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1頁共13頁福建省2018屆初三年上學(xué)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試卷共23題,滿分150分,時間120分鐘)一、積累與運用(20分)1.古詩文默寫。(12分)(1),系向牛頭充炭直。(《賣炭翁》)(2)有約不來過夜半,。(《約客》)(3)。。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如夢令》)(4)不知天上宮闕,。我欲乘風(fēng)歸去,。(《水調(diào)歌頭》)(5)無可奈何花落去,。。(《浣溪沙》)(6)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中表達了軍民抗敵收復(fù)失地決
2、心不可阻擋的詩句是,。(7)白居易在《賣炭翁》中有“,”的詩句,表現(xiàn)了賣炭翁的矛盾心理。2.下列文學(xué)常識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馬說》、《捕蛇者說》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B.婉約派是宋詞一大流派,該派詞作情思細膩、語言華美,代表詞人有晏殊、李清照等。C.駁論常用的反駁方式是駁論點、駁論據(jù)、駁論證。駁論據(jù)和駁論證最終是為了駁論點?!吨袊耸У糇孕帕α藛帷肪褪且黄挥袘?zhàn)斗力的駁論文。D.韓非子,法家學(xué)派的集大成者,繼承和發(fā)展
3、了荀子的法術(shù)思想,主張清靜無為。3.語言綜合運用。(6分)遠遠瞥見那片紅樹林。它們吸日月之精華,經(jīng)風(fēng)雨之洗禮,貧瘠的海灘濕地卻是豪華的溫床。它們枝干秀q,古木蒼莖,嶙峋如蛟,一連連、一排排,結(jié)成摧不垮的團隊。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紅樹已甲(A磨練B鍛煉)出鋼鐵般的意志。它用慈母般的胸懷,乙(A接受B接納)了倦飛的候鳥;用它凋謝的落葉,撒播于水中孕育著各種浮游的生物。最動人的是紅樹林映著落日。,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結(jié)。(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或為加
4、點字注音。(2分)瞥見()秀q()(2)從文中甲乙處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填入橫線,只填序號。(2分)甲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3)將①—④句填在文中橫線上,順序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分)①美得讓人怦然心動②卻又被那逐漸淡去的酡紅所懾?、弁盹L(fēng)帶著清澈的涼意,隨著暮色浸染,那是一種十分艷麗的磅礴之美④那酡紅如醉,襯托著天邊加深的暮色A.③④①②B.④③①②C.④①③②D.③①②④二、閱讀(二、閱讀(707
5、0分)分)(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45題。(5分)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第3頁共13頁街上店家的“同仁堂”“稻香村”,再到皇宮大院的“太和殿”“頤和園”,就會感到匾額并不陌生。②匾額興起于先秦,歷經(jīng)兩千余年沉淀與打磨,成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個自成體系的分支。匾額是我國傳統(tǒng)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相當(dāng)于建筑的眼睛。簡單來說,懸掛于門屏上,反映建筑
6、物名稱和性質(zhì),表達人們義理、情感之類的文學(xué)藝術(shù)形式即為匾額。③匾額在古代可謂“門楣上家國、梁柱間文脈”。北京市社科院首都文化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沈望舒告訴記者,匾額在歷史上還承擔(dān)著一種特別重要的作用——民間旌表制度。與西方慣用的獎?wù)隆⒆C書不同,匾額不是個人的,不具有私密性,它是鑲在村頭、釘在牌坊上,可以讓一個族群、一個地方都感受到的榮耀。④《漢書》中就有記載,民間有一些樂善好施、急公好義的人士,政府會給他們發(fā)匾,作為精神獎勵,這是一種古代
7、的激勵機制,維系著一種社會表彰制度。勛章、證書具有私密性,也可能很快被人們遺忘,后代子孫無法從中獲得鼓勵、激勵,但匾額卻發(fā)揮了這種作用。中國鄉(xiāng)間有許多表彰牌坊,記錄著當(dāng)?shù)厝嗽旄`l(xiāng)里、建功立業(yè)的事跡,這些都成為一個地方的光榮。所以匾額在很多時候不是一個簡單的字號,它其實是要把圍繞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很多擔(dān)當(dāng)?shù)囊x傳之子孫。⑤古代有許多匾額是由書法家題寫的,這樣的匾額不僅有文化意義,還有藝術(shù)價值。匾文大多凝聚中華人文要義,濃縮圣賢學(xué)
8、養(yǎng)精髓,承載書寫者的信仰、名節(jié)、擔(dān)當(dāng),體現(xiàn)出濃濃的家國情懷,可謂“字字源典、詞詞據(jù)史,是中國故事與哲理知識的寶庫”。⑥古代還有一類官匾,是官員為表白為官初衷和抱負,喜用懸金匾形式昭示民眾,并以此為鑒自勉。官匾多懸于公堂之上,內(nèi)容則以表白為官清廉勤政者居多。如“明鏡高懸”、“公正廉明”、“明察秋毫”等。宋太祖統(tǒng)一天下后,在自己的殿房上懸“公正明”手書匾額,自警治國要公正。⑦也有相當(dāng)多的匾額是屋、齋等居處用以寄寓明志、綴飾美化的。如魯迅先生
9、幼年讀書的書塾掛“三味書屋”木質(zhì)橫匾。用語切當(dāng),意味深長。如林則徐書齋懸有“制怒”匾額,自警待人處事要冷靜慎重。鄭板橋的“難得糊涂”和“吃虧是福”兩塊匾額,更是寓意深刻。⑧我國風(fēng)景名勝、園林古跡的匾額,使山岳生色,河川增輝?!都t樓夢》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賈寶玉機敏勸諸賓”,就描繪了題匾趣事。賈政說:“偌大景致,若干亭榭,無字標題,也覺寥落無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此話道出了匾額具有美化景點的不可忽視的作用。⑨然而現(xiàn)代社
10、會,莫說寸土寸金的都市,連很多山野中的鄉(xiāng)土建筑在“新農(nóng)村建設(shè)”中也都改成了樓房。現(xiàn)在除了旅游景區(qū)、仿古建筑等一些特殊場所、建筑對匾額有需求外,普通人家?guī)缀醪辉賾覓熵翌~。在這種“水泥森林”中,很難恢復(fù)當(dāng)年“無處不匾、無室不匾”的盛景。或許家家門口堂前懸掛匾額只能成為一種回憶,但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匾額文化的傳承不容置疑。10.為什么說匾額是“門楣上家國,梁柱間文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通讀全文,概括出匾額有哪些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A.懸掛于門屏上,反映建筑物名稱和性質(zhì),表達人們義理、情感之類的文學(xué)藝術(shù)形式就是匾額。B.文章第一段提到了“天道酬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初二語文第二次月考試卷
- 中學(xué)20152016學(xué)年第二次月考試卷
- 組裝與維修第二次月考試卷
- 高一上學(xué)期語文第二次月考試卷版含答案
- 高二下語文第二次月考試卷人教版
- 2019屆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試卷附答案
- 初一英語第二次月考試卷.doc
- 語文上冊二年級第二次月考試卷
- 高二數(shù)學(xué)第一學(xué)期第二次月考試卷
- 九年級物理第二次月考試卷
- 2019屆高三英語第二次月考試卷有答案
- 新人教版八上生物第二次月考試卷
- 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二次月考試卷
- 高二通用技術(shù)第二次月考試卷附答案
- 福建省2016屆高三上學(xué)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卷
- 2019屆高三上學(xué)期語文第二次月考試卷與答案
-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二次月考試卷及答案】
- 第二次月考
- 2018至2019高三地理上學(xué)期第二次月考試卷含答案
- 1602第二次月考物理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