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主要是根據有關隋唐及其以前西涼音樂的史料記載和遺留下來的含有其遺制因素的譜例、樂器,對失傳已久的西涼音樂進行一些考證和梳理,期望能大致勾勒出西涼音樂的原貌,為我國傳統(tǒng)音樂的起源尋找出其中的一個發(fā)源點,以豐富我國傳統(tǒng)音樂,為其發(fā)展提供更加堅實的平臺。
西涼音樂大體上成型于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得到極大的發(fā)展,宋元以后,逐漸趨衰,并定格為一個區(qū)域性樂種。它產生的地域,在我國的河西走廊地區(qū),即今天的甘肅省全部和青海省的西北部等部分
2、地區(qū)。根據史料記載,史前時期這一地區(qū)就是一個多民族混居的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就和中原地區(q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其生活方式是游獵、游牧、農耕并存,因此,其文明也由游牧文明發(fā)展為游牧與農耕文明并存。從秦漢開始,因政治、經濟等原因,中原政權加強了對河西地區(qū)的經營,特別是張騫鑿空西域的壯舉,使西漢政權在河西地區(qū)設立武威四郡,奠定了河西走廊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為西涼音樂的產生提供了可能。由漢入晉,中國歷史進入了空前的大動蕩、大融合的南北朝時期,河西
3、走廊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偏安一隅”歷時一百余年建立了五個政權,即前涼、后涼、南涼、西涼、北涼,史稱五涼。這一時期是西涼音樂發(fā)展的最重要時期,也是西涼音樂的定型時期。西涼音樂在隋唐繼續(xù)向前發(fā)展,隋唐《西涼樂》部,就是抽取其精華而產生的。
西涼音樂作為一個已消失的音樂種類,對其本體的研究主要從史料記載和現(xiàn)存樂器入手。本文主要從有關記載西涼樂隊的十九種樂器和《涼州大曲》、《霓裳羽衣曲》、《西涼伎》的文字析入,對西涼音樂進行梳理、考證
4、,進而勾勒出西涼音樂的概貌。根據《隋書·音樂志》記載,西涼樂隊有十九種樂器組成,分別是鐘、磬、銅鈸、彈箏、搊箏、臥箜篌、豎箜篌、琵琶、五弦、笙、簫、大篳篥、小篳篥、長笛、橫笛、貝、腰鼓、齊鼓、擔鼓共十九種,演奏員二十七人。對于這十九種樂器進行了較詳細的考證,主要是從其淵源、出處進行考證,厘清其所屬的樂系,從而對西涼音樂的屬性進行推測、考證。對《涼州大曲》、《霓裳羽衣曲》、和《涼州伎》進行考證,主要憑借現(xiàn)存的有關曲譜和歷史文字資料,吸收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涼樂”考辨.pdf
- 隋唐龜茲樂部考.pdf
- 兩漢魏晉太常音樂機構考辨.pdf
- 洛陽田山村“十萬”樂考辨_15207.pdf
- 兩漢魏晉太常音樂機構考辨_7639.pdf
- 《宋書.樂志》鐸舞歌詩二篇考辨
- 魏晉至隋唐時期鮮卑文化在中原地區(qū)的傳播研究
- 論魏晉時期的言意之辨——以王弼、歐陽建為例.pdf
- 從《羯鼓錄》看魏晉至隋唐時期佛教音樂對中原音樂的影響.pdf
- 魏晉南北朝“三調歌舞伎樂”考源.pdf
- 隋唐時期新設州研究.pdf
- 隋唐時期淫祠研究.pdf
- 隋唐故事考論
- “以樂景寫哀”辨
- 隋唐時期女性倫理略論.pdf
- 宋玉作品考辨.pdf
- 魏晉至隋唐時期鮮卑文化在中原地區(qū)的傳播研究_16112.pdf
- 《大學》注解考辨.pdf
- 《葬書》考辨.pdf
- 隋唐時期女性倫理略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