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來中國信訪工作研究——以山東威海為個案.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共中央黨校博士學位論文1978年以來中國信訪工作研究——以山東威海為個案姓名:張修成申請學位級別:博士專業(yè):中共黨史指導教師:李瑗20070501威海市以中共中央和國家相關法規(guī)政策為指導,信訪工作卓有成效。第三章總結了20世紀90年代信訪工作的特點:表現為中國共產黨第三代領導集體信訪觀的形成與指導、以《信訪條例》出臺為主要標志的信訪法治化建設初見成效、信訪機構力量的強化以及各級政府為克服過大的信訪量使出了渾身解數,所做的全方位探索可謂

2、百家爭鳴。第四章分析新世紀之初的信訪高潮及其應對措施:梳理了全國和威海區(qū)域通過努力探索而取得的可貴經驗,如影響比較大的貴陽模式、義馬經驗等。對2005年《信訪條例》出臺背景、特點與局限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剖析;總結了威海市信訪的基本特點和信訪工作特點。論文末章對若干信訪理論問題作了比較集中的探討,對信訪工作如何實現良性運行進行了比較系統(tǒng)的思考,譬如信訪制度的定位;信訪問題多發(fā)根源;信訪與復議、仲裁、訴訟等相關制度的比較;對市域外信訪動態(tài)的分

3、析;信訪參與諸方的博弈;信訪制度內的人治法治關系等。對這些問題的透徹理解、研究和闡釋,是達到解決信訪難題之目的的奠基性工作。作者認為,信訪工作要實現良性運行,信訪法治化是必由之路;實施“陽光信訪”方能取信于民;創(chuàng)新科學的信訪機制是關鍵環(huán)節(jié);思想和心理勸導工作以及各類調解是信訪工作不可或缺的最基本手段;注重借鑒境外的經驗與做法以取長補短。本文探討了信訪演變規(guī)律,理清了三條基本脈絡,即社會矛盾與信訪量變化的演進脈絡、信訪機構及其功能的演變脈

4、絡和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集體信訪觀的發(fā)展脈絡,提出了潛信訪、信訪失語、信訪變異、信訪博弈、信訪閾值、群聚力、功利行政等概念。本文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研究問題;運用歷史研究的方法和辨證思維的方法;堅持史論結合,理論思辯與個案實證相結合;深入調查研究,用腳做學問。“解剖麻雀”式的個案實證研究是保證研究者成果質量的有效途徑。本文采用比較研究和統(tǒng)計分析的方法,將歷史與現實、國內與國外、個案與通例等進行多維比較;注重吸收其它科學研究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