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淺析煤礦筒倉的施工設計</p><p> 摘要: 為了有效的提高煤礦筒倉的施工規(guī)范化,提高施工進度,必須要有針對的制定一個具有可行性的施工組織計劃,以能夠合理的安排施工順序,提高施工質量和安全性,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下面本文就結合實例,對煤礦筒倉的施工設計進行分析。 </p><p> 關鍵詞:煤礦;筒倉;施工設計 </p><p> 中
2、圖分類號: S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p><p> 煤礦筒倉施工組織設計,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的施工方法、機械設備配置、勞動力安排計劃、質量安全技術組織措施、文明施工措施、工期保證措施等,因此必須要依照工程的特點、現(xiàn)場情況、施工條件等,按施工技術要求對其施工組織進行設計[1]。下面本文就結合實例,對煤礦筒倉的施工設計進行分析。 </p><p><b> 1
3、工程概況 </b></p><p> 工程為山西煤炭運銷集團裕興煤業(yè)公司塊煤倉、矸石倉及皮帶走廊,建筑占地面積560m2,本工程±0.000相對于絕對標高的1094.00m。工程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建筑物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抗震設防烈度6度,屋面防水等級為Ⅲ級,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為15年,建筑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 </p>&l
4、t;p> 這一工程基礎采用混凝土灌注樁基礎持力層為第4層砂巖,fak=12000kpa,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基礎墊層C15,獨立基礎、地梁C30,±0.000以下墻體采用M7.5水泥砂漿砌MU10燒結普通磚,基礎外圍回填土采用素土分層夯實回填,壓實系數(shù)0.95;混凝土強度等級為梁、柱、板、室內樓梯構件、構造柱、外露構件均為C30;±0.000以上墻體采用M7.5混合砂漿砌MU3.5砌塊;鋼筋采用HPB23
5、5,HRB335。鋼筋保護層厚度為獨立基礎40mm,柱30mm,梁25mm,板15mm。 </p><p><b> 2工程施工設計 </b></p><p> ?。?)施工順序設計 </p><p> 為加快工程進度,充分利用各施工面,室內粗裝修采用從下至上的施工流向、室內精裝飾及樓地面工程從上至下施工流向;采用先墻頂后地面施工程序;室外
6、裝飾施工流向從上至下。其總體施工順序為:場地平整、臨設搭設→土方開挖→樁基及基礎工程→回填土→主體工程→裝飾工程、屋面工程→拆架→室外工程→清理交工。 </p><p> 其中穿插進行腳手架的搭設、拆除,水暖電、防雷安裝等工程的施工。 </p><p> ?。?)分部分項工程施工設計 </p><p> 這一施工部分共包括有三項:(1)軸線控制。建筑物定位依據甲
7、方提供的控制點引測至施工現(xiàn)場,復核無誤后,由甲方、技術負責人檢查正確方可進行下一步軸線放線工作。基礎施工時,設軸線控制樁,將軸線寄于控制樁上,施工時按軸引測,并加以砼保護。(2)高程控制傳遞。建筑物高程控制直接從場地控制水準點引測到建筑上。在底層平面上設置控制點作為豎向傳遞的基準點。在底層柱或墻上做好±0.000標記,用50m長鋼尺從該點為起始點引測二層標高,再用水準儀提供所需的標高線。(3)建筑物沉降監(jiān)測。建筑物的垂直位移(
8、沉降)觀測,是根據所埋設的專用水準點進行的,是測算筑物沉降量的基準點?;鶞庶c的埋置應埋設在工程地基壓力傳播范圍以外,要求在場區(qū)埋設水準點一組[2]。按規(guī)范要求,一組水準基點不得少于三個,其目的在使用過程中,作精度校核。 </p><p> ?。?)土方工程施工設計 </p><p> 基礎土方采用一臺反鏟挖掘機按確定的開挖區(qū)域挖土,開挖時隨時檢查開挖標高,并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放坡,基礎底面留
9、15cm由人工清槽一并挖出。工程基坑使用反鏟挖土機開挖,采用端頭挖土法施工,即挖土機從基坑的端頭以倒退的方法進行開挖,將土方現(xiàn)場放置并用推土機現(xiàn)場堆放。開挖順序采用自上而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A工程結束后,開始進行土方的回填?;靥盍鞒虨椋夯拥椎仄荷锨謇?→ 檢驗土質 → 分層鋪土、耙平 → 夯打密實 → 檢驗密實度 → 修整找平驗收。土方回填的范圍為基坑的周邊及房心,回填的標高由基礎底標高至設計室外標高。填土前應將基坑底或地坪上的垃圾
10、等雜物清理干凈。檢驗回填土的質量有無雜物,粒徑是否符合規(guī)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圍內;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每層鋪土厚度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能確定。一般蛙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00~250mrn;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靥钔撩繉犹钔梁粚嵑?,按規(guī)范規(guī)定進行環(huán)刀取樣,測出干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上一層的
11、鋪土。填土全部完</p><p> (4)基礎工程施工設計 </p><p> 基礎工程施工設計主要包括有:(1)樁基工程施工。鋼筋籠焊接按"GB50204"執(zhí)行。鋼筋籠放如前要先綁好沙漿墊塊(或塑料卡);吊放鋼筋籠時,要對準孔位,吊直扶穩(wěn),緩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鋼筋籠放到設計位置時,要立即固定,遇到兩段鋼筋籠連接時,要采取焊接,以保證鋼筋的位置正確,保護層厚度符
12、合要求。放溜筒澆注混凝土:在放溜筒前要再次檢查和測量鉆孔內虛土厚度,澆注混凝土 時,要連續(xù)進行,分層振搗密實,分層高度以搗固的的工具而定,一般不大于1.5m。(2)獨立基礎施工。鋼筋應按順序綁扎,一般情況下,先長軸后短軸,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進行。操作時按圖紙要求劃線、鋪鐵、穿箍、綁扎,最后成型。安裝組合鋼模板,組合鋼模板由平面模板、陰、陽角模板拼成。澆筑、樁頭、槽底及幫模(木模時)應先澆水潤濕。承臺梁澆筑混凝土時,應按順序直接將混凝土倒
13、入模中;如甩槎超過初凝時間,應按施工縫要求處理。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一定要嚴格依照設計文件規(guī)定進行。 </p><p> (5)混凝土工程施工設計 </p><p> 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40c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
14、下層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表面振動器(或稱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實部分的邊緣。澆筑混凝土應連續(xù)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凝結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用水泥品種、氣溫及混凝土凝結條件確定,一般超過2h應按施工縫處理[3]。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孔洞、預埋件和插筋等有無移動、變形或堵塞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應立即處理,并應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凝結前修
15、正完好。 </p><p><b> 3結語 </b></p><p> 本文主要對煤礦筒倉施工的分部分項工程、土方工程、基礎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設計進行了分析,其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進一步對施工規(guī)范性進行提高,從而提高施工質量和安全水平,有效的提高施工進度,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 </p><p><b> 【參考文獻】: &
16、lt;/b></p><p> [1]魏綏綏,淺談筒倉滑模施工工藝[J],價值工程,2012(5):547-548 </p><p> [2]朱義鐵,煤礦筒倉火災后加固修復設計與施工技術[J],煤炭工程,2009(11):298-299 </p><p> [3]谷建軍,煤礦原煤筒倉滑模施工的技術優(yōu)勢與要點[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21):35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煤礦原煤筒倉滑模施工的技術優(yōu)勢與要點
- 筒倉施工方案
- 畢業(yè)設計--筒倉施工組織設計
- 原料筒倉施工方案
- 筒倉施工技術分析
- 筒倉倒模施工方案
- 淺析煤礦掘進工作面安全施工管理
- 筒倉滑模建筑施工技術
- 關于筒倉結構滑模施工管理
- 糧食筒倉滑模施工方案
- 淺析煤礦礦井機電安裝中的施工質量控制
- 正中煤業(yè)筒倉鋼梁安裝施工方案
- 淺析煤礦礦井機電安裝中的施工質量控制
- 16m筒倉基礎施工方案
- 淺析混凝土筒倉滑模中的常遇問題及防治方法
- 選煤廠筒倉施工組織設計(直徑22m 滑模施工)
- 煤礦施工組織設計
- 淺析魯新煤礦主井井塔的施工工藝
- 筒倉滑模裝置分階段設計及其施工工藝研究.pdf
- xx精煉油廠大豆筒倉施工組織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