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第五章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隋公元581~618年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第一節(jié)概況,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的核心是唐,隋為其醞釀,而五代則是其延續(xù)。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它的社會特點,可以用“統(tǒng)一、上升、自信、開放”八個字來說明。唐代同國外的交往也非常發(fā)達,形成了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歷史時期。,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但是通往國外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陸路。以長安為起點經(jīng)過新疆向西達到印度、波斯,以及地中海東岸,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絲綢之路”。一是海陸,從廣州出海經(jīng)南洋,西到印度洋,直到非洲東岸和地中海南岸的各個國家??傊?,由于對外交流的發(fā)展,因而在工藝美術生產(chǎn)中,既繼承了本國優(yōu)秀的藝術傳統(tǒng),又吸收了外國的工藝特色而加以消化,形成了兼收并蓄、思想創(chuàng)新、絢麗輝煌的時代特點。這一時期的陶瓷、染織、刺繡、銅鏡、金銀器等工藝美術,在設計和制作上都具有造型精巧、色彩華麗、紋飾新穎活潑、品種多樣的特點。,,,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第二節(jié)陶瓷工藝,隋唐五代是陶瓷大發(fā)展的時期,這首先表現(xiàn)在生產(chǎn)的繁盛。瓷窯在各地紛紛設立,而以河南和浙江最為密集。由于同行的優(yōu)勝劣汰,逐漸涌現(xiàn)出越、邢、長沙等一批著名瓷窯。隋唐五代的陶瓷器型盡管紛繁,但演進的趨勢仍可尋覓。大體上,在前期,厚重高大者居多;到后期,則日顯輕薄靈巧。而唐代的陶瓷裝飾由于其開放的思想影響,更是吸納了許多國外風格樣式使之煥發(fā)出華麗的時代氣息。,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一、隋代陶瓷工藝,隋代雖然存在的時間很短,然而國家的統(tǒng)一和生產(chǎn)的上升,使陶瓷工藝在六朝的基礎上,有著較大的發(fā)展。隋代的陶瓷,除了傳統(tǒng)的青瓷在南北各地生產(chǎn)外,白瓷也燒制成功,白瓷的燒制成功,是中國陶瓷次史上的一項突出成就。白瓷是由青瓷演變而來的,它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對陶土進行精煉,使原料中鐵的成分減少,以及燒制火的溫度的掌控,而燒制的白度較高的瓷器。,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隋代陶瓷器型不僅在六朝的基礎上進行了革新,還發(fā)展出一些嶄新的樣式。如典型的龍柄雙聯(lián)瓶、白瓷龍柄雞頭壺。器形雞首壺、罐、瓶、高足盤、碗等。裝飾比較樸素,除蓮瓣紋仍然相當流行外,一部分出現(xiàn)了新出現(xiàn)的紋樣,有小朵花、團花、忍冬紋、波浪、聯(lián)珠紋及草葉相間的印紋。,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龍柄雙聯(lián)瓶隋,此瓶1957年出土于陜西西安市隋代李靜訓墓中,白胎白釉,胎質(zhì)純凈細膩,釉色光亮溫潤,有細小的冰裂紋。這件白瓷形體秀美,線條洗練,富有時代特征。尤其是一瓶雙腹之設計,獨具風格,令人耳目一新,是古代瓷酒器中的珍品。,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白瓷龍柄雞首壺隋,1957年陜西西安李靜訓墓出土。此壺造型俏麗修長,通高274厘米,口徑為71厘米,底徑為7厘米。上部一側(cè)以挺胸昂首的雞首為流,一側(cè)以曲頸伏首的長龍為柄;下部壺腹微鼓,弧線內(nèi)斂。除底部無釉外,其余壺身全部施以白色色釉,胎質(zhì)潔白,釉色光潤,其胎釉中已無白中閃黃或白中泛青的跡象,是隋代白瓷中的精品,展現(xiàn)出隋代藝術品秀麗、典雅之風。,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白釉象首龍柄壺隋,1959年于河南省安陽縣張盛墓出土,高13厘米。此壺盤口有蓋,流為象首,把為螭形,象首和螭都似信手捏成,面部經(jīng)過精心刻劃,生動傳神,它既是當時的生活用品,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二、唐代陶瓷工藝,南青北白中國南方以青瓷為主,中國北方以白瓷為主,這是唐代整個瓷器的局面。(一)青瓷唐代的陶瓷生產(chǎn)高度發(fā)展,技藝提高,品種繁多。陶錄稱“陶至唐而盛,始有窯名。”這時各地制瓷中心都有了窯名,反映出燒瓷的興盛和各地不同的藝術特色。青瓷是主要品種,著名產(chǎn)地是越窯?!霸健敝刚憬貐^(qū),唐代稱之為越州,是我國青瓷的主要產(chǎn)地,從秦漢、六朝以來,一直是以燒制青瓷為主,因此具有深厚的制瓷基礎和傳統(tǒng)技術力量,被稱為“諸窯之冠”。,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越窯的特點胎骨較薄,施釉均勻,釉色青翠瑩潤。器形茶具、酒具、餐具、玩具、樂器和生活中常見的瓶、罐和陳設用品。裝飾手法刻花、劃花、印花、堆貼等。(A)刻花和劃花是利用熟練流利的線條和在胎上釉下刻畫出生動活潑的形象,有龍、獅子、鸞鳳、仙鶴、鸚鵡、鴛鴦、雙魚、牡丹、蓮花、寶相花、卷草以及人物、山水等紋樣。(B)堆貼就是在壺體上堆貼出浮雕式的各種花紋。,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青瓷壺唐,器表瑩潤,密布開片,出土在810年的墓葬。這種壺當時亦稱注子或執(zhí)壺,特點是盤口短頸,鼓腹、短嘴,嘴作六棱或圓筒形,與嘴相對的一邊安有曲柄短把。到了唐代晚期,壺身較高,多作瓜棱形,嘴和柄也逐漸增長,造型輕盈雅致。,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貼花青瓷鳳首龍柄執(zhí)壺唐,鳳首龍柄青瓷執(zhí)壺系借鑒了波斯薩珊王朝金銀器中鳥首壺的造型,又融入中國本土的工藝成分,中西合璧,是一件稀世精品。此壺通體施淡青色玻璃質(zhì)釉,灰色胎骨,胎質(zhì)厚重堅硬,有細小開片。盤狀口外侈,口部一側(cè)有流,壺蓋塑成鳳首形,高鳳冠,長喙微下勾,正好與壺口流相吻合,細長頸,腹呈橄欖狀,高圈足。執(zhí)柄塑作一蟠龍形,尾抵壺足,身貼壺腹,嘴銜壺口??谘叵掠幸恢苈?lián)珠環(huán)繞,頸部飾聯(lián)珠、覆蓮紋,肩雕忍冬紋。壺腹上部有用小聯(lián)珠圍繞的六幅人物舞蹈圖,圖中人物身體健壯,昂首挺胸,肩披長巾,袒胸露腹,雙臂舒展,舞姿翩翩。人物旁邊有葡萄藤蔓、酒壺和小鳥等。壺腹下部飾六組花紋,由忍冬葉、寶相花和藤蔓組成,中心是一顆大寶石,旁邊點綴星月紋。再往下是雙層仰蓮紋,圈足上亦飾聯(lián)珠和覆珠紋。,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二)白瓷,邢窯白瓷成為風靡一時“天下無貴賤通用之”的名瓷。邢窯的燒制地點是河北內(nèi)丘、臨城祁村。邢瓷的釉色特點“類銀”、“類雪”,一般是通體掛釉,釉汁溫潤渾厚,為乳白色。器形與青瓷相似,如帶嘴注子、罐等。唐代白瓷一般無紋飾,以質(zhì)樸、厚重、素凈著稱于世。,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白釉蓮座燭臺唐,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三)花釉、黑釉、絞胎和釉下彩1、花釉花釉是唐瓷中的新品種,它是在黑釉、黃釉、天藍釉上再裝飾另一種色釉,一般是以藍白、灰白釉為多,形成大小不同的斑紋。品種大部分是罐、壺、瓶等。代表作是“花釉腰鼓”(河南出土)。,廣口,纖腰,鼓身凸起弦紋七道。通體以花釉為飾,在漆黑勻凈的釉面上,潑灑出塊塊藍白色斑點,宛如黑色閃緞上的彩飾,優(yōu)美典雅。,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2、黑釉器形較小,給人以淳樸厚重感。代表作品是“塔式蓋罐”。,由蓋、罐、底座三部分構成。罐蓋模擬七重相輪,自上而下,逐層增大,相當于塔剎,其頂端為一捏塑的垂足坐猴,作眺望狀;罐,圓唇,小口,豐肩,鼓腹,下腹斜收,以堆貼的十二瓣模制蓮瓣承托;罐座為一方亭式建筑,下面設一八邊形臺基,其裝飾紋樣分四組,方亭上方四面各堆貼一尊模制的坐佛,四角分別堆貼一昂首翹尾、展翅欲飛的瑞鳥,方亭四面各辟一腰圓形的壁龕,內(nèi)貼飾一捏塑獸首,方亭下方四角分別堆貼一捏塑的托塔負重力士。器物造型奇特,裝飾豐富。釉色烏黑光亮,局部呈赭色,施釉至底板上沿?;液稚?,質(zhì)粗、堅硬。,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3、絞胎瓷絞胎瓷器是唐代陶瓷中的新創(chuàng)造,它是白、褐兩種不同色的釉或胎土原料,互相絞合,使之產(chǎn)生如同木紋、虎皮等紋理,具有一種獨特的藝術效果。代表作“絞胎騎馬俑”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件絞胎瓷塑。,陜西省乾縣懿德太子墓出土,馬通體為褐黃色,除四腿外,布滿木紋狀花紋,是用毛筆在白色胎體上畫好后再施彩釉燒制而成,呈現(xiàn)出絞胎三彩的效果。,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4、釉下彩湖南長沙銅官窯的釉下彩瓷器以它特有的釉下綠彩、釉下褐彩裝飾引人注目。釉下彩瓷器還有在瓷器面上用一首詩做裝飾,開創(chuàng)了用詩詞和民諺裝飾陶瓷的先聲。,彩繪嬰戲紋執(zhí)壺,胎體、釉面疵點多,是不能投入市場的廢品,但其裝飾卻很有代表性。頑童的活潑可愛被刻畫得惟妙惟肖。,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四)唐三彩“三彩”是一個泛指,意思是多彩的意思。唐三彩是一種低溫的鉛釉陶器,用白色瓷土作胎,用含銅、鐵、鈷、錳等元素的礦物作釉料著色劑,經(jīng)過約800℃的溫度燒制而成。釉色呈綠、黃、褐、赭、紅、藍、白等多種顏色。在燒制過程中,各種釉色互相交錯融合,形成絢麗多彩、燦爛多姿的藝術品,人們稱作唐三彩。此外還有少量燒成藍釉和黑釉的作品,更是十分珍貴。唐三彩燒制于初唐高宗時期,唐玄宗開元時期達到極盛,“安史之亂”后逐漸衰退。唐三彩的制作地點分布在長安和洛陽兩地。長安稱西窯,洛陽稱東窯。三彩陶器分日用品和隨葬品兩大類。日用品中有瓶、壺、罐、缽、杯、盤、碗、燭臺、枕等,每一品種又有多種式樣,造型各異。,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唐代盛行厚葬之風,三彩陶器主要用作隨葬的明器,其中以人物俑和動物俑塑造得最為精彩。唐三彩陶塑有很多成功佳作,其中以人物、馬和駱駝塑造得最為出色,這些作品造型逼真、姿勢優(yōu)美、形神兼?zhèn)?,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唐三彩在人物的塑造上概括、簡練而傳神。對五官的刻畫細致入微,重在神態(tài)的表現(xiàn)。唐人愛馬,唐三彩中馬的造型特點是頭小頸長、膘肥體壯,比例合適,神采奕奕。姿態(tài)各異,生動自然。駱駝是中外貿(mào)易的主要交通工具,陶工們通過長期的觀察,用精湛的技藝表現(xiàn)了駱駝高大的體態(tài)和沉悍的性格,再現(xiàn)了絲綢之路的繁盛情景。唐三彩的裝飾方法,充分利用鉛釉易于流動的特點,達到自然流暢的效果。在裝飾手法上,吸收了蠟纈技法,在釉彩間呈現(xiàn)出白色花紋,清新活潑,別具一格。,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女俑高43厘米,面龐豐潤,娟秀的眼瞼中,一雙透明的眸子向遠處凝望。發(fā)為烏蠻髻,發(fā)髻上插一梳;身穿黃底藍花上衣,輕紗般的技巾搭在右肩,下系黃色曳地長裙,裙邊露出尖頭履;雙手拱于胸前,風韻卓絕。,女立俑(唐),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這件唐三彩天王俑高97厘米,濃眉大眼,眉、眼、胡須具以墨繪。其頭戴兜鍪,護耳上翻,頂部有一展翅欲飛的朱雀,右手叉腰,左手握拳上揚,身穿明光甲,龍首披膊,腹部有護甲,腰中系帶,腰下垂膝裙,鶻尾,下縛吊腿,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踏在臥牛之上,臥牛下為山形座,通體以綠、褐、白三色釉為主,釉色鮮艷明亮。此俑與長安三年(703年)元氏墓出土的天王俑接近,應是同一時期的作品。這類俑一般置放在有身份的人物的墓室內(nèi),起鎮(zhèn)墓作用。它們的級別比武士俑要高,本領也大,更受人尊敬,故尊稱為天王俑。,天王俑,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唐三彩飲水馬,此馬是按照文物真品比例、采用傳統(tǒng)手工技藝制作、經(jīng)柴窯燒制而成的唐三彩藝術作品。通體施黃紅釉,釉線自然,恰似汗血。鞍毯施以綠釉,色彩明麗簡潔。馬頸修長,馬頭低垂,兩眼圓睜,目光警覺,肌體勁健,線條流暢。此馬原型為汗血寶馬,極為名貴。真品創(chuàng)作于盛唐時期,西安市唐墓出土,現(xiàn)已流失海外。,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白釉地三彩馬,釉色瑩潤似玉,造型大氣端莊,色澤斑駁淋漓,彩繪浸沁自然,神態(tài)生動傳神,表情栩栩如生。,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駱駝載樂舞俑唐,在唐右衛(wèi)大將軍墓中出土了一件駱駝載樂俑。這匹駱駝昂首佇立,通體棕黃色,從頭頂?shù)筋i部,由下頷到腹間以及兩前肢上部都有下垂長毛,柔麗漂亮。駝背上架有平臺并鋪有毛毯。平臺上左右各坐胡樂俑二人,而且是背對背而坐,正在吹打樂器,有一俑站在中央,翩翩起舞。這三個樂俑個個深目高鼻,絡腮胡須,身穿綠色翻領長衣,白色氈靴,只有前面一人穿黃色通肩大衣。這件高大的駝載樂舞俑精美絕倫,令人贊嘆是盛唐“絲綢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貼花三彩龍柄瓶,器物高大雄壯,這樣的造型在唐前期屢見不鮮,而論裝飾的華美,在那時的陶瓷中,三彩首屈一指。,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唐瓷造型渾圓飽滿,端莊而有氣魄。唐瓷的裝飾則豐富多彩絢麗多姿的三彩釉陶,揮灑自如、凝重豪放的花釉,變化奇巧的絞胎以及意趣橫生的釉下彩瓷器和豐富多彩的裝飾紋樣,使唐瓷取得了光輝的成就,為燦爛奪目的宋瓷奠定了基礎。,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三、五代陶瓷工藝五代十國期間,陶瓷生產(chǎn)仍以越窯青瓷為主。這時的越窯青瓷稱“秘色瓷”,意思是庶民不能使用,專供宮廷用瓷。釉色青翠瑩潤,器壁薄,器形規(guī)整,口沿細薄,轉(zhuǎn)折處棱角分明,給人輕巧之感。器物有杯、碗、盤、茶托、執(zhí)壺、罐等。五代青瓷的釉層透明度好,很講究紋飾上的加工,大量運用劃花、刻花、印花的手法在瓷器上裝飾荷花、牡丹、秋葵、龍鳳、鸚鵡、人物和風景題材,它承襲了唐代金銀器和銅鏡、織繡的特點,花紋精美,構圖嚴謹,表現(xiàn)了五代青瓷的高度水平。,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第三節(jié)染織工藝,一、隋代絲織工藝隋代絲織品生產(chǎn)遍及全國,官辦作坊成為高級織染品的主要生產(chǎn)部門。隋代的染織多出于染織署,管理制造御用染織品,生產(chǎn)中心為河北定州,四川蜀錦仍很發(fā)達。李商隱的隋官曾這樣形容道“春風舉國裁官錦,半作障泥半作帆。”“錦帆百幅風力滿,連天展盡金芙蓉?!币环矫娣从沉怂鍩鄣幕囊廊A生活,也說明隋代絲織品產(chǎn)量之大、制作之精。,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聯(lián)珠四騎獵獅紋錦(局部),在棕黃色底上,織白、綠、藍、黑等多色花紋。珠圈外的輔紋是以小聯(lián)珠圈為中心的十字對稱忍冬。珠圈內(nèi),中央為一棵瑞果累累的生命樹,上下各有一組對稱的獵獅騎士,騎士隆鼻深目,胯騎翼馬,回首射獅,馬身上有“山”字和“吉”字,馬鞍下無鐙。色彩高貴沉穩(wěn),圖案細膩準確,場景復雜,織造精密,雍容華美,氣派不凡,是現(xiàn)存唐代傳向日本的織錦中最為華美的一件。兩騎士的容顏、冠帽、甲胄、翼馬、馬具、生命樹、騎士與獅的動態(tài)等,又顯示出與波斯藝術的密切聯(lián)系,是中外藝術交流的結晶,也反映了唐代國力強盛,對外來文化兼收并蓄的開闊胸襟。,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由于唐代開放思想的影響,唐代絲綢圖案出現(xiàn)了許多來自中亞西亞甚至是歐洲的異域裝飾紋樣和人物形象。其中尤為值得關注的是聯(lián)珠紋。聯(lián)珠紋由一個個的小圓珠組成,圓珠或排成條帶狀,或圍成一個圓圈,用以包圍主題紋樣,形成聯(lián)珠圈。魏晉南北朝時期聯(lián)珠紋在織物上大量出現(xiàn),發(fā)展到隋唐五代成為一種重要的裝飾紋樣。唐前期,聯(lián)珠圈內(nèi)的主題圖案多是西方的,如薩珊王朝的飛馬、野豬頭圖樣。中后期,唐人對聯(lián)珠紋進行了許多改造。如增加聯(lián)珠圈數(shù)和替換聯(lián)珠圖案等,使得聯(lián)珠紋更富有中國韻味。,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二、唐代的織染工藝唐代織染工藝在全國各地都有生產(chǎn),除了官府的專設機構外,地主豪紳有莊園工廠,城市有民間專業(yè)作坊,農(nóng)村還有家庭副業(yè)等。(一)絲織1、絹絹是平織的,沒有花紋,用印染等方法進行裝飾。2、綾綾是單色的斜紋織物,可以隨時改變斜紋的組織以產(chǎn)生花紋,這種制造的方法呈“提花”。3、羅、紗羅、紗是糾織,是從漢代以來就流行的一種復雜織法,都是單色半透明的織物,以利用染色的方法進行紋樣裝飾。,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4、織成錦是唐代高級絲織品之一,是在漢代發(fā)展起來的一種通經(jīng)斷緯的織物。5、綺綺的織造方法,是素地起二至三枚斜紋提花。除本色外,有染成紅、黃、紫、綠等色。6、錦錦是多色的多重織法,質(zhì)地厚重。唐錦取得了緯錦的新創(chuàng)造,突破了單純經(jīng)線起花織法,而且還發(fā)展到經(jīng)緯線相互配合起花的技術,這樣的織法不僅可以織出更加復雜的花紋及寬幅的織物,而且色彩極為華麗,形成唐錦華麗優(yōu)美的時代風格。,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聯(lián)珠紋樣中布以鹿紋,鹿的形象夸張,洗簡,富有裝飾性,色彩由米黃作地色,深藍作鹿紋配以白色聯(lián)珠,再以淡綠點綴,顯得古樸而鮮明。此款系唐聯(lián)珠紋錦,主紋為鹿,周圍圓環(huán)排列有20顆圓珠。鹿體飾有三顆小圓珠與外圍圓珠呼應,另以三角形紋留有土黃底色,與圓成對比,整個鹿紋呈虛虛實實的視幻效果。姿態(tài)從容不迫,有唐朝大國風范。設色古樸單純,土黃、墨綠、草綠四色搭配非常和諧。“鹿”與“祿”相同諧音,象征高官厚祿,因此古人多把鹿作為吉祥圖案。,聯(lián)珠鹿紋錦制造年代唐材料絲規(guī)格長215厘米,寬20厘米,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1969年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77號墓出土。實物殘長16厘米,寬14厘米,經(jīng)密每厘米20根,緯線為紅、白、黑三色,緯密每厘米96根?;y為野豬頭,獠牙上翹,舌部外伸,臉上有“田”字紋貼花三朵,外繞聯(lián)珠紋一圈。色彩鮮艷,對比強烈。,聯(lián)珠豬頭紋錦(外形圖),聯(lián)珠豬頭紋錦(局部圖),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唐聯(lián)珠對鳥紋錦新疆吐魯番出土,唐寶相花錦,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卷草鳳紋錦局部,花鳥紋錦,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暈澗錦唐代織錦中最為華麗的一種。它用各種色彩相間排列,構成絢麗繽紛的效果。新疆阿斯塔納出土的“暈澗提花錦裙”,用黃、白、綠、粉紅、茶褐無色經(jīng)線織成,再于彩條地上用金黃色的細緯線織出蒂形小團花,這是考古第一次發(fā)現(xiàn)的“錦上添花”錦。遺存至今的唐代絲織品,有早期出土的“天藍地牡丹錦”、“沉香地瑞鹿團花綢”、“茶色地花樹對平綢”、“寶藍地小花瑞錦”、“銀紅地鳥含花錦”等。大量唐代精美的絲織物的出土,反映了唐代織造工藝的高度水平和精湛技藝。,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二)印染唐代印染工藝相當發(fā)達,主要有夾纈、蠟纈、絞纈和堿印等。1、夾纈夾纈是一種直接印花法,起源并鼎盛于唐代。它是利用兩塊雕鏤相同花紋的花板,將要染的素帛夾在中間,涂以防染劑,然后入染,成為色地白花效果,染成后花紋左右對稱?!盎鋵β埂薄ⅰ盎鋵B”夾纈屏風。2、蠟纈蠟纈即現(xiàn)代的蠟染。它是先將融化的蠟畫在織物上,浸染后,經(jīng)過熱煮脫蠟,就顯出了花紋。蠟液浸入纖維后,有防水作用,染液不能進入,形成白花的獨特裝飾效果?!跋蠹y蠟纈屏風”、“羊紋屏風”,紋樣十分精美。,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夾纈絹,“羊紋蠟纈屏風”和“象紋蠟纈屏風”,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3、絞纈絞纈又稱撮纈,出現(xiàn)在5世紀左右。方法是先將待染的織物根據(jù)需要的花紋,按一定的規(guī)格用線縫扎成十字形、方格形、條紋等形狀,然后染色,染好后曬干,把線結拆去。由于染液不能滲透,形成色地白花的效果。花紋邊緣產(chǎn)生暈染效果。另一種方法是將谷粒包扎在釘扎部分,然后入染,便產(chǎn)生更復雜的花紋變化?;y疏大的,叫鹿胎纈或瑪瑙纈;細密的,叫魚子纈或龍子纈。在新疆阿斯塔納出土了唐代的“絞纈裙”,由絳紫、茄紫等色組成菱形網(wǎng)狀圖案,精巧美觀。,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朵花絞纈羅局部,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4、凸版拓印在西漢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印花織物是用兩塊凸板套印的灰地銀白加金云紋紗,這種工藝發(fā)展到唐代用凸板拓印的敦煌出土的團窠對禽紋絹就是這種工藝的再現(xiàn)。(團窠是按照四方連續(xù)縱橫排列,其空隙處布置以四出的卷草紋樣)5、堿印堿印是用堿為拔染劑在絲羅織品上印花,它是利用堿對織物的化學作用,經(jīng)染后而產(chǎn)生不同色彩的花紋。還有用鏤空紙板印成的大簇折枝兩色印花羅,是更精美的一種,這種印染品宋代叫“藥斑布”。,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蠟纈“煙色地狩獵紋印花絹”,煙色地,顯白色或微黃色的騎馬射獵紋樣。騎者右手持弓。左手搭劍、拉弦,回首作欲射狀。馬四踢平伸,作奔馳狀。馬的前肩有一火印,是當時官馬的標記。獵物是獅子,獅子后肢單立,前肢雙舉,張牙舞爪作撲狀。兔、鳥、花草等散見于狩獵紋間,畫面顯得生動活潑。圖案印模效果感強,接版痕跡明顯。,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三)刺繡刺繡在唐代有了飛躍的發(fā)展。唐玄宗時,為楊貴妃一人進行服飾刺繡的繡工就達700余人。唐代刺繡大發(fā)展的標志有二一為圖案題材的拓寬,唐代的刺繡除了作為服飾用品,還用于繡作佛經(jīng)或佛像;二為刺繡技法的豐富,有直針、纏針、齊針、套針、平針等。在色彩的使用上,在佛像臉部,能表現(xiàn)顏色暈染的效果。,綾地花鳥紋繡袋(展開圖),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綾地花鳥紋繡袋(局部圖),原件為長方形繡袋,對折,兩端及一邊縫合而成,現(xiàn)已打開拆成一長方形繡片。繡地兩層,白色花卉紋綾背襯白色絹,在繡片一側(cè)可見絹的幅邊,寬約06CM。繡片以纏枝花卉為主體紋樣,用墨綠、藍、黃、棕、米、橙等各色絲線以平針繡成,并釘繡捻銀線以緣邊,花間點綴有以盤金繡繡成的飛鳥圖案,每兩根金線用棕色絲線同時釘繡。,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第四節(jié)金屬工藝,一、金銀器金銀是貴重金屬,在自然界儲量很少,而且具有耐酸、耐堿、防腐蝕、有亮麗的天然色澤、展伸性大等特點,是制作工藝品的良好材料。故為歷代統(tǒng)治階級所壟斷。唐代,由于統(tǒng)治階級崇金風尚很濃,各種日用器皿多用金銀制成。有碗、盤、碟、杯、壺、盒、罐、燈、首飾、寶塔等。器形大量吸收瓷器的造型而加以發(fā)展,如蓮花形碗和花式盤、碟之類,造型端莊大方而又精巧生動。壺則有方圓兩種造型,壺蓋出現(xiàn)了子母扣,接觸嚴密。成型以鈑金和澆鑄為主,工藝加工先進,普遍使用了切削、拋光、焊接、鉚、鍍等工藝,技巧嫻熟,是我國機械史上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金銀器上滿飾精巧琉流利的花紋,勞動人民把傳統(tǒng)的龍、鳳、虎、龜、人物和新出現(xiàn)的寶相花、折枝花、纏枝花、鸞鳥、鸚鵡等紋樣巧妙的穿插組合,用忍冬紋作邊飾圖案,形成清新活潑、鳥語花香的唐代新風格。紋樣的加工多采用鏨花技法,主紋突出,形成浮雕效果,周圍空地滿飾珍珠紋。另一種方法是掐絲鑲嵌寶石,金碧輝煌,燦爛奪目。代表作是“蓮花形鏨花金碗”。唐代銀器的制作多將主紋鎏金,紋飾不多,質(zhì)地光素,別具簡潔雅致之軀。代表作“舞馬銜杯鎏金銀壺”、“銀鏨花香薰球”、“龜負論語玉燭”等。,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雙狐紋金花銀雙桃形盤(唐),這件器物從造型到紋飾深受波斯薩珊藝術風格的影響。銀盤為雙桃相連形,在兩桃盤底各捶揲出一只行走的狐貍,其中一只狐貍回首俯視,另一只狐貍回首仰視,兩只狐貍均呈現(xiàn)出機警的神態(tài)。狐貍的頸部及腹股出鏨刻細紋,通體鎏金。銀盤造型優(yōu)美,做工精細。,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樂伎紋金花銀八棱把杯(唐),八棱形,器身帶主紋皆澆鑄而成,地紋與主紋細部采用鏨刻手法,杯身以聯(lián)珠紋為界,每面有樂伎、胡奴各一人,樂伎分別執(zhí)拍板、小鐃、洞簫、曲頸琵琶,另有抱壺、執(zhí)杯及兩名空手作舞者,人物均為深目高鼻,頭戴尖帽或瓦愣帽的胡人。人物背景襯以忍冬卷草、山石、飛鳥、蝴蝶、魚子紋地,環(huán)形柄指墊上飾兩個長髯的胡人頭,杯底鏨石榴狀的忍冬花結八朵。杯身銀地金花,裝飾精細豐富,效果華貴之極。唐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盛況在此有充分的表現(xiàn),環(huán)形柄,胡人頭,聯(lián)珠紋源于西方,而胡伎、胡奴又反映了西域樂舞的流行。,隋唐五代時期的工藝美術,江西科技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史,唐鴛鴦蓮瓣紋金碗,敞口,鼓腹,喇叭形圈足。錘擊成型,紋飾平鏨,通身魚子紋地。外腹部鏨出兩層仰蓮瓣,每層十瓣。上層蓮瓣內(nèi)分別鏨出狐、兔、獐、鹿、鸚鵡、鴛鴦等珍禽異獸及花草。走獸或走或奔,富有動態(tài);禽鳥或飛翔或棲息,動靜結合。下層蓮瓣內(nèi)均鏨刻忍冬花草。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6
頁數(shù): 89
大?。?13.35(MB)
子文件數(shù):
簡介:主講教師康小花,中國工藝美術史,第六章宋代工藝美術,主講教師康小花,第六章宋代工藝美術,要點天下名窯;染織工藝;服裝工藝;,第一節(jié)概述,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陳寅恪,第一節(jié)概述,宋朝(960年1279年)采取重文輕武的施政方針,一方面雖在軍事上積貧積弱不敵北方鄰國,另一方面,相對而言,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經(jīng)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之一。農(nóng)業(yè)、印刷業(yè)、造紙業(yè)、絲織業(yè)、制瓷業(yè)均有重大發(fā)展。宋代大興水利,大面積開荒,又注重農(nóng)具改進,各種新的農(nóng)具在宋朝出現(xiàn),農(nóng)業(yè)發(fā)展迅速。航海業(yè)、造船業(yè)成績突出,海外貿(mào)易發(fā)達。儒學復興,政治較穩(wěn)定,兵變、民亂次數(shù)與規(guī)模在中國歷史上相對較少較小。,第一節(jié)概述,科學技術也有長足的進步。兩宋的科技成就,不僅成為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個高峰,而且在當時的世界范圍內(nèi)也居于領先地位。對整個人類文明發(fā)展產(chǎn)生重大而深遠影響的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其中的三項活字印刷、火藥、指南針就是在兩宋時期完成或開始應用的。而沈括的夢溪筆談被認為是“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其他比如數(shù)學、天文、物理、化學等方面兩宋時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第一節(jié)概述,經(jīng)濟的繁榮,社會的穩(wěn)定,科技的高度發(fā)達,都給工藝美術的發(fā)展提供了難得的時機與條件,宋朝的工藝美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第一節(jié)概述,宋朝的絲、麻、毛、棉紡織業(yè)都非常發(fā)達,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中心。宋朝官窯、民窯遍布全國,所產(chǎn)宋瓷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海外。宋朝時期,主要的造紙材料包括絲、竹、藤、麻、麥稈等。紙張的大量生產(chǎn)與活字印刷術為印刷業(yè)的繁榮提供了基礎。宋朝造船技術水平是當時世界之冠。,第一節(jié)概述,宋朝流行理學,認為人們應當“去人欲,存天理”,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當時的審美和意識形態(tài),許多藝術形式追求空靈、含蓄、自然、平淡。工藝美術受到了文人情懷的極大影響,文人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參與了工藝美術的設計與生產(chǎn),有宋一朝的工藝美術因此具有文人審美趣味的主流傾向。,第一節(jié)概述,宋瓷一掃唐之鮮艷雍容,追求細膩浸潤、色調(diào)單純的趣味。宋代山水畫表現(xiàn)的是人與自然無間的親密交融和牧歌化的心情和思緒。宋代的服飾風格趨以修長、纖細,樸素無華;在形態(tài)上不像唐代的華貴、夸張和開放;色彩質(zhì)樸而潔凈。,第一節(jié)概述,經(jīng)濟的發(fā)展,文人的參與,程朱理學的流行等因素的影響,使得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比較完美的范式和境界出現(xiàn)在宋代,并集中地表現(xiàn)在陶瓷上。發(fā)達的手工業(yè)和尚文重理的文化氛圍,為保持造物與主體審美理想的和諧統(tǒng)一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從而形成一代沉靜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學風范。宋代工藝美術充分地物化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識,它體現(xiàn)和揭示的創(chuàng)造原則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宋代是我國瓷器工藝的高峰時期,名窯遍布,品類繁多,各領風騷,南北各地都涌現(xiàn)出許多生產(chǎn)優(yōu)質(zhì)瓷器的名窯,有“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稱,事實上遠不止這五大名窯。宋瓷在中國陶瓷工藝史上,以單色釉的高度發(fā)展著稱。,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1、定窯定窯在河北定州,即今天的曲陽縣。定窯創(chuàng)燒于唐朝后期,以燒白瓷為主。宋代定窯成為五大名窯之一,制瓷技術有許多創(chuàng)造和進步,是當時最有名的白瓷,生產(chǎn)規(guī)模宏大,品種繁多,多為碗、盤、瓶、碟、盒和枕。定窯發(fā)展的鼎盛時期是北宋中后期,由于瓷質(zhì)精良、色澤淡雅,紋飾秀美,被宋朝政府選為宮廷用瓷。元朝劉祁的歸潛志說,“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梢姡ǜG器在當時不僅深受人們喜愛,而且產(chǎn)量較大。,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定窯白釉盞托,定窯白釉刻花直頸瓶,定窯印花纏枝牡丹蓮花盤,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定窯也燒制醬、紅、黑、紫、綠等其他名貴品種,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層高溫色釉,是傳世稀少的珍品。宋代詩人蘇東坡在定州時,曾用“定州花瓷琢紅玉”的詩句,來贊美定窯瓷器的絢麗多彩。定窯產(chǎn)品常常裝飾著劃花、刻花或者印花,紋飾題材有蓮瓣、龍鳳、牡丹、蓮池游鴨、嬰戲、鴛鴦等。,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覆燒”是定窯發(fā)明的一種燒制碗類器物的先進的裝燒技術,即把過去一個匣缽里裝一件碗坯,變成多件器物扣疊在一起,形成一個筒形的組合式匣缽,這樣就大大增加了裝燒量,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位空間,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也可節(jié)省燃料,降低成本,又可防止器具變形。因這種燒制方法的諸多優(yōu)點,對南北瓷窯都產(chǎn)生過很大影響。但是,覆燒的瓷器口沿不能上釉,于是工匠們又在這些芒口的碗、盤口上鑲包了金、銀或銅口,成為一種特殊裝飾。,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2、汝窯。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在河南汝州,即今天的寶豐縣,制品為青瓷,傳世器物有盤、碟、洗、瓶、樽、碗、盞托、水仙盆等。汝窯曾燒造供宮廷使用之器大約20年,御用瓷作品很少,汝州一帶民間也有“縱有家產(chǎn)萬貫,不如汝瓷一件”的說法。,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汝窯天青釉三足樽承盤,汝窯天青釉碗,汝窯天青釉弦紋樽,汝窯天青釉三足樽承盤,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從傳世品看,胎體較薄,胎質(zhì)細膩。器物成型和修坯工藝一絲不茍,燒制也十分考究,采用滿釉支燒的方法,器物底部的支燒痕跡小得如同芝麻粒,底部施滿釉。“瑪瑙為釉古相傳”,汝窯以名貴的瑪瑙為釉,產(chǎn)生特殊色澤,其色有天青、天藍、茶色、蔥綠等。尤以天青為貴,釉色溫潤柔和,有“雨過天晴云破處”之稱譽。,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釉面開細碎的冰裂紋,形狀如同蟬翼紋。汝窯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氣泡,古人稱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時隱時現(xiàn),似晨星閃爍。釉面滋潤柔和,純凈如玉。因而汝瓷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的典型特色。北宋末年,汝窯被毀,技藝失傳。,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3、官窯官窯之謂,在中國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內(nèi)涵。就廣義而言,是有別民窯而專為官辦的瓷窯,其產(chǎn)品為宮廷所壟斷。在宋代瓷器中,官窯專指北宋和南宋時在京城汴京(汴梁,今開封)和臨安(今杭州)由宮廷設窯燒造的青瓷,又有“舊官”和“新官”之分。,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格古要論說“官窯器,宋修內(nèi)司燒者,土脈細潤,色青帶粉紅,濃淡不一,有蟹爪紋,紫口,鐵足,好者與汝窯相類。”北宋官窯的產(chǎn)品釉色以月白為上,粉青次之,天青,翠青又次之。釉內(nèi)有冰裂、蟹爪等細小裂紋,還有帶鱔血狀的油斑。南宋官窯瓷器釉面上分布著長短、深淺不一的裂紋。出土的器物主要有青瓷盤、碗、碟、洗、爐及仿商周秦漢古銅及玉器的造型。官窯瓷器胎土呈黑灰或黑褐色,胎體較薄,施釉較厚。釉色是官窯瓷器技術和藝術上的最高追求,它創(chuàng)造出青釉的粉青、月白、米黃等釉色,這些釉色色澤幽雅,透明感降低,釉層厚而勻凈。由于胎體中含鐵量較高,大部分器物的口、足沿等釉層較薄的部位泛出鐵紅色,古代文獻稱為“紫口鐵足”。,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官窯青釉弦紋瓶,官窯青釉方花盆,官窯青釉盞托,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4、哥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是宋代著名的民窯。哥窯瓷器的胎色有深灰、淺灰、黑灰和土黃等多種色澤,釉色更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等不同,而以油灰為主。哥窯瓷器釉面布滿龜裂的紋片,就是“開片”。開片本為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現(xiàn)象。瓷胎比瓷釉的膨脹系數(shù)大,瓷器燒成冷卻的時候,收縮幅度大的胎體就會把玻璃質(zhì)的釉層拉碎,釉面出現(xiàn)開片。,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哥窯八方碗,哥窯葵花洗,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開片原本是一種釉面缺陷。但人們掌握了開裂的規(guī)律,巧妙地利用這種缺陷,制出開片釉(即裂紋釉),變成瓷器的一種特殊裝飾,且效果精美絕倫,渾然天成,讓自然延伸、交錯的開片裂紋與溫潤的釉面和諧搭配,給單色的器物平添了天然的美感,開片是極典型的化腐朽為神奇的殘缺之美。哥窯就是以其自然的開裂現(xiàn)象而博得人們的喜愛。,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宋代的汝、官、哥窯都有這種產(chǎn)品,以哥窯產(chǎn)品最為著名。按開片裂紋稀密、形狀與顏色,有不同的分類,比如鱔血紋、金絲鐵線、淺黃魚子紋、百圾碎、蟹爪紋、牛毛紋等。紋片細碎的叫“百圾碎”;較粗疏的黑色龜裂和細密的黃色裂紋交錯著,呈現(xiàn)深淺顏色層次的碎紋,叫做“金絲鐵線”。哥窯燒制的青瓷有各式碗、盤、瓶、爐等,造型幽雅有古韻,典型器物有琮式瓶、貫耳瓶、鬲式爐、蓮瓣碗等。有的器物有刻劃、堆塑等裝飾。,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5、鈞窯鈞窯建于北宋初年,窯址在今河南省禹縣。鈞窯瓷器獨特之處在于它是一種乳濁釉,釉內(nèi)還含有少量的銅,釉色帶紅,有如藍天中的晚霞。青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雖然色澤深淺不一,但多近于藍色,是青瓷工藝的創(chuàng)造和突破。鈞窯器皿的釉色比較豐富,有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蔥翠青,天藍,米色,月白,窯變等等。,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宋代鈞窯創(chuàng)用了以銅為呈色劑的釉料,在還原氣氛下燒制成功銅紅釉,由于它掌握了窯變的規(guī)律,所燒成的瓷器釉色變化萬千,其色調(diào)之美,語言難以表達,歷代都被看作珍品,為我國陶瓷工藝,陶瓷美學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其中的海棠紅、玫瑰紫,燦如晚霞,被認為是鈞窯最為的名貴紅、紫色,被稱為“鈞紅”、“鈞紫”。,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6、景德鎮(zhèn)窯CHINA,CHINA,“昌南”,景德鎮(zhèn)的歷史名稱。景德鎮(zhèn)自五代時期開始生產(chǎn)瓷器,北宋時期,創(chuàng)燒“影青瓷”。影青瓷又名青白瓷、隱青、罩青,釉色釉色近白,在積釉處顯出湖綠色的青色,青色在若有若無之間,青中帶白,白中閃青,明澈淡雅,歷史上有“假玉器”之稱。,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宋代景德鎮(zhèn)的影青瓷以湖田窯燒制的為最著名,胎質(zhì)潔白細膩,器壁極薄,呈半透明狀態(tài),釉色青白,光澤度強,透明度高。宋代景德鎮(zhèn)的青白瓷由半透明的釉,發(fā)展到半透明的胎,這在我國瓷器發(fā)展史上是一個飛躍。北宋前期的青白瓷并無花紋,以器型的規(guī)整和玉一般的釉質(zhì)取勝。中期以后,它的裝飾以刻花為主,兼有印花、淺浮雕、鏤空、堆塑,色調(diào)雅致大方的青白瓷釉里藏花,若明若暗,韻味無窮。,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7、吉州窯吉州窯也稱永和窯,在江西吉安永和鎮(zhèn),隋至宋稱吉安為吉州,故名。吉州窯宋代南方最大的民窯,與北方的磁州窯風格接近同,為南北兩大民窯體系。吉州窯瓷器種類繁多,紋樣裝飾豐富多彩。按胎釉可分為青釉、黑釉、乳白釉、白釉彩繪和綠釉等類。,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吉州窯瓷器,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吉州窯瓷器,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在裝飾技法上采用灑釉、剪紙貼花、剔花、印花、彩繪、木葉貼花、劃花和堆塑等。其中剪紙貼花和木葉貼花裝飾僅見于吉州窯,是風格獨具的裝飾。剪紙貼花多運用在碗盞內(nèi)壁,采用同一樣式的剪紙,三點或四點均齊排列,口沿襯以二方連續(xù)的帶狀花邊。木葉紋多裝飾在黑釉碗(盞)內(nèi),有單片的木葉,有半葉掛于盞邊的,也有雙葉或三葉散點的。,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吉州窯黑釉彩繪瓷多為月光底下的梅樹、竹枝、飛蝶或風雪中的蘆花,有含蓄的風味和濃厚的國畫意境,開創(chuàng)了釉上彩繪的先河。也有文字裝飾,多為吉祥語,比如“?!薄ⅰ疤健?,或剪紙“金玉滿堂”、“長命富貴”和“福壽康寧”等,表達了民間習俗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8、磁州窯磁州窯以今河北省邯鄲市觀臺鎮(zhèn)一帶瓷窯為代表,當時屬磁州,故名。這一窯系歷史悠久,規(guī)模冠于北方的民窯體系?!鞍椎睾诨ā笔谴胖莞G的典型產(chǎn)品,以黑白色造成的強烈對比來裝飾器物,也是磁州窯系裝飾工藝最醒目的特點,形成了粗獷豪放、簡潔明快的獨特風格。其器物造型追求生活實用、大方樸素、堅固耐用,富于濃烈的鄉(xiāng)土氣息。,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磁州窯,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9、建窯建窯在福建建陽水吉鎮(zhèn),主要產(chǎn)品是黑釉茶具,這與宋代的“斗茶”之風有關。黑釉中含有較多的鐵化合物,它們在燒制的高溫中熔解并產(chǎn)生氣泡,氣泡在高溫中又形成不同的形狀,有的如斑點銀星,稱為“油滴”,有的如絲絲細毛,稱為“兔毫”,有的如鳥雀羽毛,稱為“鷓鴣斑”。兔毫是建窯名器。據(jù)史書記載,宋人斗茶品茶專尚兔毫盞。宋徽宗說“盞色以青黑為貴,兔毫為上?!备鞣N窯變色斑猶如云霧、細雨、蘆花、玳瑁的甲殼、虎皮的紋斑或青、藍、綠、紫的火焰。,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10、耀州窯耀州窯是宋代名窯之一,在唐代就是中國陶瓷燒制的著名產(chǎn)地,宋代更進一步達到鼎盛,其產(chǎn)品則成為北方青瓷的代表。耀州窯以銅川黃堡鎮(zhèn)為中心窯場,沿漆河兩岸密集布陳,史稱“十里陶坊”。20世紀70年代,耀州窯的傳統(tǒng)技藝得到恢復。耀州窯宋代晚期以青瓷為主,胎薄質(zhì)堅,釉面光潔勻靜,色澤青幽,呈半透明狀,十分淡雅。裝飾有刻花、印花,結構嚴謹豐滿,線條自由流暢。紋飾多滿布器內(nèi)外,種類繁多,有牡丹、菊花、蓮花、魚、鴨、龍鳳等,風格粗放健美,生動自然。,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總的來說,宋瓷具有以下特點1、突破了唐朝“南青北白”的局面,呈現(xiàn)出天下名窯遍布的盛況。2、品類繁多,器型多樣。最受歡迎并極具特色的有“梅瓶”、“玉壺春”等。,第二節(jié)天下名窯,3、釉色優(yōu)美,典雅含蓄,高貴樸實,有類玉的效果,以單色瓷為主流,體現(xiàn)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簡潔素雅之美,有明顯的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4、裝飾方法有印花、畫花、刻花、剔花、貼花、鏤花等,圖案以花鳥蟲魚等為主,造型,色彩,紋樣追求完整、意境、氣韻。,第三節(jié)染織服裝,第三節(jié)染織服裝,1、宋錦宋錦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宋代由官府錦院主持生產(chǎn)的織錦;二是指自隋唐開始生產(chǎn),宋代大盛,明、清時期由蘇州織造府繼續(xù)主持生產(chǎn)的宋式錦,是用彩緯顯色起花的絲織物。兩個概念聯(lián)系頗多又不盡相同。后者跨越了時間緯度,強調(diào)織錦的組織、形式;前者強調(diào)宋代錦院生產(chǎn)的織錦,當然主要是宋式錦,由于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故名,也故衍生了第二種產(chǎn)品和第二層含義。,第三節(jié)染織服裝,宋錦具有獨特的風格,在紋樣組織上,精密、細致、繁復,圖案花紋對稱嚴謹而有變化,豐富而又流暢生動,常見的有龜背紋、繡球紋、劍環(huán)紋、古錢套、席地紋、八達暈等四方連續(xù)的圖案作為骨骼,再加填翠池獅子、宜男百花、花鳥、林禽、聚八仙等紋樣,百吉等字形圖案也很常見。配色典雅和諧,艷而不火,繁而不亂,富有明麗古雅的韻味。質(zhì)地堅柔,平服挺括。,第三節(jié)染織服裝,宋代“偃武修文”的基本國策,程朱理學的思想統(tǒng)治,使人們的美學觀念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樸素、保守、典雅和理性成為宋朝服飾的主要特征。宋代三百余年的女子服飾,除了因襲唐代的款式外,也產(chǎn)生了具有宋代的時代特征的衣服背子、文公兜等,表現(xiàn)和塑造了宋代端莊、婉約、素淡、保守的女子。,第三節(jié)染織服裝,背子,是宋代最具時代特色的服飾,男女都可穿。女用背子多以直領為主,其具體形態(tài)也不盡相同。從大量史料來看,背子是宋代婦女通常的服飾。宋代的背子是對襟,窄袖,長袖,長衣身,領、袖口、衣襟下擺都鑲有緣飾。腋不縫合,即衣服的前后片在腋下不縫合的服裝樣式,在腋下綴有帶子作裝飾。,第三節(jié)染織服裝,第三節(jié)染織服裝,冠飾文公兜,第四節(jié)宋代家具,第四節(jié)宋代家具,第四節(jié)宋代家具,唐宋以來,尤其是宋代以來,進入高型家具時代,改變中華民族自商周以來的跪地、席地而坐的習慣,進入垂足而坐時期。宋代是中國高坐家具發(fā)展的關鍵階段,缺少此時的積累,后來明式家具的繁榮便無從談起。宋代高型家具廣泛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幾、長案、柜、衣架、巾架、屏風、盆架、鏡臺等,種類繁多,品種齊全,現(xiàn)在我們使用的家具類型幾乎全部出現(xiàn)。,第五節(jié)宋代建筑,營造法式,第五節(jié)宋代建筑,第五節(jié)宋代建筑,第六章宋代工藝美術,1、宋錦。2、介紹宋代家具發(fā)展趨勢。3、選擇五個著名瓷窯,對其代表性瓷器進行介紹。4、背子。,謝謝大家,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6
頁數(shù): 64
大小: 6.2(MB)
子文件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