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螺旋CT輔助人體盆腔血管形態(tài)學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盆腔是人體中不規(guī)則的體腔,動、靜脈系統(tǒng)猶如倒置的樹冠分布在這個腔內,幾乎所有血管都在這個三維空間中不斷地彎曲并發(fā)出分(屬)支,從而導致了盆腔血管系統(tǒng)具有結構復雜和形態(tài)多變的特點,比肢體、心血管和顱腦等這樣空間內的血管形態(tài)還要復雜。因此,研究這個腔隙內的血管形態(tài)學存在一定難度,同時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針對盆腔動、靜脈系統(tǒng)形態(tài)學研究的主要方法為大體解剖和斷層解剖,研究對象主要為尸體標本,這些研究結果顯然與生理狀態(tài)下人體盆腔血管

2、形態(tài)存在一定差距,所以需要進一步開展生理條件下人體相關形態(tài)學一般規(guī)律研究。由于多層螺旋CT在掃描速度和成像質量上的長足進步,使得多層螺旋CT動脈造影(MSCTA)技術在心血管疾病診斷等臨床實踐中得到成功應用,這也為我們開展生理狀態(tài)下人體盆腔血管形態(tài)學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和發(fā)展空間。 借鑒多層螺旋CT應用于冠狀動脈形態(tài)學的研究基礎,我們將MSCTA技術引進正常人體盆腔血管形態(tài)學規(guī)律探索之中,利用16排32層螺旋CT探索適用于生理

3、條件下人體盆腔動靜脈造影的技術條件;利用三維重建技術重建人體盆腔血管立體圖形,觀察生理條件下人體盆腔動靜脈一般形態(tài);標識已知血管,分析青少年正常人體盆腔血管顯示能力,將系統(tǒng)解剖學與影像學相結合,將平面解剖學認識轉化為直觀的立體解剖學構像。動脈硬化是老年性動脈血管病變的基本特征,這提示我們:在研究人體盆腔動脈形態(tài)時需要考慮到生理機能退化的影響,動脈形態(tài)的變化存在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在多層螺旋CT三維成像基礎上,對青少年和老年人盆腔動脈顯示能

4、力和形態(tài)差異進行分析,探討老年人體盆腔血管顯示的一般規(guī)律性,分析老年性盆腔動脈形態(tài)學變化特點。盆腔淤血綜合征是困擾生育女性比較普遍性的疾病,在多層螺旋CT輔助下,觀察女性盆腔靜脈形態(tài),探討誘發(fā)女性盆腔淤血綜合征的解剖學基礎。嘗試對獨立灌注的尸體盆腔動脈和靜脈血管進行MSCT掃描,重建觀察尸體盆腔血管形態(tài)變化,嘗試建立獨立的尸體動靜脈圖形。 通過研究,對多層螺旋CT動脈造影技術在盆腔血管解剖形態(tài)研究中的應用價值進行評價,為將影像學

5、技術應用于解剖學研究提供合理的依據(jù)。 材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2004年4月至2004年10月期間,16位健康青少年和8位健康老年人接受了盆腔動脈造影檢查。青少年受試者中,8人為某醫(yī)療單位青年醫(yī)務人員者,另外8人為院校青年學生志愿者,其中男性9人,女性7人,年齡19~34歲,身高156~175cm,體重51~70kg;8位老年受試者為參加門診常規(guī)體檢者,組織者安排參加多排螺旋CT冠脈造影,以排查冠狀動脈病變,征得體檢者

6、同意,在冠脈造影掃描完成后,繼續(xù)向下進行盆腔動脈掃描,男性5人,女性3人,年齡55~67歲,身高155~170cm,體重60~75kg。受試者均無冠心病史和糖尿病史,無盆腔、腹腔疾病和局部手術史。新鮮尸體標本3具,均為車禍致急性失血死亡,分別為女性1具,年齡32歲,用于盆腔動脈灌注;男性2具,35歲和42歲,用于進行盆腔靜脈灌注。 2、給藥方法:正常受試者碘過敏實驗均陰性,于注射造影劑前進行肘正中靜脈穿刺,建立維持液通路,靜脈輸

7、入5%注射用葡萄糖溶液,維持量500ml。為防止在注射造影劑時發(fā)生過敏性休克或者其他意外情況,常規(guī)準備腎上腺素和地塞米松以用急救。掃描前用高壓注射器經肘正中靜脈注射優(yōu)維顯370(廣州先靈公司生產,含碘370mg/ml,100ml/支),總量100ml,注射速率3.5ml/s。 3、掃描設備及掃描方法:掃描設備16排32層(SOMATOMSensation16,Siemens)螺旋CT機,德國Siemens公司于2003年9月生產

8、,2004年2月引進。工作條件:工作電壓120kV,電流常數(shù)54mAs,掃描參數(shù):準直器寬度0.75mm掃描層厚0.75mm,重建層厚0.75mm,螺距為0.75,每層掃描時間70ms。受試者取平臥位,首先采用CT平掃確定掃描范圍,界限為髂嵴平面至股骨大轉子下3cm水平,選擇腹主動脈掃描起點(Dot)并記錄全程掃描時間,掃描方向自頭側至足側。注射非離子型造影劑同時記錄開始時間,當設備監(jiān)測腹主動脈Dot的CT值達到100Hu既開始動脈期掃

9、描,計時為第0s,總掃描時間在10~12s之間;首次掃描結束后機器自動復位,分別間隔在第90、130、和230s重新沿原方向和既定范圍進行靜脈期掃描,共掃描4次。尸體樣本僅作單次掃描,掃描范圍同正常受試者。 4、后處理方法:重建工作在Siemens3DVirtuosoVA31工作站進行,使用容積再現(xiàn)技術(Volumerenderingtechnique,VRT)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

10、,MIP)技術重建髂嵴至大轉子下3cm區(qū)域的CT斷層圖像,依據(jù)系統(tǒng)解剖學知識,分析盆腔血管全貌,判斷各時期盆腔動靜脈顯示情況和形態(tài)學差異。各時期圖像質量評分使用非參數(shù)等級資料檢驗方法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上進行。 5、研究內容:分析盆腔內以及臨近動脈和伴行靜脈的顯示情況,進行如下研究:1)多層螺旋CT盆腔血管造影技術初步研究;2)青少年盆腔血管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顯示能力研究;3)青少年與老年人盆腔動脈三維C

11、T顯示差異性研究;4)多層螺旋CT輔助盆腔淤血綜合征解剖學基礎研究;5)尸體盆腔血管造影結果分機。 結果 所有重建的青少年盆腔動脈期圖像顯示良好,可以清晰辨認出第4腰動脈、直腸上動脈、髂總動脈、髂外動脈、旋髂深動脈、腹壁下動脈、骶正中動脈、髂內動脈前干的臍動脈、膀胱下動脈、膀胱上動脈、子宮動脈、陰道動脈、閉孔動脈、髂內動脈后干的髂腰動脈、臀上動脈、臀下動脈、陰部內動脈、股動脈及分支旋股外動脈、旋股內動脈、陰部外動脈,這些

12、動脈出現(xiàn)率達到100%,而骶外側動脈為75%,直腸下動脈未顯示。不同個體之間的血管分支顯示長度和血管的直徑存在一定差異。青少年髖關節(jié)周圍動脈豐富,由臀上動脈髖臼支、臀下動脈和旋股外側動脈升支等組成動脈網(wǎng)供應關節(jié)血運。 尸體盆腔靜脈VRT圖像中,股靜脈及其屬支近端、髂內靜脈的主要壁支(臀上靜脈和臀下靜脈)和部分臟支如陰部內靜脈有顯示,能夠觀察到骶前靜脈叢;在腰大肌內部出現(xiàn)造影劑的滲漏,形成組織增強影遮蓋深部結構,內臟周圍靜脈沒有顯

13、示。在動脈VRT圖像中,我們看到在臀部、大腿和骨盆壁內側出現(xiàn)大面積的組織增強影,對深部結構形成嚴密遮擋,阻礙了骨盆和其周圍動脈分支情況觀察,在前位像中僅可以見到髂外動脈、股動脈分支近段和髂內動脈主干;在后位像中可見部分臀下動脈和陰部內動脈,而臀上動脈完全被遮蓋,無法顯示。在尸體動脈的MIP圖像中,所有影響血管顯示結構的色彩被移除,發(fā)現(xiàn)在雙側臀上動脈、臀下動脈和旋股內外側動脈分布區(qū)域出現(xiàn)大量的造影劑滲漏,其中左側旋股內側動脈和臀下動脈滲漏

14、較重,而雙側臀上動脈區(qū)域滲漏稍輕。MIP圖像沒有VRT色彩影響,可以分辨出各主要動脈滲漏部位與相鄰動脈主干的毗鄰關系。由于尸體組織脫水,導致了各斷層圖像的像素失真,圖層的連續(xù)性破壞,圖像重建的平滑度下降,出現(xiàn)部分結構顯示缺陷。 結論 利用多層螺旋CT動脈造影(MSCTA)技術可以清晰地采集并重建人體盆腔血管形態(tài)。當腹主動脈CT值達到100Hu時,進行盆腔血管掃描既可獲得理想的動脈圖形,在此后130s是盆腔靜脈的合理顯影時

15、間,早期采集時間可以選擇在第90s,如果延遲至第230s,則圖像清晰度和對比度下降,不利于圖像識別。MSCTA技術目前不能客觀辨別盆腔動脈和靜脈系統(tǒng),需要主觀辨認。 青少年盆腔動脈顯示豐富,有完整的盆腔以及周圍動脈網(wǎng),表明其盆腔臟器功能良好。盆腔動脈顯示能力達到4級分支以下,除骶外側動脈和直腸下動脈以外,主要動脈和分支出現(xiàn)率達到100%,不同個體之間的血管分支顯示長度和血管的直徑存在一定差異。其髖關節(jié)周圍動脈豐富,由臀上動脈髖臼

16、支、臀下動脈和旋股外側動脈升支等組成動脈網(wǎng)供應關節(jié)血運。 老年人盆腔動脈顯示能力差,提示其內臟系統(tǒng)功能顯著衰退,造成這種差異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動脈硬化,我們在進行盆腔動脈形態(tài)學研究時,需要考慮到人體生理狀態(tài)的改變。人體盆腔動脈形態(tài)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年齡增長,功能血管的數(shù)量逐漸減少,功能衰退的同時也將導致盆腔血管形態(tài)學改變。 盆腔淤血綜合征的發(fā)生與陰道、膀胱直腸、子宮旁和直腸上靜脈叢間的血管吻合,以及陰部內靜脈與子宮旁靜脈

17、叢之間的交通血管有重要解剖學聯(lián)系,其診斷和治療需要依據(jù)這一解剖學基礎。已生育青年女性恥骨支后和雙側髂外靜脈之間出現(xiàn)恥靜脈,與妊娠期盆腔靜脈向髂外靜脈代償性分流有關。 目前盆腔血管灌注技術不適于尸體盆腔血管形態(tài)的影像學研究,其中造影劑滲漏和尸體組織移位等因素導致盆腔血管移位,造成影像學分析失常。盆腔血管滲漏技術可以作為建立生理狀態(tài)下血管損傷模型基礎進行影像學研究。 多層螺旋CT無創(chuàng)性盆腔動脈造影術為盆腔血管的形態(tài)學研究提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