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東南地區(qū)太原組15號煤地開石礦物特征及成因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  晉東南地區(qū)太原組15號煤地開石礦物特征及成因</p><p>  [摘 要]運用X射線衍射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對晉東南地區(qū)15號煤夾矸中的礦物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表明,研究區(qū)夾矸中粘土礦物主要由地開石、高嶺石和銨伊利石組成,含有少量伊利石和綠泥石。地開石主要分布在中部夾矸中,屬于2M1型,含量在34~87%,在2θ=34~39°衍射峰主要為兩組雙峰,基面衍射峰半高寬較大,結(jié)晶度較低。研

2、究區(qū)地開石形成于無煙煤階段,形成溫度在140℃左右。 </p><p>  [關(guān)鍵詞]晉東南;夾矸;地開石 </p><p>  中圖分類號:P619.231;P61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02-0000-01 </p><p>  1 研究區(qū)地質(zhì)概況 </p><p>  晉東南地區(qū)含煤地層為石炭系上

3、統(tǒng)的太原組,厚度72.01~126.14m,平均98.80 m,主要由砂巖、粉砂巖、砂質(zhì)泥巖、泥巖、煤層及石灰?guī)r組成。本組為一套海陸交互相沉積,旋?明顯。含煤層煤線5~13層,15號煤層是本組主要可采煤層之一。本文以晉城地區(qū)石炭系太原組中的15號煤層的夾矸中礦物為研究對象,對鳳凰山礦、王臺鋪礦和古書院礦進行采樣。15號煤層以貧煤-無煙煤為主,厚度2.2~2.7m,含1~3層5~30cm厚的夾矸。 </p><p>

4、;<b>  2 采樣及測試 </b></p><p>  樣品采自煤礦回采工作面或掘進工作面中15號煤的新鮮夾矸。采樣采用刻槽法,即沿垂直煤層厚度方向刻槽采樣,收集從中鑿下的全部礦石或碎塊作為樣品,采集約2kg,實驗室內(nèi)將其磨至約200目,供X射線衍射分析。 </p><p>  采用日本Rigaku公司生產(chǎn)的D/max 2500PC粉末XRD衍射儀(Cu靶,Kα射

5、線,步長0.02°,功率40KV,150mA,連續(xù)掃描),對樣品夾矸及煤中的礦物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測試。 </p><p><b>  3 測試結(jié)果 </b></p><p>  3.1 樣品全巖礦物組成 </p><p>  晉城地區(qū)15號煤粘土巖夾矸全巖礦物組成特點如下:樣品主要由粘土礦物和石英組成。粘土礦物含量在60.8~96.

6、7%,石英含量低于35%,部分地區(qū)樣品缺失,其他少量礦物為長石、黃鐵礦和銳鈦礦,含量均低于10%。 </p><p>  3.2 樣品粘土礦物組成 </p><p>  晉城地區(qū)15號煤粘土巖夾矸粘土礦物組成具有如下特點:樣品粘土礦物主要由銨伊利石、高嶺石和地開石組成,銨伊利石含量在7~66%,僅WTP-15-g2缺失,高嶺石含量在65~93%,地開石含量在34~87%,二者不共生,其他少

7、量礦物為伊利石和綠泥石,含量均低于10%, WTP-15-g2一定量葉臘石,可能與成巖作用過程中的熱液作用有關(guān)。地開石僅生成于研究區(qū)15號煤中部夾矸,可能與聚煤期中期的局部海侵作用有關(guān)。 </p><p>  3.3 地開石X射線衍射特征 </p><p>  晉城地區(qū)15號煤粘土巖夾矸X射線衍射圖譜具有如下特點:(1)地開石基面衍射峰均清晰可見,d(002)=0.7152~0.7156n

8、m,d(004)=0.3573~0.3578nm,但半高寬較大,F(xiàn)WHM(002)=0.309~0.416,F(xiàn)WHM(004)=0.319~0.434,表明地開石的平均晶層厚度較小,結(jié)晶度較低;(2)2θ=19~22°間的非基面衍射峰分裂不明顯也表明研究區(qū)地開石結(jié)晶度不高;(3)與高嶺石不同,地開石在2θ=34~39°間的衍射峰主要為兩組雙峰,分別為(200)和(131)以及(006)和(-133),而高嶺石則為兩組

9、山字型的峰。(4)晉城地區(qū)15號煤夾矸地開石的衍射特征表明其屬于2M1型。 </p><p><b>  4 地開石成因 </b></p><p>  Beaufort在研究砂巖儲層中的地開石后指出[1],在成巖作用過程中高嶺石逐漸向地開石轉(zhuǎn)化。趙星媛在研究塔里木盆地高嶺石亞族后認為,富含Si4+和Al3+的流體在壓力突然降低的情況下直接晶析出地開石,晶析溫度在150

10、℃。Ehrenbery等對北海油田挪威陸棚中的地開石研究后指出[5],高嶺石向地開石的轉(zhuǎn)化溫度在120℃。Janot Hoffman等和張善德認為煤系地開石的形成溫度在110~160℃,且與煤熱演化程度有關(guān)[2,3]。陳蕓菁認為高嶺石向地開石轉(zhuǎn)化過程中存在地開石/高嶺石間層礦物,形成溫度在110~140℃。黃思靜等指出,不同結(jié)晶度的地開石形成溫度不同,結(jié)晶越好,形成溫度越高。晉東南地區(qū)地開石主要由高嶺石在成巖作用過程中轉(zhuǎn)化而來, 其基面

11、衍射峰半高寬較大,非基面衍射峰分裂不明顯,表明結(jié)晶度較低。15號煤以無煙煤為主,對比鏡質(zhì)組反射率,15號煤中部夾矸中的地開石形成溫度在140℃左右。 </p><p><b>  5 結(jié)論 </b></p><p> ?。?)晉東南地區(qū)15號煤夾矸中含有一定量的2M1型地開石,含量在34~87%。 </p><p>  (2)研究區(qū)地開石基面衍

12、射峰半高寬較大以及和非基面衍射峰分裂不明顯均表明其結(jié)晶度不高。 </p><p> ?。?)與高嶺石的兩組山字型峰不同,地開石在2θ=34~39°衍射峰主要為兩組雙峰。 </p><p> ?。?)研究區(qū)地開石由高嶺石轉(zhuǎn)化而來,形成于無煙煤階段,形成溫度在140℃左右。 </p><p><b>  參考文獻 </b></p&g

13、t;<p>  [1] Beaufort, D. Kaolinite to dickite reaction in sandstone reservoirs.Clay Minerals,1998,33(2),297-316. </p><p>  [2] Zhang Shande. The Diseover yand a Study of Dickite from the Fengying Mini

14、ngArea, Jiaozuo Coal Basin.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1985,1(4),30-38.in Chinese. </p><p>  [3] Janot Hoffman and John Hower. () Society of Economic Paleontologists and Mineralogists Special Publication.197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