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動態(tài)綜合模型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24/3/25,1,第五章 動態(tài)綜合模型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Beverton-Holt模型 第三節(jié) 不完全函數(shù)漁獲量方程(Jones法) [略](解決當 時估

2、算漁獲量方法) 第四節(jié) Ricker模型 第五節(jié) Thompson和Bell模型 第六節(jié) 現(xiàn)代動態(tài)綜合模型 第七節(jié) 實例,2024/3/25,2,第一節(jié) 概述以后各章均為漁業(yè)資源評估的模型判斷標準:(

3、1)簡便程度, (2)預測結(jié)果符合實際觀察值。動態(tài)綜合模型(Dynamic pool model): 分析模型(analytic model)或 單位補充量漁獲量模型(Yield per recruit model)。 同年出生的一個世代在一生中可提供的產(chǎn)量等于 一年中各年齡組所能提供的產(chǎn)量。 假設(shè):各世代補充

4、量相等,各齡生長率和死亡率 與一個世代各齡的生長率和死亡率相等。,2024/3/25,3,,,,,,年份,,,年齡,,1,2,3,4,5,6,7,1,3,4,5,6,7,2,,,,,,,,圖5-28 一般動態(tài)綜合模型中的年齡結(jié)構(gòu)(Pitcher和Hart,1982),圖形中表示漁業(yè)中被跟蹤了一系列年份的某一補充量為R的世代,2024/3/25,4,2024/3/25,5,2024/3/25,6,2024/3/25,7,年

5、漁獲量在其它因素(K,M,F,tc)一定的條件下與年補充量水平成比例。即單位補充量產(chǎn)量最大時,可以從資源群體中捕獲的漁獲量達到最大值。,2024/3/25,8,動態(tài)綜合模型將種群的生長、死亡和補充這些 因素都較全面地考慮在內(nèi), 因此從生物學角度看, 較容易被人們接受,在資源評估和管理中得到 應(yīng)用。代表:Beverton-Holt(B-H)和Ricker模型。葉昌臣(1964), 計算了渤海遼東灣小黃魚的單位補充量漁獲

6、量模型;費鴻年(1973), 用B-H模型,對南海北部底拖網(wǎng)魚類;及其他學者對我國海、淡水主要經(jīng)濟魚類和水生經(jīng)濟動物進行了評估分析。,2024/3/25,9,第二節(jié) Beverton-Holt模型,Beverton-Holt提出的單位補充量漁獲量模型(yield per recruit model)原則上是一個穩(wěn)定狀態(tài)的模型,即捕撈格局(即捕撈強度和首次捕撈年齡)長時間不變,用以分析對資源和漁獲量所產(chǎn)生的影響。,2024/3/25

7、,10,假設(shè)條件: (1)補充量恒定; (2)一個世代所有的魚都是在同一天孵化; (3)補充和網(wǎng)具選擇性都是“刀刃型”的; (4)從進入開發(fā)階段起,其捕撈和自然死亡系數(shù)均為恒定; (5)在該資源群體范圍內(nèi)是充分混合的; (6)個體生長為勻速生長,即體長與體重的關(guān)系指數(shù)系數(shù) b=3.,2024/3/25,11,要解決的問題:首次捕撈年齡 (tc)、捕撈死亡系數(shù)(F)的變化對漁獲個體

8、數(shù)(Yn)、漁獲重量(Yw)、資源總尾數(shù)(PN)、可捕資源總個體數(shù)(PN’)、資源總重量(Pw)、可捕資源總重量(Pw’)、漁獲平均體長( L ) 、漁獲平均體重(W)、漁獲平均年齡(T)的影響?要求已知的參數(shù): (1)補充年齡( ), (2)最大年齡( ), (3)Von-Bertanffy生長參數(shù) 值, (4)自然死亡系

9、數(shù)(M) B-H模型是根據(jù)一個世代從補充到世代消失過程 ,即從補充、生長、死亡其數(shù)量和重量變化情況推導出來的。,,,,2024/3/25,12,,,,,,,,,,,,,,,0,圖5-4,一個世代數(shù)量的消亡過程,2024/3/25,13,一、年漁獲量方程 當當 時,當 時,,2024/3/25,14,其中則

10、解此微分方程,2024/3/25,15,則可得出B-H模型的年漁獲量方程:單位補充漁獲量:年漁獲量尾數(shù):,2024/3/25,16,單位補充量漁獲尾數(shù):二、年平均資源量方程 年平均可捕資源尾數(shù):單位補充量可捕資源尾數(shù):,2024/3/25,17,年平均可捕資源量:單位補充量可捕資源重量:三、漁獲量的平均體重、平均體長和平均年齡的估算方程,2024/

11、3/25,18,年漁獲平均年齡:,四、B-H模型的分析和應(yīng)用 上述7個方程構(gòu)成B-H模型 其中可控制變量: (1)F,取決于捕撈努力量和捕撈效率(F=qf) (2)tc,取決于最小可捕長度即漁具網(wǎng)目的大小,2024/3/25,19,以首次捕撈年齡為縱坐標,捕撈死亡系數(shù)為橫坐標,可繪制單位補充量漁獲量等值線圖。 目的(用途):

12、 (1)為合理利用該漁業(yè)資源,制定漁業(yè)法規(guī),進行有效的漁業(yè)管理提供科學依據(jù)。 (2)預測管理措施實施后對漁獲產(chǎn)量、資源量和漁獲質(zhì)量所產(chǎn)生的長期效果。,2024/3/25,20,Beverton-Holt北海鰈魚的資料已知:,工作表格P131-132,2024/3/25,21,,2024/3/25,22,2024/3/25,23,2024/3/25,24,2024/3/25,25,2024/3/25,26,2024/

13、3/25,27,2024/3/25,28,(一)捕撈死亡系數(shù)對資源數(shù)量和漁獲量的影響. 圖5-5,當 時,其 與F的關(guān)系 (1) 達到高峰值; (2),,2024/3/25,29,,,,,,,,,,,,,,,300,200,100,0

14、,0.5,0.73,1.0,1.5,F,圖5-5,當 (年)時,其 與捕撈死亡系數(shù)的關(guān)系 (Beverton和Holt,1957),∞,2024/3/25,30,圖5-6,當 時,其 與F的關(guān)系

15、 最后臨界值為1. 圖5-7,5-8,當 時,其 及 與F的關(guān)系 圖5-9,5-10,當 時, 與F的關(guān)系,2024/3/25,31,,,,,,,,,,,,,,1.0,0.5,0,0.5,,0.73,1.0,1.5,F,圖5-6 當 (年)時,其

16、 與捕撈死亡系數(shù)的關(guān)系 (Beverton和Holt,1957),2024/3/25,32,,,,,,,,,,,,,4,3,2,1,0,,,,,0.5,0.73,1.0,1.5,∞,圖5-7 當 (年)時,其 與捕撈死亡系數(shù)的關(guān)系 (Beverton和Holt,1957),2024/3/2

17、5,33,,,,,,,,,,6,4,2,,,,,,,,0,0.5,1.0,1.5,0.73,,圖5-8 當 (年)時,其 與捕撈死亡系數(shù)的關(guān)系 (Beverton和Holt,1957),∞,2024/3/25,34,,,,,,,,,,,,,,,,,,,,,600,400,200,50,40,30,20,10,0,0.5,0.7

18、3,1.0,1.5,,,,,圖5-9 當 (年)時,其 和 與捕撈死亡系數(shù)的關(guān)系 (Beverton和Holt,1975),2024/3/25,35,,,,,,,,,,,10,8,6,4,2,0,,,,0.5,1.0,1.5,0.73,,,,,∞,圖5-10 當 (年)時,其 與捕撈死亡系數(shù)的關(guān)系

19、 (Beverton和Holt,1975),2024/3/25,36,(二)首次捕撈年齡對資源量和漁獲量的影響. 圖5-11,5-12,5-13,5-14,5-15,5-16,當F=0.73時,各種指標與tc的關(guān)系. 高峰

20、 最終,2024/3/25,37,2024/3/25,38,2024/3/25,39,2024/3/25,40,2024/3/25,41,2024/3/25,42,2024/3/25,43,,(三)同時改變F和tc對資源量和漁獲量的影響. 圖5-17 北海鰈等漁獲量曲線 BB’ ,AA’ :最大持續(xù)產(chǎn)量線[最適產(chǎn)量區(qū)] AA’:tc一定時,變化F的最大產(chǎn)量連成之線(圖5-5)

21、 BB’ :F一定時,變化tc的最大產(chǎn)量連成之線(圖5-11) 利用該圖,可判斷目前漁業(yè)資源的利用狀況.,2024/3/25,44,2024/3/25,45,,,2024/3/25,46,,,2024/3/25,47,,,2024/3/25,48,(四)其他參數(shù)值對漁獲量曲線的影響 1、自然死亡系數(shù)M ;2、最大年齡 ;3、生長系數(shù)K 演算分析誤差 圖5-21,

22、 齡時, 時, 與F之間的關(guān)系 圖5-23, 齡時, 時, 與F之間的關(guān)系 圖5-25, 齡時,

23、 時, 與F之間的關(guān)系,,2024/3/25,49,2024/3/25,50,,,2024/3/25,51,2024/3/25,52,,,2024/3/25,53,2024/3/25,54,,,2024/3/25,55,(五) 漁獲量方程的簡化計算法 由于 對漁獲量方程影響很小,且 時,,則:,2024/3/25,56,第四節(jié) Ricke

24、r模型,又稱指數(shù)產(chǎn)量模型(Exponential yield model) 假設(shè): (1)分成許多區(qū)間 (2)其中生長率和死亡率穩(wěn)定 (3)其中的體重增長率G、M、F穩(wěn)定 (4)各期間不一定相等 (5)各個區(qū)間累加,2024/3/25,57,在時間區(qū)間 內(nèi),體重增長率 為常數(shù),則令

25、 代表在t時的總資源重量.,2024/3/25,58,則,當 資源量下降(高齡) 資源生物量最高(臨界年齡) 資源量增加(低齡)在該區(qū)間的漁獲量:則從該世代所捕獲的總漁獲重量:區(qū)間單位:1個月、半個月、1/10年例:印第安那穆塞凱湖

26、的大鰭鱗鰓太陽魚單位補充量的平衡漁獲量 (Ricker,1975),2024/3/25,59,已知:自然死亡系數(shù)(M)、捕撈死亡系數(shù)(F),時間區(qū)間:1/8年(1.5月)近似計算:,表5-2,計算表格表5-3,G、F、Z與表5-2不同的計算過程圖5-27、表5-2和表5-3所列種群一個世代資源生物量變化,2024/3/25,60,穆塞凱隆湖的大鰭鱗鰓太陽魚 (Ricker 1958),6月16日到9月15

27、日有漁業(yè)作業(yè)。6月16日至7月31日占66%(0.33),而其后占34% (0.17)。多數(shù)2齡魚個體還未長大補充,故對F值作了校正。假設(shè)自然死亡在一年中均勻分布,于是對夏季4個1/8年都假定為0.075,冬季半年作為0.3。,2024/3/25,61,2024/3/25,62,2024/3/25,63,2024/3/25,64,2024/3/25,65,若不同國家的捕魚船或不同作業(yè)方式的船隊同時開發(fā),則,2024/3/25,66,第

28、五節(jié) Thompson和Bell模型:將一個世代的各個年齡漁獲量累加,2024/3/25,67,,,2024/3/25,68,,,2024/3/25,69,第六節(jié) 現(xiàn)代動態(tài)綜合模型,B-H稱為經(jīng)典的動態(tài)綜合模型Clayder(1972)提出現(xiàn)代動態(tài)綜合模型費鴻年和張詩金(1990)認為,后者對經(jīng)典擴展: (1)各年的R、K、M、F各不相同 (2)考慮種間關(guān)系,建立多魚種B-H模式 (3)考慮種內(nèi)關(guān)系,建立自食性魚類的

29、動態(tài)綜合模型,2024/3/25,70,用從群體的每一年齡組得到的產(chǎn)量代替所有年齡的積分: :各年齡組不同; 仍為常數(shù) (1)捕撈死亡占總死亡的比例, (2)總死亡的比例, (3)還存活的資源尾數(shù)與補充量的比例, (4)平均體重。,2024/3/25,71,,,,,,年份,,,年齡,,1,2,3,4,5,6,7,1,3,4,5,6,7,2,,,,,,,,

30、圖5-28 一般動態(tài)綜合模型中的年齡結(jié)構(gòu)(Pitcher和Hart,1982),圖形中表示漁業(yè)中被跟蹤了一系列年份的某一補充量為R的世代,2024/3/25,72,以上方程適用于穩(wěn)定狀態(tài),即R、M各齡是相同的。若考慮到R與M隨年齡與季節(jié)的變動,則第j年漁獲量: j: 年份; s: 季節(jié); i: 年齡,2024/3/25,73,第七節(jié) 實例,一、淡水歐鳊(Cl

31、ark, 1978)二、長江鰣魚(詹秉義,1989),2024/3/25,74,一、淡水歐鳊 已知:體長生長方程為 體長----體重關(guān)系:三種方法:①B-H②Jones(不完全β函數(shù)方程)③Ricker模型表5-8,5-9,5-10,分別用三種方法計算的單位補充量漁獲量三種方法最佳漁獲量的 和 基本相同,比較:①B-H模型,雖然

32、 ,仍用 計算. 計算結(jié)果較小;②、③Jones和Ricker的 值一般很近, 的值幾乎相等,但是,例,,2024/3/25,75,,當 齡上升到6齡時,B-H預報增加2倍,Jones和Ricker預報增加一倍。,2024/3/25,76,,,2024/3/25,77,2024/3/25,78

33、,2024/3/25,79,2024/3/25,80,二、長江鰣魚(詹秉義,1987) 單位補充量漁獲量 目的: 和 對 單位補充量繁殖力 資料:《長江鰣魚調(diào)查研究》(1977)

34、雌:,,2024/3/25,81,雄:,公式: 資源量: 繁殖力: 未開發(fā)種群繁殖力: ( =個體平均絕對繁殖力) 原始種群單位補充量繁殖力:,2024/3/25,82,已開發(fā)種群 與原始種群 百分比P:,漁獲量:,單位補充量漁獲量:,分散與大洋中的鰣魚在5,6月集群入長江口,2齡性成熟,

35、 齡,遭捕年齡1.9~2.0,2.9~3.0,…遭捕時:,2024/3/25,83,未遭捕時:,以 齡時個體體重為起始生物量,(P為20%以下為高危險區(qū)),,補充型過度捕撈,∴ 高危險區(qū)中的高危險點 保護措施,,,圖5-30 雌鰣魚 等值線圖5-31 雄鰣魚 等值線 不同F(xiàn)和tc

36、條件下圖5-32 百分比P的等值線,,2024/3/25,84,2024/3/25,85,2024/3/25,86,,[練習]一,遼東灣小黃魚的有關(guān)資料(葉昌臣,1964)如下:,(1)當tc=2.0[年]時,取F=0.0, 0.1, 0.2, 0.4, 0.7, 1.2, 2.0, 3.0,用B-H模型求算Yw/R并繪圖。(2)當F=0.6時,取tc=1,2,3,…,11用B-H模型求算Yw/R并繪圖。(不可省略lamda項)

37、。,,2024/3/25,89,,[練習]一,遼東灣小黃魚的有關(guān)資料(葉昌臣,1964)如下:,(1)當tc=tr=2.0[年]時,取F=0.0, 0.05, 0.1, 0.25, 0.5, 0.75, 1.0, 1.5值時,用B-H模型求算下列各項:a)單位補充量漁獲量Yw/R(g/尾);b)單位補充量平均種群生物量(可捕資源重量)  ?。╣/尾);,,2024/3/25,90,,c)單位補充量漁獲尾數(shù)YN/R;d)單位補充量

38、平均可捕資源尾數(shù)e)漁獲平均體長  、平均體重  和平均年齡  ;(2)取tc=3, 4, 5, 6, 7, 8, 9, 10(年),重復計算(1)各項。(3)繪制單位補充量漁獲量Yw/R對捕撈死亡系數(shù)F的函數(shù)關(guān)系曲線, Yw/R對首次捕撈年齡tc的函數(shù)關(guān)系曲線,以及同時變化F和tc的等產(chǎn)量曲線。,,,,,2024/3/25,91,,(4)如當時的現(xiàn)行值tc=2.0年,F(xiàn)=0.62。試對該資源群體的捕撈利用狀況進行分析,判斷其利

39、用是否合理?應(yīng)如何進行漁業(yè)調(diào)整和管理?并提出最佳利用方案的建議。,2024/3/25,92,,二,今有東海綠鰭馬面鲀的如下資料(詹秉義等1986),各齡的平均體重為I齡-25.74g; II-60.62g; III-109.40g; IV-147.08g; V-190.67g; VI-237.47g; VII-298.12g; VIII-397.76g。自然死亡系數(shù)M=0.257/年,補充年齡tr=1.5年,設(shè)綠鰭馬面鲀的漁汛為上半年度

40、,當時(1985年)的捕撈死亡系數(shù)為F=0.8,tc=1.5年。試用Ricker模型對下列各項進行估算:(1)當tc=tr=1.5年時,取F=0.2, 0.4, 0.5, 0.6, 0.8, 1.0, 1.5, 2.0分別計算其單位補充量漁獲量Yw/R;,2024/3/25,93,,(2)取tc=2.5, 3.5, 4.5, 5.5, 6.5, 7.5重復計算(1)。(3)繪制等漁獲量曲線圖。(4)分析該漁業(yè)利用是否合理,對該漁業(yè)

41、應(yīng)如何調(diào)整?,2024/3/25,94,,For i = 1 To 8For tc = 2 To 10 sum = 0 For n = 0 To 3 Z = F(i) + M + n * K temp = Q(n) * Exp(-n * K * (tc - t0)) temp = temp * (1 - Exp(-Z * (tinf - tc))) / Z

42、 sum = sum + temp Next n Z = F(i) + M eM = Exp(-M * (tc - tr)) eFM = Exp(-Z * (tinf - tc)) Yw(i, tc) = F(i) * Winf * eM * sum Yn(i, tc) = F(i) * eM * (1 - eFM) / Z Pn(i, tc) = eM * (1 - e

43、FM) / Z Pw(i, tc) = Winf * eM * sum Wav(i, tc) = Winf * Z * sum / (1 - eFM) temp = Z * (1 - Exp(-(Z + K * (tinf - tc)))) * Exp(-K * (tc - t0)) temp = temp / (Z + K) / (1 - eFM) Lav(i, tc) = Linf *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