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試驗以二年生盆栽馬拉巴栗為試驗材料,用智能光照培養(yǎng)箱進行模擬貯運,采用正交設計,用dps軟件和excel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研究不同貯運前處理(考慮光照、水分、基質、殺菌劑等四個因素)、不同貯運處理(考慮溫度、藥劑、包裝等三個因素)對馬拉巴栗葉片的形態(tài)(考慮觀賞形態(tài)和葉面表面形態(tài))和生理變化的影響,找出其變化的規(guī)律,從中篩選出不同貯運前處理和不同貯運處理的最佳組合,并比較處理中因子的顯著性,從而為馬拉巴栗生產中實施貯運技術提供參考。本研究意
2、在探索影響馬拉巴栗觀賞品質的主要因子,及最佳的貯運前處理和貯運處理,為解決長期黑暗、缺水的貯運環(huán)境中如何保持觀賞品質提供新途徑。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馬拉巴栗經過模擬貯運前處理后,以30d遮光、運前1d停止?jié)菜?、基質2(椰棣60%+珍珠巖30%+草炭10%)、50%多菌靈800倍液的組合最佳,在觀賞形態(tài)方面,葉片保存率達76%,綠色葉占葉片總數(shù)的80%以上。綜合評價指數(shù)(葉片保存率、葉色、株型)達到4.321。
3、 在生理方面,葉綠素含量為1.195,葉片的含水量為79.71%,REC值相對初始值上升了0.643,SOD酶活性下降了0.023,MDA含量下降了3.739。
2.馬拉巴栗經過模擬貯運處理后,以13℃,5mg/L的KT噴灑植株,紙箱包裝處理的組合為最佳,在觀賞形態(tài)方面,葉片保存率達83.52%,綠色葉占葉片總數(shù)的80%以上。綜合評價指數(shù)(葉片保存率、葉色、株型)達到4.507。
在生理方面,葉片含水量為
4、65.37%,SOD酶活性上升了3.56%,POD活性133.33%,CAT活性下降了48.81%,MDA含量上升了200%,REC值上升了77.78%。
3.馬拉巴栗葉片下表皮氣孔下陷,排列緊密,有利于水分的保持,上表皮細胞排列緊密,可以減少氣孔開閉時散失水分。氣孔形態(tài)為橢圓近圓形,不利于氣孔的開閉,也能有效地防止水分的流失。這些觀察結果表明馬拉巴栗葉片的結構能夠適應不良的貯運環(huán)境。
貯運植株的老葉與新葉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36766.馬拉巴栗種子成熟前后的生理生化變化研究
- 馬拉巴栗的水培試驗研究.pdf
- 基于生理生態(tài)模型的杉木形態(tài)結構變化可視化模擬研究.pdf
- 虛擬水稻—基于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生態(tài)并行的模擬研究.pdf
- 仿栗種苗生理特性及扦插繁殖技術研究.pdf
- 甘蔗受黑穗病菌侵染后的形態(tài)結構及生理生化變化.pdf
- 栗茶間作系統(tǒng)中栗樹對茶園生態(tài)生理因子的影響.pdf
- 基于生理參數(shù)的水稻植株形態(tài)模型研究.pdf
- 紅果臭椿形態(tài)特征及生理特性研究.pdf
- 不同補光處理對貯運人參榕葉片生長及生理生化的影響.pdf
- 分析食品貯運保鮮的質量變化現(xiàn)象概述
- 仿栗種子與幼苗生理學特性研究.pdf
- 水分脅迫下氮素形態(tài)對水稻形態(tài)及生理指標影響的研究.pdf
- 金桔組織培養(yǎng)及其形態(tài)發(fā)生與生理生化變化.pdf
- 正常體溫及生理變化
- 基于L系統(tǒng)的植物形態(tài)模擬.pdf
- 基于ZigBee的貯運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tǒng)設計.pdf
- 蘋果機械損傷分布特征模擬分析及貯運條件控制.pdf
- 配方施肥對鉤栗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pdf
- 玉米生長的生理生態(tài)功能與形態(tài)結構并行模擬模型.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