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晚期德化觀音瓷雕研究_4846.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明代德化瓷雕是中國陶瓷歷史上的輝煌一頁,觀音作為其最主要的題材之一,一直缺乏系統(tǒng)性的梳理。本文旨在通過搜集的樣本,對103尊觀音造像進行形式和題材的梳理歸納,從而揭示其時代特征與發(fā)展規(guī)律,為觀音形象的民俗化、宗教融合化進程提供佐證。
  首先,本文在剔除背景元素的基礎上,將觀音主造像分解為發(fā)飾、面相、衣飾、配飾,動作等因素,進行歸納。通過梳理發(fā)現(xiàn),明中期的觀音造型最符合傳統(tǒng)審美特征,頗具文人意味,同時雕刻比較精致,明晚期的觀音形象

2、最為豐富,開始出現(xiàn)民俗特征,明末清初時期的觀音造像雕刻不如前期精細,并出現(xiàn)卷發(fā)等明顯的西洋特征,體現(xiàn)了外來文化對本土文化的影響。
  其次本文對觀音造像的底座背景元素和配品元素進行分解整理,全體造像一共可分為巖石、海水、祥云、蓮臺、動物、蒲團六大主題背景,和13種配品。通過與傳統(tǒng)題材進行對比,除蒲團外,其余5大元素均取材于佛教經典,而蒲團的出現(xiàn)體現(xiàn)了儒家文化與禪宗文化的融合。在配品方面,明中期配品單一,持物形式占較大比例,明晚期形

3、式開始豐富,出現(xiàn)童子、嬰孩等民俗元素,明末清初開始出現(xiàn)道教,基督教元素,體現(xiàn)了多宗教融合的特征。
  從整體造像構造看,明中期注重對觀音本體造像的刻劃,雕工精致,明晚期開始重視對場景的刻劃,題材豐富,構圖完整,明末清初時期,造像構圖承襲明代晚期,但戲劇化感覺更為突出,但雕工遠不如前期精致。時代的影響滲透在每一件作品中,即使同一位名家作品,在不同時代也會出現(xiàn)不同的變化。在眾多名家流派中,何朝宗的作品最為精致,釉色飽滿,層次豐富,面相

4、端莊,極具傳統(tǒng)美,影響最為廣泛。但隨著時間的變化,何朝宗作品也會出現(xiàn)民俗化的一些特征,這些具有明末清初風格的特征使得何朝宗的活動年代需要更多的證據(jù)進行考證。
  在題材方面,除了具有民俗特點的送子觀音和子安觀音以外,明代德化觀音瓷雕整體題材符合傳統(tǒng)33觀音,其中藏傳佛教的題材基本消失,符合中國文人意趣的持經觀音、水月觀音、能靜觀音占了多數(shù)比例,但多數(shù)觀音僅是同樣造型換了背景,因此即可做此說又可做彼說,并無定論。
  總之,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