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畢 業(yè) 設 計 (論 文)</p><p>  經濟貿易 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 專業(yè)</p><p>  畢業(yè)論文題目 我國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及其影響研究 </p><p>  學生姓名 </p><p>  班 級 2007級國貿(本)2班

2、 </p><p>  學 號 </p><p>  指導教師 </p><p>  完成日期 二零一一 年 六 月 二十 日</p><p><b>  摘 要</b><

3、;/p><p>  世界范圍內,出口退稅都對各國經濟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大部分國家特別是發(fā)達國家,出口退稅都是一種制度性的稅收,像我國這樣被當作政策工具反復使用的情況十分罕見。我國現(xiàn)行的出口退稅政策承載著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多元政策目標。那么,我國的出口退稅政策將如何演變?最終又將走向何方?本文通過對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出口退稅政策所經歷的歷次調整進行分析,從而揭示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一般規(guī)律,展望我國出口退稅

4、政策調整的方向和趨勢。</p><p>  關鍵詞:出口退稅 調整 趨勢</p><p><b>  Abstract</b></p><p>  Worldwide, the export tax rebate on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

5、e. However, in most countries, especially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export tax rebate is a system of taxation, Such as my be used repeatedly as a policy tool is rarely the case. China's current export tax rebate polic

6、y carries other countries do not have multiple policy objectives. So, China's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will evolve? Will finally go where? Based on the 1994 tax reform the export tax reba</p><p>  Keywor

7、ds:Export tax rebates; Adjustment; Trend</p><p><b>  目 錄</b></p><p><b>  摘 要I</b></p><p>  AbstractII</p><p>  第一章 出口退稅政策概述1</p>&l

8、t;p>  1.1 出口退稅政策的含義1</p><p>  1.2 出口退稅政策的特征2</p><p>  1.3 出口退稅政策的功能定位3</p><p>  第二章 我國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4</p><p>  2.1 我國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演變過程(四次大的調整)4</p><p>  2.2

9、 1998年以來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比較7</p><p>  2.3 出口退稅政策調整過程中所體現(xiàn)的特征8</p><p>  第三章 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影響10</p><p>  3.1 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正面影響10</p><p>  3.2 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負面影響12</p><p>  第四章

10、 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規(guī)律及發(fā)展趨勢15</p><p>  4.1 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規(guī)律15</p><p>  4.2 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發(fā)展趨勢16</p><p><b>  參考文獻18</b></p><p><b>  致 謝19</b></p><

11、p>  第一章 出口退稅政策概述</p><p>  1.1 出口退稅政策的含義</p><p>  1.1.1什么是出口退稅</p><p>  出口退稅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對已報關離境的出口貨物,由稅務機關根據本國稅法規(guī)定,將其在出口前生產和流通各環(huán)節(jié)已經繳納的國內增值稅或消費稅等間接稅稅款,退還給出口企業(yè)的一項稅收制度。其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稅價格進入國際市場

12、,避免了重復征稅,降低了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加了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促進了商品出口,另一方面也減少消費者的支出。出口退稅政策是根據凱恩思經濟學中的國家干預經濟的思想而制定的一項促進產品出口的財政貿易政策,目前被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廣為采用。為鼓勵貨物出口,我國按《增值稅暫行條例》規(guī)定,實行出口貨物稅率為零的優(yōu)惠政策。所謂零稅率,是指貨物在出口時整體稅負為零。在我國主要是退還國內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出口退稅政策核心有兩點:一是商品輸出國

13、外,二是退還商品形成過程中的間接稅。</p><p>  1.1.2出口退稅政策的種類</p><p>  按我國現(xiàn)行出口退稅的實際操作來看,出口退稅可分為以下三種:出口免稅并退稅,出口免稅不退稅,出口不免稅也不退稅。出口免稅并退稅,出口免稅是指對貨物在出口銷售環(huán)節(jié)不征增值稅、消費稅;出口退稅是指對貨物在出口前實際承擔的稅收負擔,按“征多少,退多少”的原則并按照規(guī)定的退稅率計算后退還給出口

14、企業(yè)。出口免稅不退稅,出口免稅與上述含義相同;出口不退稅是指適用這個政策的出口貨物因在前一道生產、銷售環(huán)節(jié)或進口環(huán)節(jié)是免稅的,因此,出口時也無須退稅。出口不免稅也不退稅,出口不免稅是指對國家限制或禁止出口的某些貨物的出口環(huán)節(jié)視同內銷環(huán)節(jié),照常征稅;出口不退稅是指對這些貨物出口不退還出口前其所負擔的稅款。適用這個政策的主要是稅法列舉限制或禁止出口的貨物。</p><p>  1.1.3出口退稅與出口關稅</p

15、><p>  為了避免雙重征稅,增加本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大多數國家都會選擇在WTO規(guī)則允許的范圍內全額退還國內已征的流轉稅,即按照“應退盡退”的原則進行出口退稅制度的設計。而在“應退盡退”原則指導下的出口退稅更多的是一項穩(wěn)定的制度安排,也就無法作為政策工具發(fā)揮作用。盡管從出口退稅的運行模式來看,出口退稅具備財政補貼的顯著特征,但從其作用機制的角度分析,如果我們把“應退盡退”的出口退稅作為正常運轉的流轉稅制度

16、的組成部分,是增值稅發(fā)揮“中性”作用的必然要求,那么對出口商品不退還或不全額退還國內已征稅額的出口退稅制度實質上發(fā)揮著與“出口關稅”相似的政策功能。也就是說,出口商品國內已征稅額與實退稅額的差額相當于對該種商品征收的隱性“出口關稅”。當對某種商品完全不退還國內已征稅額還達不到減少出口或增加收益的預期目標,就會對這種商品再額外課征真正的出口關稅。在實踐中,中國近年來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往往與出口關稅政策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出臺,這說明“差額退稅”

17、的出口退稅政策與“出口關稅”實質上可以看作政策功能相似但程度不同的同類政策措施。</p><p>  1.2 出口退稅政策的特征</p><p>  出口退稅是國際貿易發(fā)展中對國內商品稅征稅權協(xié)調的結果,根據消費地原則課征商品稅有利于國際貿易的發(fā)展,而為此就需要退還生產地已課征的商品稅,由此產生了出口退稅的必要。根據WTO規(guī)則,出口商品可以退還所征的商品稅,而不構成出口補貼GATT1994

18、附件9《注釋和補充規(guī)定》第16條明確規(guī)定:“免征某項出口商品的關稅,免征相同商品供內銷時必需繳納的國內稅,或退還與所繳納數量相當的關稅或國內稅,不能視為一種補貼?!币簿褪钦f,WTO規(guī)則允許的出口退稅有兩個限定條件:第一,規(guī)則內允許的出口退稅不能超過國內已征的稅額,超過部分實質上構成了出口補貼;第二,在確定國內已征稅額時,必須是與出口商品直接相關,可以準確計算已征稅額數量的稅負,而個人所得稅、企業(yè)所得稅等直接稅的稅收負擔無法準確分配給出口

19、商品,因此不能退稅。從上述規(guī)則我們可以歸納出口退稅以下幾個特征:</p><p>  第一,出口退稅是流轉稅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屬或依附于流轉稅制度的。當一個國家在生產環(huán)節(jié)課征流轉稅時才產生出口退稅,美國的流轉稅主要在消費環(huán)節(jié)征收,因此就沒有出口退稅的必要。</p><p>  第二,根據WTO規(guī)則,不超過國內已征稅額部分的出口退稅不構成出口補貼,這意味著對出口商品不退還或不全額退還國

20、內已征稅額是不受WTO規(guī)則約束的,屬于一個國家自主決定的稅收政策。</p><p>  第三,出口退稅直接作用于出口行業(yè),并通過改變出口商品的成本間接影響廠商對出口和內銷的選擇。而與出口退稅相聯(lián)系的稅制結構特征(主要是間接稅比重、所得稅優(yōu)惠)還對出口導向的國際直接投資流向產生影響(張斌、高培勇,2007)。</p><p>  第四,由于可以針對不同的出口商品、不同的貿易方式制定不同的出口

21、退稅政策,因此出口退稅對一個國家出口商品結構和貿易方式,如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產生直接的影響。</p><p>  1.3 出口退稅政策的功能定位</p><p>  1.3.1出口退稅政策在結構目標下的功能定位(差別退稅)</p><p>  出口退稅政策有著結構目標與總量目標雙重的功能定位,其中在結構目標下的功能定位主要表現(xiàn)在以出口結構調整為目標的“差別退稅”,即

22、對不同的出口商品按照政策意圖制定不同的“差別退稅率”,可以看作對不同的商品征收不同的隱性“出口關稅”以達到調整出口商品結構的政策目標。例如,在現(xiàn)實中國家為遏制資源消耗型產品的出口對“兩高一低”產品的出口就取消了退稅,而對符合環(huán)保要求和自主創(chuàng)新產品的出口則退稅率很高。通過這種差別退稅率的政策手段,有效地優(yōu)化了我國出口商品的結構。</p><p>  1.3.2出口退稅政策在總量目標下的功能定位(普遍差額退稅)<

23、;/p><p>  為了實現(xiàn)總量目標,通常采用的是“普遍差額退稅”,即對所有出口商品適用相同的差額退稅率,普遍差額退稅可以在總量上減少出口或者減少財政支出,但對出口商品結構不產生直接影響。在現(xiàn)實中,“普遍差額退稅”與“差別退稅”通常是結合在一起同時發(fā)揮作用的,而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和政策目標的調整,特定階段的出口退稅政策有時側重總量目標,有時則側重結構目標。</p><p>  第二章 我國

24、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p><p>  2.1 我國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演變過程(四次大的調整)</p><p>  出口退稅制度是中國商品稅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專項制度,它有一個形成和發(fā)展過程。建國以來出口退稅制度的發(fā)展主要經歷四個階段。</p><p>  2.1.1 1994年的調整背景及內容</p><p>  1994年中國實

25、行了全面的稅收體制改革,對出口商品實行零關稅政策,繼續(xù)堅持“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和徹底退稅”原則。但由于我國征稅力度不夠等原因,出現(xiàn)了出口退稅負擔過高的現(xiàn)象;1995年出口持續(xù)高速增長更增加了這一矛盾,為此國務院曾兩次下調出口退稅率。1997年后的金融危機,中國人民幣不貶值的承諾使我國出口產品的價格優(yōu)勢減弱,對外出口增長幅度放慢,為此,我國兩次對出口退稅率做出調整,對部分出口商品退稅率提高了兩個以上百分點。 </p

26、><p>  2.1.2 1998年的調整背景及內容</p><p>  (1)1998年出口退稅政策改革背景 </p><p>  1997年爆發(fā)亞洲金融危機,周邊國家紛紛宣布本幣貶值以應對危機,而我國中央政府堅持承諾人民幣不貶值。雖然這一政策堅定了投資者的信心,但這樣做卻降低了我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優(yōu)勢,出口訂單減少,部分已經談好的合同沒有簽訂。一些國家的客戶以東南

27、亞國家貨幣貶值為由要求我國企業(yè)降低出口價格。周邊國家貨幣貶值,使我國外貿企業(yè)面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出口增長緩慢。</p><p>  (2)1998年出口退稅政策改革主要內容</p><p>  金融危機后,我國承諾人民幣不貶值,1998年,月,日,中國決定將紡織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兩個百分點,其出口退稅率從g%增加到11%。并連續(xù)三次提高出口退率,變?yōu)?%、13%、1

28、5%和17%四檔。使綜合退稅率達到15.5%,幾乎接近征稅水平。</p><p>  (3)1998年出口退稅政策改革效果</p><p>  三次提高出口退稅率使出口企業(yè)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在各國經濟出現(xiàn)蕭條的時期,我國對外出口保持穩(wěn)步增長。在別國貨幣持續(xù)貶值的情況下,人民幣承受住了不貶值的壓力。中國政府在危機中展現(xiàn)出了較強的應對危機的能力,中國經濟在危機中經受住了考驗,同時中國也為世界經

29、濟穩(wěn)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p><p>  2.1.3 2004年的調整背景及內容</p><p>  (1)2004年出口退稅政策改革背景</p><p>  這次改革其背景可以歸結為以下兩點:首先,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fā)達國家要求人民幣升值,人民幣一直存在升值壓力。中國勞動力成本低廉,特別是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日益成為世界制造工廠,發(fā)達國家和新興工業(yè)化國家的

30、企業(yè)將生產轉移到中國,或者這些國家企業(yè)不再生產而是從中國直接進口他們不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這使得這些國家由制造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變。在此過程中,發(fā)達國家的制造業(yè)企業(yè)工會向本國政府施加了很大壓力,要求人民幣升值,削弱中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因此,美國等發(fā)達國家多次向我國政府施加人民幣升值壓力。其次,由于出口導向型經濟發(fā)展模式,我國出口規(guī)模逐年增長,相伴隨的便是出口退稅規(guī)模的擴大。在這次出口退稅改革之前,我國的增值稅為中央和地方共享,而在

31、此基礎上的出口退稅全部由中央財政負擔,這樣就給中央財政帶來巨大壓力,拖欠企業(yè)退稅現(xiàn)象嚴重,據有關資料顯示,全國累計應退未退稅額,2001年底為1,440億元,2002年底為2,477億元,2003年底到達2,770億元,出口企業(yè)對出口退稅制度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這嚴重打擊了出口企業(yè)的積極性,影響我國的商品出口。可以說出口退稅機制的問題已經比較突出,改革勢</p><p>  (2)2004年出口退稅政策改革的主要

32、內容</p><p>  2003年10月13日,國務院正式宣布對出口退稅政策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有四點。①對出口退稅率進行結構性調整,適當降低出口退稅率,平均出口退稅率下調3個百分點。②加大中央政策對出口退稅的支持力度。從2003年起,中央進口環(huán)節(jié)增值稅和消費稅收入首先用于出口退稅。③建立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出口退稅的新機制。以2003年出口退稅實退指標為基數,對超基數部分的應退稅額,由中央與地方按75:25

33、的比例分別負擔。④累欠退稅由中央政負擔。</p><p>  (3)2004年出口退稅政策改革效果</p><p>  新出口退稅政策實施后,欠退稅問題初步得到了解決,加快了退稅速度和企業(yè)資金的周轉速度。2004年,全國各級稅務機關共辦理出口退稅4,200億元,比2003年增加了2,,61億元,包括償還2004年以前發(fā)生的欠退稅2,004億元。例如,江蘇開元國際集團在2004年年初,出口退

34、稅掛賬9.602億元,到6月份已基本退完,使企業(yè)資金緊張的矛盾得到緩解。同時,中國政府一直在被迫使人民幣緩慢升值,降低出口退稅率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得到一定的平息。,</p><p>  2.1.4 2008年的調整背景及內容</p><p>  (1)2008年我國出口退稅政策改革背景</p><p>  快速增長的外貿出口仍然是

35、此次出口退稅政策改革的重要原因。外貿順差增速過快是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據海關統(tǒng)計,2007年1至5月我國進出口總額為8,013億美元,同比增長23.7%。其中,出口總額4,435億美元,同比增長27%;進口總額3,578億美元,同比增長19.1%;出口增幅高于進口增幅8.7個百分點,累計順差857億美元,同比增長83%。隨著貿易順差的擴大,貿易摩擦發(fā)生頻繁。美國、歐盟、日本等我國主要出口大國對我國出口產品設置多種貿易壁壘,實行

36、反傾銷等手段以限制我國產品進入其國內市場,我國國際貿易環(huán)境變得惡化。人民幣升值壓力一直存在,并伴隨貿易順差而進一步加大。我國出口的產品中相當一部分是初級產品和資源依賴性產品。初級產品的出口獲利低,資源依賴性的產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也不高,而且環(huán)境損害很嚴重。初級產品和資源依賴性產品的大量出口使得資源消耗過大加劇了資源短缺,形成物價全面上漲的壓力,而日益嚴峻的環(huán)境問題也使我國必須面對改變出口產品結構的現(xiàn)實。</p><

37、p>  (2)2008年我國出口退稅政策改革主要內容</p><p>  我國從2007年7月1日起調整2,831項商品的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主要內容是:①進一步取消了553項“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退稅;②降低了么268項容易引起貿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稅率;③將10項商品的出口退稅改為出口免稅政策。此次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后,出口退稅率結構由原17%、13%、11%、8%和5%五檔調整為17%、1

38、3%、11%、9%和5%五檔。</p><p>  (3)2008年我國出口退稅政策改革效果</p><p>  本次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體現(xiàn)了我國控制外貿順差、緩解國際貿易摩擦的決心。取消和降低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我國相關出口商品的成本將會增加,從而會對外貿出口的過快增長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由于這次在政策設計時采取了“有保有壓”的區(qū)別政策,釋放了國家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調整出口商品結構的明確信

39、號。有利于引導企業(yè)減少“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減少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產品的出口,加大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的出口,從而引導企業(yè)調整投資方向,避免盲目投資和產能過剩。</p><p>  2.2 1998年以來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比較</p><p>  2.2.1調整特點的比較</p><p>  1998年的出口退稅政策改革其誘因是亞洲金融危機,為

40、了保持人民幣不貶值同時保持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勢頭,必須促進外貿出口。兩次提高出口產品的出口退稅率使出口產品因人民幣不貶值而失去的價格優(yōu)勢重現(xiàn),增強了出口企業(yè)的積極性。2004年出口退稅改革由國內外因素共同引起。國內出口退稅拖欠問題嚴重,要求改革的呼聲四起;國外有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傳統(tǒng)的出口退稅政策已經不能解決當時的國內外矛盾,改革成為必然。2008年的改革基于我國不斷擴大的貿易順差及其引起的貿易摩擦。過高的貿易順差意味著我國經濟過分依賴

41、國外市場,所承擔的風險與不確定因素增加。近些年來,我國與主要出口國的貿易摩擦迭起,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等非關稅壁壘被屢屢用到我國出口產品上。此時改革出口退稅政策已經十分必要。</p><p>  2.2.2 調整側重點的比較</p><p>  1998年的改革是中國政府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特殊背景下采取的特殊的手段與對策。提高出口退稅率以達到促進出口,防止經濟萎縮的目的。而2004年的出口退

42、稅政策改革不僅改變了出口退稅機構,而且調整了出口退稅的責任人。之前我國的出口退稅由中央一力承擔,地方不需負擔,而且增值稅則由中央和地方共同享受,這樣就形成了征稅方和退稅方不統(tǒng)一的現(xiàn)象。隨著對外貿易的快速發(fā)展,巨大的退稅額使中央負擔過重,拖欠退稅的現(xiàn)象日益嚴重。為此2004年改革后,以2003年出口退稅實退指標為基數,對超基數部分的應退稅額,由中央與地方按75:25的比例分別負擔。對截至2003年年底累計欠企業(yè)的出口退稅款和按增值稅分享體

43、制影響地方的財政收入,全部由中央財政負擔。2008年的出口退稅改革,進一步將重點改為調整出口退稅的結構,對于高新技術產品和低污染環(huán)保產品采取提高出口退稅的扶植政策。 </p><p>  2.2.3調整力度的比較</p><p>  與此前歷次調整相比,2008年的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力度和范圍都是空前的,被列入調整“大名單”的2,831項商品約占海關稅則中全部商品總數的37%,共有5

44、53項“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稅被取消。</p><p>  2.3 出口退稅政策調整過程中所體現(xiàn)的特征</p><p>  2.3.1我國“差額退稅”不同于世界各國的“應退盡退”</p><p>  “應退盡退”的出口退稅原則與財政能力之間存在矛盾。迫于財政壓力,我國退稅率頻繁調整:在外部經濟環(huán)境的波動期,為刺激對外出口,出口退稅率呈上升趨勢;在外部

45、經濟環(huán)境的平穩(wěn)期,迫于內部財政壓力,出口退稅率又呈下降趨勢。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始終處在保持財政收支平衡和促進出口增長之間的“兩難選擇”之中,導致政策搖擺不定。其實,在出口退稅與財政負擔的關系上,我國始終存在一個認識上的誤區(qū),即將出口退稅看成是財政的負擔。這種觀點貌似有理,實則有失偏頗,因為它忽視了進出口增長與財政收入以及經濟發(fā)展之間的博弈關聯(lián)。出口退稅的確直接減少了當前的財政收入,但長期看,出口退稅又促進了企業(yè)出口的增長和國民經濟的發(fā)展,

46、進而擴展了稅基,間接增加了財政收入。因此,即使單從財政的承受能力考慮,也應正確處理好當前困難與長期發(fā)展的關系,確定更為合理的出口退稅率。</p><p>  2.3.2我國出口退稅不同于世界各國,承載著多元政策目標</p><p>  我國的出口退稅承載了多項政策目標,而且其政策目標轉移頻繁。如果說1994年全額退還的出口退稅政策本身包含了刺激出口、增加外匯儲備的政策含義,那么,其后對出口

47、退稅政策的多次調整則被賦予了更為豐富的政策內涵,包括:緩解貿易順差過大下的貿易摩擦,優(yōu)化出口產品結構,應對金融危機下的外需萎縮等問題。筆者認為,把出口退稅作為一項經濟政策使用,就應該認識到其政策效果的有限性。丁伯根法則告訴我們:政策工具的數量或控制變量至少要等于目標變量的數量,而且這些政策工具必須是相互獨立的。為達到一個經濟目標,政府至少要運用一種有效的政策。據此來看,出口退稅被賦予多項政策目標,其政策效果如何就成為了一個未知數。<

48、;/p><p>  第三章 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影響</p><p>  3.1 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正面影響</p><p>  3.1.1貿易促進影響 </p><p>  出口退稅率的調整對出口貿易額的影響。近幾年來,隨著我國貿易規(guī)模的迅速擴大,對外貿易總量大幅度增加,外貿順差急劇加重, 2007年全年我國外貿順差達到2,622億美元。2007

49、年我國進出口總額首次超過2萬億美元,達到21,738億美元。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有利于降低我國對外貿易額,抑制快速擴大的貿易順差。出口退稅率的變動將影響到出口企業(yè)的成本,出口退稅率越高,則外貿企業(yè)的出口成本越低,使企業(yè)在國際上更有競爭力,商品的國際需求會因此增大。反之,出口退稅率越低,企業(yè)的出口成本越高,在國際市場上越沒有競爭力,出口便會減少,從而減緩出口貿易順差的增長。海關總署發(fā)布的最新數據顯示, 2008年一季度我國累計貿易順差41

50、4.2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凈減少50.2億美元。由此可以看出2007年我國出臺的一系列旨在降低我國貿易順差的政策,包括出口退稅和出口商品目錄的調整,在2008年逐步顯現(xiàn)出效果。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出口退稅對外貿的作用很大,兩者關系顯著。</p><p>  3.1.2對產業(yè)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的正面影響</p><p>  出口退稅率調整對出口產品結構和產業(yè)結構的影響。由于出口退稅率隨著

51、出口貨物加工深度的增加而提高,因此通過對出口退稅率的調節(jié)可以帶動一個國家產品結構的優(yōu)化和產業(yè)結構的調整。此次出口退稅率的調整是區(qū)別不同產品進行調整的,體現(xiàn)了國家產業(yè)政策的方向,有利于我國產業(yè)結構的優(yōu)化,有利于調整我國資源性產品的出口結構,有利于提升棉紡織品、服裝及一般機電產品的非價格因素的競爭力,有利于鼓勵高科技含量產品出口。從行業(yè)看,受到影響較大的主要有:紡織服裝業(yè)、鋼鐵、有色金屬等。紡織服裝行業(yè)是我國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之一, 200

52、7年紡織服裝行業(yè)的貿易順差達1,292億美元,占總順差的71%。因此,在出口退稅政策調整中,紡織服裝行業(yè)首當其沖。此次出口退稅率下調對紡織行業(yè)的影響在于繼續(xù)縮小紡織行業(yè)的利潤空間。據行業(yè)協(xié)會測算,目前紡織全行業(yè)平均凈利率為3.48%,此次紡織品出口退稅率下調2%,將使該行業(yè)凈利率下調0.06%,但是卻不會對該行業(yè)造成致命打擊;目前我國紡織出口價格比國際市場同類產品低10%以上,出口產品利潤微薄,產品價格漲一些,對外商仍有吸引力。鋼鐵行業(yè)

53、是“兩高一資”的主要行業(yè)。本次出口退稅率調整主要針對低端</p><p>  3.1.3對財政和人民幣匯率的正面影響</p><p>  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有利于緩解中央政府的財政壓力。我國自實行鼓勵外貿出口政策以來,出口規(guī)模迅速擴張,致使我國出口貨物的應退稅額大幅增長,年均增長率遠遠大于財政收入的增長率,出口退稅資金需求量逐年增大,給中央財政帶來巨大壓力。只有對出口產品普遍下調出口退稅率

54、,調整出口退稅政策,才能緩解中央政府的財政壓力,從根本上解決出口退稅資金問題。同時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對人民幣匯率也有重要的影響。一方面,長期的進出口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高速增長,是國際社會要求人民幣升值的主要理由;另一方面,出口退稅作為一種中性的稅收政策,其本身并不是調節(jié)匯率的手段,但它通過影響進出口和外匯收支,能夠間接地對人民幣匯率產生影響。因此,調整出口退稅政策,借助非匯率的手段減少與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摩擦,緩解國際社會對人民幣升值的

55、預期,則成為一種較好的措施。從2004年實行四次普遍調低的出口退稅政策以來,我國的出口額年增長率由2004年的35.32%下降到2007年的17.57%。因此,從理論和實踐中可以看出:通過出口退稅率的下調,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出口,減少貿易順差,降低過高的外匯儲備,從而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p><p>  3.2 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負面影響</p><p>  3.2.1提高了外貿依存

56、度,加大了國家經濟風險</p><p>  宏觀上看,出口退稅政策的運用在客觀上確實起到了支持外貿企業(yè)發(fā)展,并較為有效地解決了國內迫切需要解決的就業(yè)不足、外匯短缺等棘手問題,在外貿出口額急劇擴大的同時,為了滿足出口的需要,我國境內企業(yè)在大量耗費國內礦產、土地、環(huán)境和人力等資源的同時,也大量從世界各地進口生產所需的各類資源,從形成了對國外消費市場和原材料市場的雙重依賴。我國外貿依存度已經達到80%,這一比例大大高于

57、其他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的水平,我國由此成為世界上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國家。外貿依存度的提高,帶來了許多產業(yè)出現(xiàn)供大于求,重要資源、能源的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等風險。從微觀來看也存在不少問題出口企業(yè)把出口退稅視為主要的利潤來源,患上退稅依賴癥的企業(yè)不斷涌現(xiàn)就在出口退稅率多次上調的利好效應逐步顯現(xiàn)之時,在某些行業(yè),出口企業(yè)把出口退稅視為主要的利潤來源,患上退稅依賴癥的企業(yè)不斷涌現(xiàn)。低價竟銷情況嚴重,出口企業(yè)長期微利經營、陷入惡性競爭怪圈,產業(yè)層次

58、一直得不到提高,反而越來越多地在國際市場引起與別國的貿易摩擦,招致進口國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保護措施的攻擊。出口退稅政策的運用在客觀上確實起到了支持外貿企業(yè)發(fā)展,并較為有效地解決了國內迫切</p><p>  3.2.2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一些意外短期效應(搶時出口和延時出口)</p><p>  出口退稅在我國被作為一項政策工具來使用,就必然會有一些意外的效果.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出口退稅率下

59、調時的搶時出口和出口退稅率上調時的延時出口。出口退稅率下調的主要政策目標是減少出口額,平衡貿易順差。但從近幾次調整的情況看,普遍存在企業(yè)搶時出口的情況,導致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前后我國月度出口規(guī)模不斷沖高,造成與政策意圖相違背的短期效應。例如2007年6月19日,為控制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緩解貿易順差過大、投資增速持續(xù)高位運行、流動性過剩等矛盾,同時也為了促進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五部委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調低部分商品出口

60、退稅率的通知》(財稅[2007]90號),自2007年7月1日開始實施。此次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共涉及2 831項商品,約占海關稅則全部商品總數的37%,且不設置過渡期,其調整范圍之廣、調整幅度之大均超過以往。出于對新一輪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強烈預期,2007年上半年,我國月度出口額連創(chuàng)新高2007年1~6月,我國共出口涉及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稅率的商品1 956.9億美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31.6%,高出同期全國出口總體增速4個百分點,占同

61、期全國出口總額的35.8%</p><p>  同樣的,出口退稅率上調的主要政策目標是刺激出口。既然出口退稅率下調會導致企業(yè)的短期搶時出口行為,那么,出口退稅率上調會不會導致企業(yè)的延時出口行為,也造成與政策意圖相違背的短期效應呢?</p><p>  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機以及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我國出口增速明顯放緩,并于2008年11月出現(xiàn)了7年以來的首次出口負增長。

62、為應對外需萎縮的困境,我國于2008年下半年開始多次上調出口退稅率,其中于2008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的調整涉及3 486項出口商品,約占海關稅則全部商品總數的25.8%,其調整范圍之廣、調整幅度之大均超過2007年7月。但這次調整并沒有產生預計中的企業(yè)延時出口行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在于:第一,政策調整比較突然,且沒有政策緩沖期。第二,外需萎縮對出口企業(yè)的影響較大,企業(yè)沒有充分的條件選擇延時出口。</p><p

63、>  3.2.3現(xiàn)行政策仍然加劇了以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為主的出口現(xiàn)象</p><p>  盡管為了適應經濟的發(fā)展,促進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我國的出口退稅政策在調整中不斷完善,但現(xiàn)行的出口退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強化了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出口產業(yè)結構,包括一些低附加值、資源型產品,甚至高污染和高能耗產品的出口。出口持續(xù)高增長的同時,出口結構的調整相對緩慢,付出的能耗和環(huán)境資源破壞等代價也較大。</p><

64、;p>  3.2.4政策實施不穩(wěn)定,管理制度不健全,騙稅現(xiàn)象嚴重</p><p>  在出口退稅實際工作中,征收部門負責出口征稅,退稅部門負責出口退稅,征稅與退稅分離,出口退稅涉及外經貿、海關、稅務、工商等多個政府職能部門,協(xié)作配合不到位,因此容易產生漏洞。導致我國出口退稅騙稅現(xiàn)象嚴重。我國出口騙稅現(xiàn)象的嚴重不僅成為國家稅金流失的重要渠道,而且進一步加劇了我國出口退稅資金不足的局面。</p>

65、<p>  第四章 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規(guī)律及發(fā)展趨勢</p><p>  4.1 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規(guī)律</p><p>  4.1.1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是從中國國情出發(fā)</p><p>  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是從中國的經濟實情出發(fā),以擴大對外貿易,促進我國經濟發(fā)展為根本目的從改革開放前我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與世界經濟脫軌,到改革開放后國內內需不足需要開拓國際

66、市場,以外需帶動內需,再到21世紀中國加入WTO后成為世界工廠,對外貿易迅速發(fā)展,我國出口退稅政策也經歷了從時斷時續(xù),到建立相對完善的出口退稅政策發(fā)展外貿出口,再到出口退稅政策結構調整以促進我國出口產業(yè)調整的改革歷程??梢哉f它們都有著相同的發(fā)展軌跡,出口退稅政策實施的目的就是擴大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fā)展。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是從中國國情出發(fā)的。</p><p>  4.1.2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是一個變化發(fā)展的過程<

67、/p><p>  出口退稅政策主要通過出口退稅率來發(fā)揮其對出口的調節(jié)作用,而出口退稅率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必須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上下浮動。在金融危機時,為了鼓勵出口需要提高出口退稅水平,一旦危機的影響消失,過高的出口退稅率就不再適合,必須回落到正常水平以維持正常的進出口貿易。當出口增長過于迅速且出口產品結構不利于我國經濟持續(xù)發(fā)展時,降低部分高污染、高能耗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可以傳達政府產業(yè)結構調整的信號,引導企業(yè)投入到

68、附加技術高,污染小的產品生產中去。因此,出口退稅政策應隨著實際形勢不斷調整,是一個不斷變化發(fā)展的過程。</p><p>  4.1.3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是在實踐中完善</p><p>  政策在實施前雖然經過無數專家的反復推敲與大量數據模擬,但實施后仍然會遇到許多不可預測的變化與風險。只有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才能建立完善健全的體制,因此在新的問題顯現(xiàn)出來后能夠及時采取措施尤為重要。出口退稅

69、政策亦是如此。例如,2004年出口退稅政策改革將中央承擔所有出口退稅改革為中央與地方共同承擔,正是因為在政策改革前中央負擔過重,欠退稅現(xiàn)象嚴重,導致出口企業(yè)積極性受挫,直接影響出口貿易。但改革后,出口地外貿公司向外地收購產品出口時,這些產品的生產環(huán)節(jié)的增值是繳納在生產地的,其中這些地區(qū)也分享了部分增值稅收入,而出口地企業(yè)享受的出口退稅則要由出口地政府負擔百分之二十!五,這就是所謂的出口地政府為生產地企業(yè)的出口產品生產、為出口產品生產地的

70、經濟發(fā)展“買單”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出口地政府很可能會采取這樣的對策:鼓勵外貿公司收購本地產品出口,鼓勵生產性出口企業(yè)從本地購入原材料和半成品加工后出口,或者要求外貿出口企業(yè)對外地生產的產品實行代理出口,將出口退稅任務轉嫁給生產地政府。這些政府博弈都會扭曲出口企業(yè)的市場行為,破壞外貿經濟秩序。出現(xiàn)了生產地征收產品的增值稅,由出口地負責退稅,收稅地政府</p><p>  4.2 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發(fā)展趨勢<

71、;/p><p>  4.2.1近期發(fā)展趨勢(金融危機下的政策選擇)</p><p>  一場上世紀30年代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我國作為一個外貿易純度較高的國家,不可避免的會運用出口退稅這一政策工具來應對危機。金融危機下,我國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將呈現(xiàn)以下特點:</p><p>  第一,大力發(fā)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業(yè)。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出口退

72、稅政策改革是一種鼓勵出口產業(yè)升級換代的產業(yè)政策手段。針對我國出口產品中初級產品占較大比例的實際情況,各地政府應積極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使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所占比重增大,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達到優(yōu)化出口產品結構的目的。</p><p>  第二,積極支持企業(yè)“走出去”發(fā)展。從平衡國際收支、降低企業(yè)成本、減少出口退稅率下調影響等因素考慮,還有目前國內原材料價格上漲及今后企業(yè)長遠發(fā)展要求,各地有條件的企業(yè)可適時調

73、整進出口結構,實行進出口并重的戰(zhàn)略,在同等條件下降低國內原材料采購量,轉向進口,提升進口的業(yè)務比重。這同樣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平穩(wěn)發(fā)展與效益提高。</p><p>  第三,將部分出口產品轉移到國內市場銷售。在目前紡織品等出口商品退稅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以及國家外匯儲備較高的情況下,出口企業(yè)應將目光適當地投向國內市場,把出口被抑制的部分商品轉移到國內市場銷售。這同樣可取得經濟效益,并拉動國內需求,促進國內經濟的活躍與

74、發(fā)展;同時,此舉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國際市場的競爭,減少反傾銷壁壘。</p><p>  第四,進一步提高出口退稅的速度和管理水平。出口退稅政策涉及相關部門很多,政策性、專業(yè)性很強,需要外經貿、海關、外匯管理、稅務、財政、銀行等部門的通力支持和配合,提高出口退稅的速度和管理水平。</p><p>  4.2.2中長期發(fā)展趨勢</p><p>  前文所述,我國的出口退

75、稅政策和其他國家相比,并不是一個“中性稅收”,由于“差額退稅”而不是國際上通行的“應退盡退”的特殊政策安排,我國出口退稅還帶有某些出口關稅的性質。相應的,我國出口退稅政策在某些意義上也就成為了對某類產品或產業(yè)的出口補貼。作為負責任的WTO成員國之一,雖然出口補貼作為一種貿易扶持方式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取消所有產品的出口產品的退稅,應是我國退稅政策改革的最終目標。</p><p>  更重要的是從出口退稅的定義上看,

76、出口退稅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對已報關離境的出口貨物,由稅務機關根據本國稅法規(guī)定,將其在出口前生產和流通各環(huán)節(jié)已經繳納的國內增值稅或消費稅等間接稅稅款,退還給出口企業(yè)的一項稅收制度。配合我國正在進行的增值稅轉型改革,所謂增值稅轉型,就是將中國現(xiàn)行的生產型增值稅轉為消費型增值稅,也稱作增值稅改革或增值稅轉型改革。在現(xiàn)行的生產型增值稅稅制下,企業(yè)所購買的固定資產所包含的增值稅稅金,不允許稅前扣除;而如果實行消費型增值稅,則意味著這部分稅金可以在

77、稅前抵扣。消費型增值稅鼓勵投資,鼓勵企業(yè)更新設備,同時,也意味著生產領域將不再征收增值稅---出口退稅也就相應的不再需要了。因此,可以預見,取消出口退稅才是我國出口退稅政策的長期發(fā)展趨勢。</p><p><b>  參考文獻</b></p><p>  [1]庚莉萍.下調出口退稅率的積極影響[J].稅收征納,2007,(8):15~17.</p>&l

78、t;p>  [2]王楠.出口退稅率調整對2007年下半年國民經濟影響[J].國際貿易, 2007,(10):25~28.</p><p>  [3]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經常項目處課題組.出口退稅率調整對陜西省出口企業(yè)影響的調查[J].西部金融, 2007,(9):56~58.</p><p>  [4]婁愛花.我國出口退稅新機制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07,(

79、11):71~73.</p><p>  [5]張斌,高培勇.出口退稅與對外貿易失衡[J].稅務研究,2007,(6):12~16.</p><p>  [6]裴長洪.論轉換出口退稅政策目標[J].財貿經濟,2008,(2):8~12.</p><p>  [7]何晴,張斌.出口退稅與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J].稅務研究,2008,(7):21~25.</p>

80、;<p>  [8]岳樹民,林力昊.論出口退稅政策的有效性及調整空間[J].涉外稅務,2008,(12):23~26.</p><p>  [9]李石凱.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效應分析[J].稅務研究,2008,(7):51~54.</p><p>  [10]嚴才明.我國出口退稅政策效應分析[J].涉外稅務,2007,(3):41~44.</p><p>

81、  [11]聞媛.關于我國出口退稅政策功能定位的分析與思考[J].財經論叢,2008,(5):63~66.</p><p>  [12]姚堅等.正確認識當前外貿形勢[N].國際商報,2009-1-20 </p><p>  [13]張末楠.后危機時代全球再平衡中的中國內生增長動力[J].經濟預測分析,2009,(2):17~19.</p><p><b>

82、  致 謝</b></p><p>  本文是在導師**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從論文的選題、資料的整理到開題報告的完成,**老師都給與了極大的支持。不論在論文框架構建期間,還是初稿的完成到最后定稿成文期間,老師都認真悉心地提出了修改的意見,可以說這一篇學士論文傾注了導師的心血,凝聚有導師汗水,在此,謹向導師致以真誠的謝意。</p><p>  飲水思源。在這里不能不提及大學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