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佛珠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誦記數(shù)的隨身法具,在僧俗間的廣泛使用。本稱“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通??煞譃槌种椤⑴逯?、掛珠三種類型。每串佛珠數(shù)目表征不同的含義。佛珠的質(zhì)料不勝枚舉,以“七寶”所制成的佛珠最為殊勝尊貴。菩提子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類佛珠。佛珠是弘法最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時,不要過分地計較它的構(gòu)造、顆數(shù)和質(zhì)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靜慮離妄念,持珠當心上”,也就可以早證菩提、成就涅槃了。目錄簡介起源種類

2、數(shù)目綜述一百零八顆一千零八十顆五十四顆四十二顆三十六顆二十七顆二十一顆十八顆十四顆質(zhì)料綜述菩提類寶玉石類果實(核)類竹木類其它種類持用方法拿念珠的方法佛珠初次使用繩子斷了,應怎樣處理呢使用禁忌制作工序結(jié)束語注釋簡介起源種類數(shù)目而梵語ma^la^是“鬘”的意思。佛珠的起源,通常來講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纓珞鬘條纏身的風尚,沿襲至后世,遂逐漸演變成為佛珠。在佛教經(jīng)典中,關(guān)于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槵子經(jīng)》所載佛陀對波流離王的開示作為通說。經(jīng)云:佛

3、告王言: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恒當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摩、僧伽名,乃過一木槵子;如是漸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若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無諸諂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樂行。若復能滿一百萬遍者,當?shù)脭喑侔私Y(jié)業(yè),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斷煩惱根,獲無上果?!醮髿g喜,遙向世尊頭面禮佛云:大善!我當奉行。即敕吏民營辦木槵子,以為千具,六親國戚皆與一

4、具。王常誦念,雖親軍旅,亦不廢置。[1]由此可知,波流離王在聽到佛陀的開示之后,便開始用木槵子來制造佛珠,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這應是佛教當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應當指出的是,佛珠雖然已經(jīng)成為佛教徒的一項重要標志,但若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創(chuàng)用。如古印度婆羅門教中的毗濕奴派,很早便有持珠的記載。這在出土文物中,便有例證,如在印度出土的公元二世紀“龍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羅門像,其頸上是掛有串珠的。在中國,國人知道佛

5、珠這一稱謂,最早應始于東晉(317—420)時翻譯的《木槵子經(jīng)》,只可惜譯者的名字已經(jīng)失佚了。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兩晉時期異域僧侶來華者甚眾,這些外國沙門中必然會有攜帶佛珠的。延至唐代,在佛教大興的時代背景下,記載有關(guān)佛珠的經(jīng)典被廣泛傳譯,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譯的《陀羅尼集經(jīng)》、寶思惟譯的《校量數(shù)珠功德經(jīng)》、不空三藏譯的《金剛頂瑜伽念珠經(jīng)》、義凈三藏譯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shù)珠功德經(jīng)》等諸多經(jīng)典。至此,佛珠開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間普遍流

6、傳開來,如《舊唐書李輔國傳》載:”輔國不茹葷血,常為僧行,視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為善。”[2]《續(xù)高僧傳道綽傳》載:“人各掐珠,口同佛號,每時散席,響彌林谷。”[3]從現(xiàn)存的實物來看,甘肅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來有一尊十六國時期(304—439)的泥塑彌勒菩薩像,便是一尊頸部掛有佛珠的造像。此外,在日本保存下來有《佛像圖鑒》一書,其中繪制的唐代高僧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可以肯定地說,唐代以后,國人使用佛珠已經(jīng)是相當普遍了。編輯本段

7、種類佛珠的種類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來講,通常可分為三種類型: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3掛珠——掛在頸上的佛珠。持珠,多用來記錄念誦佛號或咒語的數(shù)目。在經(jīng)典中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誦念諸陀羅尼及佛名者,為欲自利及護他人……若欲愿生諸佛凈土者,應當依法受持此珠?!盵4]這就說明,持用佛珠就是藉以約束身心、幫助修行、消除妄念,待日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己護人,同時還會獲得無量的功德。佩珠,俗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