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24/3/31,1,12.5.2 等溫吸附1. 吸附量(adsorption quantity) ?●定義 吸附達(dá)平衡后,單位質(zhì)量吸附劑吸附的吸附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或吸附的氣體吸附質(zhì)的體積(換成273.15K、101.325kPa標(biāo)準(zhǔn)狀況體積)如吸附劑質(zhì)量為m,吸附達(dá)平衡被吸附氣體物質(zhì)的量為x,或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體積為V,則有?=x/m 或 ?=V/m●影響因素 相同吸附劑和吸附質(zhì),?與溫度及平衡壓力有關(guān)?=f(T
2、、p)三個變量,常固定其中一個,測其它兩個變量關(guān)系,恒溫反映吸附量與平衡壓力之間關(guān)系的曲線,稱吸附等溫線,2024/3/31,2,2. 吸附等溫線(1)吸附等溫線的類型 五種類型 ?/[?] p/[p] ?。↖) (II) (III) (IV)(V)類型I僅單分子層吸附,如氨在血碳上的吸附或低溫時氧在硅膠上吸附;II多分子層吸附,常見,如低溫時氮在硅膠或鐵催化劑上的吸附
3、;III發(fā)生了毛細(xì)管凝結(jié)現(xiàn)象,如溴在硅膠上的吸附;IV與II相似,但孔容有限,如苯在氧化鐵上的吸附;V與III相似,但孔容有限,如水蒸氣在活性炭上的吸附,,,,,,,,,,,,,,,,2024/3/31,3,,(2)單分子吸附等溫線例,不同溫度下,氨在木炭上的吸附等溫線(a)壓力一定,溫度高,吸附量低?!??/[?] III -23.5℃隨溫度升高,吸附能力漸降。同吸 II 0℃附放熱一致
4、 30℃ (b)溫度一定,吸附量隨壓力升高增 I 80℃ 加。低壓,吸附量與壓力正比(線段I); p/[p]壓力升高,吸附量增加趨勢漸小(Ⅱ);壓力增到一定程度,吸附量不隨壓力而變(Ⅲ)。吸附已達(dá)到飽和。水平線對應(yīng)的吸附量,稱飽和吸附量,,,,,,2024/3/31,4,12.5.3 等溫吸附式 1. 弗羅因德利希(Freundlich)經(jīng)驗式●形式
5、 Γ=x/m=kpn式中,m為吸附劑質(zhì)量,x為被吸氣體物質(zhì)的量或指定狀態(tài)下的體積;n和k是兩個經(jīng)驗常數(shù)●討論——取對數(shù),得 1g(Γ/[Γ])=1g(k/[k])十nlg(p/[p]) 意義:以1g(Γ/[Γ])-lg(p/[p])作圖,得一直線,斜率n,截距(1g(p/[p])=0處)lg(k/[k])??汕髃和n——可較好地用于單分子層吸附,特別是中壓范圍內(nèi)——形式簡單,計算方便,應(yīng)用廣泛。但式中的常數(shù)沒有明確
6、的物理意義,不能說明吸附作用的機理,2024/3/31,5,2. 單分子層吸附理論(1916年,Langmuir,1932獲獎)●理論要點(1)單分子層吸附 不飽和力場范圍相當(dāng)于分子直徑(2~3)×10-10m,只能單分子層吸附(2)固體表面均勻 表面各處吸附能力相同,吸附熱是常數(shù),不隨覆蓋程度而變(3)被吸分子相互間無作用力 吸附與解吸難易程度,與周圍是否有被吸附分子無關(guān)(4)吸附平衡是動態(tài)平衡 氣體碰撞到空白表
7、面,可被吸附,被吸分子也可重回氣相而解吸(或脫附)。吸附速率與解吸速率相等,即達(dá)吸附平衡●公式推導(dǎo),2024/3/31,6,設(shè):k1及k-1——吸附與解吸速率常數(shù);A——氣體;M——固體表面;AM——吸附狀態(tài) k1 A(g)十M(表面) == AM
8、 k-1設(shè):θ——固體表面被覆蓋的分?jǐn)?shù),稱覆蓋率,即θ=已被吸附質(zhì)覆蓋的固體表面積/固體總的表面積,則(1-θ)——固體表面上空白面積的分?jǐn)?shù)以N——固體表面有吸附能力總晶格位置數(shù),簡稱吸附位置數(shù)。吸附速率與A的壓力p及固體表面空位數(shù)(1-θ)N正比,所以吸附速率=k1p(1—θ)N解吸的速率與表面被覆蓋吸附位置數(shù),或θN成正比,2024/3/31,7,解吸速率=k-1θN達(dá)吸附平衡時, k1p(1—θ)N=k-
9、1θN可得蘭式 θ=bp/(1+bp) 式中,b=k1/k-1,稱吸附系數(shù),與吸附劑、質(zhì)本性及溫度有關(guān)。b愈大,吸附能力愈強,b有壓力倒數(shù)的量綱●討論——以Γ代表覆蓋率為θ時吸附量。低壓力下,θ隨壓力上升而增加,壓力足夠高,氣體占滿表面時,θ趨于1,吸附量不隨壓力上升而增加,達(dá)吸附飽和狀態(tài),對應(yīng)的吸附量稱飽和吸附量,以?!薇硎?。因是單分子層吸附,故θ=Γ/Γ∞蘭式可寫成 Γ=?!?bp/(1+bp)
10、,2024/3/31,8,1/Γ=1/?!?1/(bΓ∞p)意義 以[Γ]/Γ對[p]/p作圖,得一直線,斜率[bΓ]/(bΓ∞),截距[Γ]/Γ∞,截距/斜率=([Γ]/ ?!蓿?{[bΓ]/(bΓ∞)}=b/[b]——若知?!藜氨晃椒肿咏孛娣eA,可計算吸附劑比表面AWAW=?!?L?A式中,L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Γ∞單位為mo1?kg-1。若知?!藜癆W,也可求分子截面積A——蘭式只適用于單分子層吸附,能較好地表示典型的吸
11、附等溫線在不同壓力范圍的特征 ?壓力很低或吸附較弱(b很小)時,bp«1,上式簡化為Γ=bΓ∞p吸附量與壓力正比,與等溫線低壓時是直線事實相符,2024/3/31,9,?壓力足夠高或吸附較強時,bp»1,則Γ=Γ∞固體表面吸附位置全被覆蓋,吸附達(dá)飽和,水平線段 ?壓力大小或吸附作用力適中,吸附量與壓力p呈曲線關(guān)系——理論有不足之處 蘭式是一理想的吸附公式,應(yīng)用于實際系統(tǒng)時,常出現(xiàn)偏差 ?假設(shè)固體
12、表面均勻,被吸分子間無作用力,實際并非如此 ?假定吸附是單分子層,故僅適用于第I類等溫線。實際在低溫或高壓下,吸附也可多分子層——蘭氏是吸附理論的重要基本公式,對吸附理論的發(fā)展起到奠基的作用。多分子層吸附理論(最典型的是BET理論,它如今已廣泛地應(yīng)用于固體比表面的測定)就是在這個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2024/3/31,10,例12.2 恒溫239.55K條件下,不同平衡壓力下的CO氣體,在活性炭表面上的吸附量(已換算成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的
13、體積)如下:根據(jù)蘭格繆爾吸附等溫式,用圖解法求CO的飽和吸附量V∞,吸附系數(shù)b及每公斤活性炭表面上所吸附CO的分子數(shù)。解:蘭式,可寫成 θ=V/V∞=bp/(1+bp)或 p/V=1/(bV∞)+p/V∞以(p/[p])/(V/[V])對p/[p]作圖得直線,由斜率[V]/V∞及截距[bV]/(bV∞)可求V∞及b。不同平衡壓力下的p/V值列表如下:,202
14、4/3/31,11,以p/V對p作圖,如圖 pV-1/(Pa·kg·m-3) p/103Pa直線斜率=1/[ V∞/(m3·kg-1)]=(3.025-1.913)/[(71.994-25.065)?10-3]=23.70CO飽和吸附量:V∞=(1/23.70)m3·kg-1=0.04
15、22m3·kg-1直線截距=Pa-1·m3·kg-1/(bV∞)=1.325吸附系數(shù):b=Pa-1·m3·kg-1/(1.325×0.0422m3·kg-1)=17.88Pa-1每公斤活性炭表面上吸附CO的分子數(shù):N=pV∞L/(RT)=101325Pa×0.0422m3·kg-1×6.022×1023mo1-1/(8
16、.314J·K-1·mol-1×273.15K)=1.134×1024/kg,,,,,2024/3/31,12,補充材料 BET吸附等溫式 1938年,Brunauer,Emmett和Teller三人在Langmuir單分子層吸附理論的基礎(chǔ)上,假設(shè)吸附層可以是多分子層的,提出了多分子層吸附理論,簡稱BET吸附理論●理論要點 設(shè)吸附層數(shù)可以無限多,推出BET二常數(shù)等溫式p/[V(
17、p0-p)]=1/(VmC)+[(C-1)/(VmC )](p/p0)式中,Vm為吸滿一層時的飽和吸附量;p0為吸附質(zhì)的飽和蒸氣壓;C為常數(shù),與溫度、吸附質(zhì)的液化熱和吸附熱有關(guān),2024/3/31,13,●意義 以p[V]/[V(p0-p)對p/p0作圖,得一直線,若知吸附質(zhì)分子的截面積A ,可計算出吸附劑比表面AW(比L式更多地實際應(yīng)用)Vm=(截距十斜率)-1吸附劑的比表面積為 AW=VmL A /V0式中,V0是標(biāo)
18、準(zhǔn)狀況下吸附質(zhì)的摩爾體積;L為Arogadro常量。國際上規(guī)定,N2的A為0.162nm2●說明 ——公式僅適用于p/p0=0.05~0.15范圍內(nèi),超出此范圍,誤差較大,原因:與公式假定的條件有關(guān)——當(dāng)在多孔物質(zhì)上吸附時,吸附層數(shù)會受到限制。設(shè)吸附層只有n層,可推出的BET三常數(shù)公式為(略),2024/3/31,14,§12.6 溶液表面的吸附 ?
19、 Ⅰ12.6.1 溶液表面的吸附現(xiàn)象 Ⅱ●溶液表面吸附的類型 Ⅲ c——曲線Ⅰ 濃度增加,?稍有升高。無機鹽類(NaCl),不揮發(fā)性酸(H2SO4),堿(KOH)及含多個-OH基的有機化合物(蔗糖、甘油)——曲線Ⅱ
20、 濃度增加,?緩慢下降。大部分低脂肪酸、醇、醛有機物質(zhì)水溶液屬此類——曲線Ⅲ 水中加少量某溶質(zhì),引起?急劇下降。至某濃度后,?幾乎不隨濃度而變。此類化合物可表示為RX,R代表含10個或10個以上碳原子烷基;X代表極性基團,可以是-OH、-COOH、-CN、-CONH2、-COOR′,也可是離子基團,-SO3-、-NH3+、-COO-,,,,,,2024/3/31,15,●原因分析 與溶液表面吸附有關(guān)。一定T、p,表面積A(L
21、)一定,降低吉布斯函數(shù)的唯一途徑,是溶液表面張力?降低dGT,p,A=A(L)d?<0——若加入溶質(zhì)后?降低,d?<0,溶質(zhì)從溶液本體自動富集于表面,增加表面濃度,使?降得更多,這就是正吸附。表面層與本體間濃差的存在,導(dǎo)致溶質(zhì)向本體擴散,力使?jié)舛染鶆颉煞N相反的趨勢達(dá)平衡,溶液表面層形成正吸附的平衡濃度——若加入溶質(zhì)后?增加,溶質(zhì)自動離開表面層進入本體,與均勻分布相比,也會使表面吉布斯函數(shù)降低,這就是負(fù)吸附。由于擴散使表面層溶質(zhì)分
22、子不可能都進入本體,達(dá)平衡時,在表面層形成負(fù)吸附的平衡濃度,2024/3/31,16,——能使溶液? 增加的物質(zhì)稱表面惰性物質(zhì),使?降低的物質(zhì)稱表面活性物質(zhì),溶入少量就顯著降低溶液?的物質(zhì),稱表面活性劑(surface active agent,SAA)——表面活性大小可用-(?? /?c)T表示,其值愈大,濃度對溶液?影響愈大。溶質(zhì)吸附量的大小,可用吉布斯吸附公式來計算,,,,,2024/3/31,17,思考題7. 有體積各為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等溫吸附langmuir_and_freundlich_isotherms
- 稻谷吸附解吸等溫線模擬碩士論文
- 活性炭等溫吸附SO2的研究.pdf
- gbt 19560-2008 煤的高壓等溫吸附試驗方法
- Langmuir膜的動態(tài)彈性.pdf
- 稻谷吸附與解吸等溫線計算模型及模擬研究.pdf
- 非等溫變壓吸附空分制氧過程的計算和優(yōu)化.pdf
- 迎頭色譜法測定顆粒比表面積和等溫吸附線.pdf
- 頁巖甲烷等溫吸附_解吸量的測定第1部分:靜態(tài)容積法
- 43870.浮力對langmuir環(huán)流的影響
- 等溫線
- gbt 35210.1-2017 頁巖甲烷等溫吸附測定方法 第1部分:容積法
- 頁巖甲烷等溫吸附_解吸量的測定第1部分:靜態(tài)容積法-編制說明
- Langmuir單層膜誘導(dǎo)氨基酸晶體取向生長.pdf
- 基于計算機的高信噪比Langmuir探針系統(tǒng).pdf
- 等溫線判讀技巧
- 等溫線的判讀
- 等溫線專項練習(xí)
- 等溫線圖的判讀
- Langmuir膜的動態(tài)彈性和有序功能膜的制備.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