K)。本品適用于低鉀伴低鎂和高氨血癥者及低鉀引起心律失常者。禁止用于腎功能不全和房室傳導阻滯者。,③谷氨酸鉀:血氯正常者選用本品,劑量每支20ml,含鉀量為34mmol/L,相當于2.5g氯化鉀,常應用20ml加5%葡萄糖溶
21、液1 000ml滴注。④青霉素鉀鹽:100萬單位含鉀1.7mmol,對低鉀并發(fā)感染者較為合適。⑤復方氯化鈉液:適用于低鉀、低氯和低鈉的患者(含有氯化鈉8.6g/L,氯化鉀0.3g/L,氯化鈣0.33g/L)。,二、高鉀血癥(hyperkalemia),(一)高血鉀的發(fā)生機制 1.鉀的排泄障礙 晚期肝病患者常合并肝腎綜合征,腎臟排鉀障礙是造成高鉀血癥的主要原因。肝硬化腹水病人,應用留鉀利尿劑螺內酯或氨苯蝶時,可產生高鉀血癥。2.
22、鉀輸入過多 肝硬化化出血時,常給予大量輸血治療,可引起血鉀增高。,(二)高鉀血癥的臨床表現,神經肌肉的癥狀是其突出表現,主要有疲乏無力,感覺異常,肌肉酸痛,動作遲鈍,嗜睡,腱反射消失,上行性軟癱,呼吸困難等。心血管癥狀為心動過緩、心律紊亂、室性期前收縮、室顫,亦有心臟擴大,心音低弱等。,(三)輔助檢查,1.心電圖改變 當血鉀達6~7mmol/L,出現高聳而基底較窄的T波;當鉀為8mmol/L時,T波消失;鉀
23、達10mmol/L,出現寬的QRS群波;鉀達11mmol/L時,QRS波群、S—T段和T波融合而成雙相曲折的圖形;鉀增至12mmol/L時,可發(fā)生室顫,心臟驟停而死亡。,2.實驗室檢查,正常血清鉀濃度為3.5~5.5mmol/L。高鉀血癥時,血鉀濃度大于6mmol/L。一般認為血鉀在8mmol/L以上就可引發(fā)致命性心臟并發(fā)癥。,(四)高鉀血癥的診斷,診斷依據為: 有引起高鉀血癥的原因;臨床表現有神經、肌肉的癥狀及
24、心血管系統(tǒng)癥狀;根據心電圖改變和血清鉀的測定。,(五)高鉀血癥的治療,一是采用應急措施保護心臟,二是將多余鉀排出體外。,1.消除病因,合并腎功能不全時,應積極改善腎功能;靜脈補鉀時,注意計算補鉀劑量,以防止補鉀過多。,2.具體措施,①停用增高血鉀的藥物及含鉀豐富的飲食。②可用排鉀性利尿劑,如噻嗪類、呋塞米,可迅速利尿排鉀。③用10%葡萄糖酸鈣20~30ml加入50%葡萄糖溶液40ml中靜脈注射,必要時可重復應用。④靜注碳酸氫鈉或克
25、分子乳酸鈉。,⑤10%葡萄糖溶液500ml加胰島素12單位靜脈滴注,可使細胞外鉀進入細胞內。⑥最理想的治療方法是血液透折治療,效果可靠,作用迅速。一般血鉀濃度>7.5mmol/L時,亦可應用腹膜透析及結腸透折。⑦用血漿置換機進行血漿置換,將血漿中多余的鉀濾出。,第三節(jié) 肝硬化與酸堿失衡,一、酸堿失衡的原因,肝硬化晚期,由于代謝功能紊亂,導致酸堿代謝失衡,造成酸堿失衡的原因為:①肝血流灌注不足,肝細胞缺氧,細胞內pH值下降,
26、乳酸代謝發(fā)生紊亂。②脂肪代謝障礙,肝臟產生酮體增多。③肝硬化患者并發(fā)感染、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等,可導致酸堿失衡。④治療過程中利尿劑的應用可引起電解質紊亂。,二、酸堿失衡的類型,(一)呼吸性堿中毒 此型為常見的類型(20%~85%)。失代償期肝硬化較常合并呼堿,乃因通氣過度,CO2排出增多所致。血氧及血生化表現為:PaCO2降低;HCO3-代償性下降;pH值失代償性下降;pH值失代償時升高,代償時正常;血
27、氯可偏高。,(二)呼吸性堿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此型多見且較嚴重,占25%~40%,易誘發(fā)肝性腦病。多因應用過多的堿性降氨藥和利尿劑等引起。在呼堿的基礎上,鉀離子丟失過多時,易引起低鉀性堿中毒而誘發(fā)肝性腦病。血氧及血生化表現為:血pH值升高;PaCO2降低;HCO3-升高;血鉀、氯降低。,(三)呼吸性堿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此型占8.5%~16.0%,多因合并嚴重感染、休克、肝腎綜合征等引起酸的蓄積,形成高陰離子隙(AC)性代謝性酸中毒
28、。血氧及血生化表現為:PaCO2降低;HCO3-降低;pH值以呼堿為主者升高或正常,以代酸為主者降低或正常;AG值常升高。,(四)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此型占0.9%~5.7%,多見于合并嚴重感染、肝腎綜合征者,由于呼吸衰竭及腎功能不全而構成雙重性酸中毒。血氧及血生化主要表現為:pH值下降;PaCO2升高;HCO3-降低,正?;蚱撸ㄈQ于酸中毒類型);AG值常升高。,(五)三重酸堿失衡(TABD),系指呼吸性堿中毒+代謝性堿中
29、毒+代謝性酸中毒而言。此型病情嚴重,死亡率高,多見于終末期及治療不當的病例,常在肝性腦病基礎上合并呼堿及代堿,同時又合并感染、出血、休克、肝腎綜合征等而致代謝性酸中毒,最終形成三重酸堿失衡。肝性腦病并發(fā)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時,亦可導致三重酸堿失衡。血氧及血生化主要表現為:pH值決定于三種失衡,即雙重堿化及一種酸化過程,故pH值常偏高;PaCO2降低;HCO3-升高;AG值常升高。,三、酸堿失衡的治療,酸堿失衡的治療措施 積極治療原
30、發(fā)病及其合并癥,去除誘因。單純呼吸性堿中毒時,一般勿需特殊處理。雙重堿中毒時,pH值顯著升高,應積極給予治療,防止腦病的發(fā)生:,①精氨酸20~40g加在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靜脈滴注;②補充氯化鉀糾正低鉀、低氯性堿中毒。常用15%氯化鉀10~30ml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三重酸堿失衡時,因有雙重堿中毒存在,處理較困難。在血氨過高時,可聯合使用酸性精氨酸和堿性谷氨酸鈉,維持pH值在正常范圍,如pH值明顯高于或低于正常時,可按代謝性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肝硬化患者治療
- 肝硬化患者科學飲食
- 肝硬化患者的營養(yǎng)支持
- 肝硬化患者飲食指導
- 臨床肝硬化患者的護理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北京肝硬化治療醫(yī)院
- 肝硬化腹水患者酸堿血氣及電解質監(jiān)測的臨床意義.pdf
- 酸堿平衡及酸堿平衡紊亂
- 肝硬化患者的飲食指導
- 肝硬化患者的肺功能檢測.pdf
- 肝硬化患者腸道菌群分析.pdf
- 酸堿平衡
- 肝硬化患者死亡相關危險因素分析.pdf
- 【膽知識】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指南解讀
- 肝硬化患者HBsAg定量檢測的意義.pdf
- 肝硬化患者血清激活素A的變化.pdf
- 肝硬化患者lhbt結果的臨床意義
- 肝硬化與腫瘤患者的腸外營養(yǎng)
- 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安全管理
- 第4章酸堿平衡和酸堿平衡紊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