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回味產生機理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實驗以未加抗氧化劑的大豆油作為研究對象。為模擬儲存過程中日常氧化,我們把大豆油放置在60℃恒溫加熱條件下,分析不同時間段的加熱油樣,來確定60℃恒溫加熱條件下大豆油開始發(fā)生回味現象的時間。為了進一步研究是大豆油哪種成分導致的回味現象,用柱層析逐級洗脫法進行分離,棒狀薄層色譜法鑒定分離物質成分,將分離的各個部分分別添加到大豆油甘油三酯中,60℃恒溫加熱到判定的回味時間。對回味大豆油進行感官評價,過氧化值測定、揮發(fā)性和不揮發(fā)性化合物及金屬

2、離子進行測定,推測大豆油回味產生的機理。
  通過感官評價,過氧化值測定及揮發(fā)性物質檢測,我們初步判定31小時是大豆油60℃恒溫加熱條件下開始發(fā)生回味的時間。準確稱取1.5±0.001g大豆油,用柱層析逐級洗脫法,洗脫劑為正己烷/乙醚(87/13)、正己烷/乙醚(75/25)、正己烷/乙醚(50/50)、正己烷/乙醚(0/100)、甲醇對大豆油進行分離。感官評價,過氧化值測定及固相微萃取的實驗分析均顯示甲醇部分回味最嚴重。甲醇油樣

3、的過氧化值為3.04mmol/kg,HS-SPME-GC-MS檢測出52種揮發(fā)性化合物,其中包含醛類9種,占17.30%,醇類5種,占9.62%,其他種類38種,占73.08%。其中包含引起回味的正戊基呋喃,反-2-辛烯醛和E-2-庚烯醛的氣味分子。HPLC-MS檢測到的主要不揮發(fā)性物質為核醛,包括8-壬和9-羰基壬酰基-,(12-羰基)-9,10-十二烯酰-,(13-羰基)-9,11-三十二烯酰-甘油酯。ICP-MS檢測出甲醇洗脫部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