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受構造沉降、泥沙淤積和人類活動三大因素綜合作用的影響,南洞庭盆地呈現非均勻沉降特點,造成了南洞庭盆地區(qū)防洪和生態(tài)形勢嚴峻。論文以研究區(qū)地質資料、遙感影像、地形圖資料、歷史文物資料等數據資料為基礎,利用GIS的數據處理和空間分析方法,對研究區(qū)的非均勻沉降問題進行了分析。首先,根據流域確定了研究區(qū)的范圍,分析了南洞庭湖變遷的歷史過程;基于DEM劃分了南洞庭盆地的基本地貌類型;然后對1:5萬大比例尺地形圖進行矢量化處理,應用ArcGIS軟件生
2、成DEM并進行相應的空間分析,得到了代表性區(qū)域湘陰縣幅和沅江縣幅的年垂直沉降速率圖,定量詳解了兩個區(qū)域的沉降變化;最后,通過對地貌類型圖、年垂直沉降速率圖、斷裂構造圖進行空間疊加,分析了南洞庭盆地區(qū)的非均勻沉降的時空變化規(guī)律。論文得到的主要結論如下:
(1)構造沉降對南洞庭盆地的演變起著控制作用,南洞庭盆地的變遷主要取決于盆地的沉降速率。
(2)南洞庭盆地的基本地貌類型可以劃分為四類:低海拔平原、低海拔臺地、
3、低海拔丘陵、低海拔小起伏山地。臺地、丘陵和小起伏山地主要分布在南洞庭盆地的四周,尤其是西南和東南方向,平原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內部,同時地貌類型的分布與地質圖上構造單元的分布是相吻合的,說明南洞庭盆地是一個四周隆起的斷陷盆地,構造單元貫穿了整個南洞庭盆地,支配著盆地地貌的演化和發(fā)展。
(3)研究區(qū)內斷裂帶多控制著地形的分類和走向,斷裂帶兩邊地形一般是一邊為沉降區(qū),一邊為抬升區(qū);抬升區(qū)多分布在丘陵及平原地貌和水域的邊上,平原部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7501.基于dem的洞庭湖盆地非均勻沉降研究
- 螺栓滑移對基礎非均勻沉降輸電塔的影響研究.pdf
- 10919.洞庭盆地西部地表垂直形變研究
- 非均勻地基沉降對等距柱網框架的內力影響分析.pdf
- 螺栓滑移對承受非均勻沉降輸電塔影響的數值模擬.pdf
- 減輕地基不均勻沉降的措施研究
- 均勻與非均勻ZRP的凝聚現象.pdf
- 非均勻STAR技術研究.pdf
- 路橋過渡段不均勻沉降
- 四川盆地飽和粘土固結沉降研究.pdf
- 非均勻模糊圖像復原方法研究.pdf
- 非均勻陣智能天線測向研究.pdf
- 非均勻性矯正
- 非均勻沙起動規(guī)律研究
- 非均勻Haar小波.pdf
- 松軟土地基不均勻沉降數值模擬研究.pdf
- 路橋過渡段不均勻沉降處治措施研究.pdf
- 路橋過渡段不均勻沉降處置措施研究
- 高層建筑基礎不均勻沉降處理研究
- 淺析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原因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