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刑法的主體問題淺析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風險刑法的主體問題淺析</p><p>  摘 要:為了應對風險社會的“有組織不負責任”,在風險刑法中,除了主張個人責任外,還必須主張不減弱個人責任的法人責任,并采用法人與自然人責任標準同等原則和責任追究雙軌制原則指導司法。 </p><p>  關鍵詞:風險刑法;主體要件;個人責任;法人責任 </p><p>  中圖分類號:D914 文獻標

2、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8-0273-03 </p><p>  主體要件是指實施危害社會行為,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個人或者單位。個人與作為單位的法人是風險刑法的主體要件。但在風險社會的“有組織不負責”特點下,筆者主張不減弱個人責任的法人責任。 </p><p>  一、個人依舊是責任主體 </p><p>  在風險社會中,人造風險成

3、為核心的風險形態(tài),風險因社會中的個人行為有機結合而產生。以駕駛為例,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2012年統(tǒng)計公報顯示,在全國12 089萬輛民用汽車中,私人汽車保有量9 309萬輛,增長18.3%,民用轎車保有量5 989萬輛,增長20.7%,其中私人轎車5 308萬輛,增長22.8%[1]。目前,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排在世界前列,北京、重慶、上海、天津、廣州等地保有量更是排在中國前列,目前北京、上海、廣州已經全面汽車限購。汽車的增多,自然導致的

4、是全社會汽車使用風險的存在,或者我們每天都在使用汽車,我們每一個使用汽車的人都為整個社會的汽車風險付出了不可或缺的力量。當然,我們在駕駛汽車時為了將風險控制在相對均衡的狀態(tài)中,都會遵守交通法規(guī)。我們創(chuàng)造了風險不等于我觸犯了風險刑法,因為我們的風險是在刑法允許的范圍內。但當我們打破了風險的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時,例如醉酒駕駛,當我們實施了醉駕行為后,我們就已經將風險的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打破,因而產生了刑法所不允許的風險或者危險,進而應該對行為人進行歸責

5、。因此,在風險社會中,風險的人造性決定了人成為了風險刑法犯罪構成中的主體要件,也就是說,作為社會</p><p>  二、法人責任成為新特點 </p><p>  法人責任在風險刑法中是個比較顯著的特點。為了分析這個特點,我們對2013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通報了4起環(huán)境污染的典型案例以及兩起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進行比較分析,具體如表1。 </p><p>  通過對

6、上面六起典型案件的比較分析,我們歸納出:該六起案件都是通過企業(yè)法人進行經營,并導致嚴重的社會風險和社會后果,其中5起案件,法人承擔相應的刑罰。在風險社會中,現(xiàn)代化風險已經不是單單由人所創(chuàng)造,人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存在,例如法人組織,實施風險行為。當然,在風險案件中,將法人的責任歸咎于小部分負責人,似乎容易使這些人成為了法人的“代罪羔羊”,畢竟法人是一個組織,這個組織里面的所有人都參與了法人行為,從而造成了風險。但是要每一個人都承擔責任是不

7、合理的,因為在法人中,大多個體人的行為都是職務行為或者代理行為,其責任將被歸責于法人。在英美法系國家中,這種責任稱為刑事代理責任(Vicarious Liability),又成為替代責任,是指主體對他人的行為和精神狀態(tài)而非自身的作為或者不作為承擔刑事責任[2]。這種責任形式主要適用于兩種情況,即一是雇主對雇員在雇傭范圍內的特定行為承擔刑事責任,二是執(zhí)照合法持有人對他人利用其執(zhí)照實施的不法行為承擔刑事責任[3]。當然,代理責任依然存在一個

8、問題,即法人在沒有罪過的情況下對法人進行刑事處罰,這是有違責任主義原則的。因而產生了同一責任理論(Personal</p><p>  三、法人不再成為個人的護盾 </p><p>  在民商法中,法人主要形式是有限責任公司,除了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揭開法人面紗”,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年修正)》第64條規(guī)定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于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

9、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外,一般我們可以認為法人是個人民事上的護盾。在傳統(tǒng)刑法上,法人一定程度上也成為個人的護盾。以《刑法》第164條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為例,根據最高檢和公安部制定的立案追訴標準,個人行賄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單位行賄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當股東以公司名義對非國家工作人員實施行賄行為,行賄數額不足20萬元,是否應該追究股東的個人責任呢?恐怕難以追究股東個人責任,但是請勿忽視股東是公司運作中最終的獲利人。

10、</p><p>  為了破除“有組織的不負責”,筆者主張在風險刑法上采用法人與自然人責任標準同等原則。其主要原因在于,法人是法律上人格化的社會組織,也就是說,法人是法律擬制出來的“人”,在一些情況下可以賦予與自然人同等的權利義務,其對社會造成的影響不應因為其是擬制出來的而減輕;也就是說,在同一相似的行為中,法人與自然人對法益所造成的損害從質和量的角度上應被視為一致。新近的司法解釋也印證了這一觀點。如兩高制定的《

11、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3年5月4日施行,第19條)和《關于辦理環(huán)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3年6月19日施行,第6條)都對于單位實施食品安全和環(huán)境污染犯罪不單獨設定定罪量刑標準,而是適用與個人犯罪相同的定罪量刑標準。   除了主張責任標準同等原則外,筆者還主張法人與自然人責任追究雙軌制,即在同一案件中,在追究直接負責人和法人責任時必須區(qū)分對待,避免責任混同。從表1的案例四和案例

12、五比較中可見,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即罪名升格的問題,案例四將污染環(huán)境罪(《刑法修正案(八)》出臺后的罪名)升格到投放危險物質罪,而案例五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升格到</p><p>  最后,關于法人責任追究問題,有學者提出法人犯罪的刑罰方法有罰金刑、資格刑、強制解散法人和適當公開不利信息[5]。對于罰金刑、資格刑和適當公開不利信息方法,筆者表示贊同,因為罰金刑一直以來是重要的刑種,對以經營和獲取利潤為目的的法

13、人有著無可比擬的懲罰和預防作用;資格刑則可以在一定期限或者永久性地剝奪法人部分與所犯罪名相關的經營范圍,或者以一種禁制令的形式禁止法人實施某些社會行為;適當披露犯罪相關信息,對企業(yè)商譽可能給予沉重打擊,因而對企業(yè)具有威懾效力,另外也讓民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風險信息。但筆者不贊同強制解散法人的方法。強制解散法人的方式實質上導致法人走向破產或者清算之路。根據中國《破產法》第113條規(guī)定,破產財產在優(yōu)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zhèn)鶆蘸蟀凑杖缦马樞蚍峙洌?/p>

14、工人根據勞動法律法規(guī)應獲得的相關款項、相關社會保險費和稅款、普通破產債權。法人實施犯罪行為致受害人損失后所獲得的賠償只能作為普通破產債務,經過優(yōu)先項支付后,企業(yè)可能所剩的財產已經不足賠償給受害人。因而筆者認為,主張強制解散法人的觀點將導致其他民事權利得不到保護。 </p><p><b>  參考文獻: </b></p><p>  [1] 中國2012年末全國民用汽

15、車保有量達到12089萬輛[EB/OL].車訊網,http://www.chexun.com/2013-02-22/101751832.html,2013- </p><p><b>  06-23. </b></p><p>  [2] J?Herring,Marise Cermona:Criminal Law,Macmillan Press Ltd,1998,(2

16、nd):185. </p><p>  [3] 趙秉志,謝望原.英美刑法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01. </p><p>  [4] J?C?史密斯,B?貝根.英國刑法[M].李貴方,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05-207. </p><p>  [5] 吳曉霏.法人犯罪刑事責任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1:150-154.

17、</p><p>  Analysis of the subject of the risk criminal law </p><p>  LIN Pei-xiao1,2 </p><p> ?。?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s,Science and Law,Chongqing 400031,China; </p>

18、<p>  2 Shunde occupation technical school, Shunde 528300,China) </p><p>  Abstract: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risk of social "irresponsible" organization,at the risk of criminal law,in addit

19、ion to the idea of personal responsibility,must also claims not to weaken the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legal person responsibility,and the legal person and natural person responsibility standard equal principle an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