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們已經對陸地微生物活性次級代謝產物進行了廣泛的研究,而對海洋微生物相關方面的研究還比較欠缺。相對于陸地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生活在非常特殊的環(huán)境中,其代謝產物的多樣性和代謝途徑的獨特性決定了海洋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具有新穎的結構和特異的生物活性。本研究從海洋微生物中篩選具有抗植物病原菌作用的菌株,并對其中一株深海獨島枝芽胞桿菌(Vrgibacillus dokdonensis進行抗菌化合物分離鑒定研究工作。
以水稻黃單胞菌等為
2、指示菌,采用平板對峙法對411株海洋細菌進行了抗菌篩選,初篩獲得具有抗菌活性的海洋菌株81株,復篩獲得具有穩(wěn)定抗菌活性的菌株7株,最后通過測定抗菌譜,得到一株抗菌譜特異并且穩(wěn)定拮抗水稻黃單胞菌的深海獨島枝芽胞桿菌(V.dokdonensis A493)。
A493產抗菌活性物質可以耐受100℃的高溫,在pH4-10和紫外照射環(huán)境中活性穩(wěn)定,可以通過3kDa的超濾管,并且對蛋白酶不敏感。該物質具有很強的極性,只能溶解在水和甲
3、醇中。酸沉淀和硫酸銨沉淀實驗結果排除了活性物質是脂肽類物質的可能性。
通過離子交換色譜法提取,再經兩次薄層層析硅膠板回收分離,得到了精制樣品。經過LC-MS分析,初步判斷活性物質分子量為317Da;經Doskochilova溶劑系統(tǒng)紙層析驗證,該物質與鏈霉素的紙層析圖譜極為相近;其紫外吸收為末端吸收,茚三酮顯色法顯示黃色。一般氨基糖苷類物質分子量是大于400Da的,結合該物質抗菌譜的特異性和產生菌分離環(huán)境的特殊性,表明該活
4、性物質極有可能是一種新型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初步命名為ZH-11。
對A493產活性物質ZH-11發(fā)酵條件進行了初步優(yōu)化,使其單位體積發(fā)酵液抑菌效果提高18%?;钚晕镔|ZH-11相對效價測定的實驗表明,A493發(fā)酵無菌上清液對水稻黃單胞菌的抑菌效果相當于15.6μg/ml的標準鏈霉素。
對水稻白葉枯病害的溫室實驗表明,經過A493無菌上清液處理,水稻生長20d后對水稻白葉枯病害防治效果達到了66.7%,且對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稻黃單胞桿菌的分子標記致病相關因子的鑒定.pdf
- 水稻黃單胞菌分子群體結構和致病性研究.pdf
- 水稻黃單胞菌PXO99A抗低氧壓力研究以及三型效應蛋白的發(fā)掘.pdf
- 印度洋深海熱液區(qū)鹽單胞菌和地衣芽胞桿菌的篩選、鑒定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pdf
- 抗嗜水氣單胞菌IgY抗體的制備與抗菌活性研究.pdf
- 抗植物病原真菌海洋黃桿菌及其活性物質研究.pdf
- 水稻黃單胞菌烯酰-ACP還原酶(FabV)晶體學研究.pdf
- 水稻黃單胞菌水稻致病變種與致病相關的新基因的功能鑒定.pdf
- XG-101黃單胞桿菌發(fā)酵生產黃原膠的研究.pdf
- 水稻黃單胞菌gacA、ppsA和zur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pdf
- 水稻黃單胞菌hpa1、hpaB和hrpF基因功能分析.pdf
- 水稻黃單胞菌水稻致病變種中7個與致病相關基因的功能鑒定.pdf
- 野油菜黃單胞菌8004與胞外多糖合成相關基因的鑒定.pdf
- 黃鱔嗜水氣單胞菌病和溫和氣單胞菌病防治研究.pdf
- 橙色交替單胞菌PB1對海洋細菌的拮抗作用及其胞外產物抑菌活性的研究.pdf
- 野油菜黃單胞菌黃原膠發(fā)酵碳代謝流的研究.pdf
- 水稻黃單胞菌xopX基因和avrBs3-PthA基因的克隆與功能研究.pdf
- 南方鲇源豚鼠氣單胞菌胞外產物活性與致病性研究.pdf
- 鞘氨醇單胞菌的篩選鑒定及其胞外多糖的研究.pdf
- 抗牙齦卟啉單胞菌IgY的制備和體外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