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學田徑運動員身體成分測量與評價【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b></p><p><b>  體育教育</b></p><p>  寧波大學田徑運動員身體成分測量與評價</p><p><b>  選題的背景與意義</b></p><p><b>  (一)選題背景</b

2、></p><p>  人體是由骨骼、肌肉、脂肪等組織及內臟器官組成,人體的體重也就是這些組織的總和,根據(jù)生理功效不懂,常把體重分為脂肪重(體脂)和去脂體重(瘦體重),體成分通常以體脂百分數(shù)來表示。</p><p>  研究身體成分是了解人體的體質、健康及衰老程度的狀況,以利于將體重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使兩部分體重的比例適宜;對運動員來說,保持身體成分的合理比例更為重要,優(yōu)異的運動成

3、績的獲得,要求機體發(fā)揮最大的做功能力。體成分是解釋及決定運動時代謝狀況,尤其是代謝效率的重要數(shù)據(jù)。</p><p>  身體成分研究最早始于1942年弗爾汗對水上運動項目單位體積體重的研究。最近幾年國外一些學者對運動員成分的特點、體成分與運動成績的關系、運動對合格成份的影響及遺傳選材等進行了研究。體成分這一指標在國外已廣泛應用于許多方面。我國在50年代就有研究人員用水下稱重法測定過男子體質成分含量(趙鐵千等人,1

4、957年),在體育科研中近十年體成分測定的研究也已經(jīng)普遍適用于體質測定、運動員選材和運動訓練水平的評定等研究過程中。</p><p>  而作為本論文的實驗對象寧波大學,寧波大學田徑項目最近幾年一直在穩(wěn)步前進,在2006年獲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甲B組團體總分第一名, 2007年獲浙江省第十二屆大運會田徑專業(yè)組團體冠軍。所以此次研究選擇以寧波大學國家二級以上田徑運動員為實驗對象進行身體成分測量與評價,可以作為一個可

5、靠的實驗平臺。</p><p><b> ?。ǘ┭芯恳饬x</b></p><p>  身體成分反映著人體成分的內在組成,本文意在廣泛收集國內外有關資料的基礎上,繼續(xù)發(fā)展研究田徑項目運動員身體成分組成特點及肌肉分布的差異,為挖掘運動潛能、實施科學選材以及評定訓練效果提供參考依據(jù)。</p><p>  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6、p><p>  1. 身體成分概述與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p><p>  1.1 身體成分的概念</p><p>  1.2 身體成分分析的測試與評定方法概述</p><p>  1.3 身體成分的正常閾值</p><p>  1.3.1 普通人的正常閾值</p><p>  1.3.2 運動員的閾值

7、</p><p>  1.3.3 國外優(yōu)秀運動員理想體制百分比</p><p>  1.3.4 我國優(yōu)秀運動員理想體制百分比</p><p>  2. 寧波大學田徑運動員身體成分測量與分析(以跳躍、短跑、中長跑、投擲組為主,運動員水平為二級運動員)</p><p>  2.1 跳躍項目運動員體成分測量與分析</p><p&

8、gt;  2.2 短跑項目運動員體成分測量與分析</p><p>  2.3 中長跑項目運動員體成分測量與分析</p><p>  2.4 投擲項目運動員體成分測量與分析</p><p>  3.不同項目田徑運動員的體成分比較研究</p><p>  4. 研究結論與不同項目運動員科學化訓練的探索</p><p>  

9、研究的方法與技術路線:</p><p> ?。ㄒ唬┭芯克悸罚菏紫韧ㄟ^大量的資料與文獻閱讀,了解身體成分的基本概念以及測試方式。同時查找國內測試人體身體成分的方法有那幾種,通過簡單對比,分析各個方式方法的優(yōu)缺點。然后再從資料中分析比較下國內外國內外關于田徑項目優(yōu)秀運動員的身體成分分析,接著通過實驗研究法,測試田徑項目運動員身體成分,并作比較分析。最后總結歸納,提出針對寧波大學田徑項目運動員身體成分的相關評價與建議。

10、</p><p><b> ?。ǘ┘夹g路線: </b></p><p><b>  (三)研究方法:</b></p><p>  1.文獻資料研究法:通過圖書館、網(wǎng)絡大量收集、閱讀及整理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包括報紙、學術期刊和論文。</p><p>  2.比較分析法:通過對比國內外田徑項目優(yōu)

11、秀運動員身體成分數(shù)值,得出我國運動員的發(fā)展空間。</p><p>  3.實驗研究法:通過實驗分析田徑項目運動員人體成分差異,得出我國田徑項目運動員身體成分評價與建議。</p><p>  研究的總體安排與進度:</p><p>  (1)2010.11.17-2010.12.27 指導教師下達畢業(yè)論文任務書、學生收集資料,完成外文文獻翻譯、文獻綜述、開題報告,學

12、院組織開題論證。</p><p> ?。?)2010.12.27-2010.12.30 根據(jù)老師意見修改完善外文翻譯、文獻綜述、開題報告,初步確定研究方案和論文提綱。</p><p>  (3)2011.1.1-2011.3.10 查閱資料,實際調研,完成論文初稿。</p><p> ?。?)2011.3.11-2011.4.30 補充調查、論文修改、論文定稿、

13、論文印刷。</p><p> ?。?)2011.5.1-2011.5.15 完成畢業(yè)論文的后續(xù)工作,做好畢業(yè)論文答辯準備工作。</p><p> ?。?)根據(jù)學校安排,2011.5.22之前完成第一次論文答辯。</p><p><b>  五、主要參考文獻:</b></p><p>  [1] 代毅.不同健身形式對女性

14、體成分和骨代謝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06年(第42卷)第2期.</p><p>  [2] 呂新穎.不同投擲項目運動員體成分調查分析[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5年5月第24卷第3期.</p><p>  [3] 段文杰.不同項目女子優(yōu)秀運動員身體成份的實驗研究[N].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11月第21卷第6期.</p><p>  [4] 李紹

15、榮.大學生身體成份、機能和運動能力水平的研究[N].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年5月第25卷第3期.</p><p>  [5] 郭東明、胡小崗等.大眾藝術健身操對女子體成份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3年(第39卷)第9期</p><p>  [6] 彭紅.國內外對運動員身體成份的研究(綜述)[N].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1996年6月第8卷第2期.</p>

16、<p>  [7] 侯少華,侯曼.人體體成份檢測方法[J].體育科研,1004年第25卷第6期.</p><p>  [8] 陸大江,陳佩杰等.身體成分測定方法介紹[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2年5月第21卷第3期.</p><p>  [9] 于凌霞,王連成等.優(yōu)秀足球運動員身體成分的調查分析[J].健康教育,2008年3月第17卷第6期.</p><p

17、>  [10] 高紅,楊則宜等.中國優(yōu)秀運動員身體成分的初步研究[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3年04期.</p><p>  [11] 高新友,徐苗等.不同項目男子優(yōu)秀運動員體液分布特征的實驗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2006年.</p><p>  [12] 肖貴遐,劉國慶等.用生物電阻抗法評價人體成份[J].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1998年01期.</p><

18、;p>  [14] 彭紅,吳家琳等.我國優(yōu)秀鉛球運動員身體成份的研究[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7年1月第26卷第1期.</p><p>  [15] 彭紅.我國優(yōu)秀跨欄運動員身體成分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2006年5月.</p><p>  [16] Kaizong Ma,Donald P.Kotler ..Reliability Of in Vivo Neutro

19、n Activation Analysis For Measuring Body Composition[J].J Lab Cin Med,Volume 127 number5,May 1996.</p><p>  [17] David Brodie,Vicki Mpscrip ..Body Composition Measurement[J]. Nutrition Vpl.14,No.3.1998.</

20、p><p><b>  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b></p><p><b>  體育教育</b></p><p>  寧波大學田徑運動員身體成分測量與評價</p><p>  研究身體成分是了解人體的體質、健康及衰老程度的狀況,以利于將體重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使脂肪重和去脂體重的比例適宜,它廣泛運用于健康

21、檢查、肥胖的診斷、康復治療后肌肉物質的變化等。對于運動員來說,保持身體成分的合理比例更為重要,優(yōu)異的運動成績的獲得,要求機體發(fā)揮最大的做功能力。身體成分是解釋及決定運動時代謝狀況,尤其是代謝效率的重要數(shù)據(jù)。</p><p>  1996年6月,彭紅在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上發(fā)表的《國內外對運動員身體成份的研究(綜述)》中提到:“身體成分研究最早開始于1942年弗爾汗對水上運動項目單位體積體重的研究。最近幾年國外一些

22、學者對運動員體成分的特點、體成分與運動成績的關系、運動隊合格成分的影響及遺傳選材等進行了研究。體成分這一指標在國外已廣泛應用于許多方面。我國在50年代就有研究人員用水下稱重法測定過男子體制成分含量(趙鐵千等人,1957),但在體育科研中只有近幾年才開始進行體成份測定的研究(高言誠和鄭四勤等人‘體重、體脂和去脂體重’北京體育學院學報,1980)許多體育科研人員把體成份適用于體制測定、運動員選材和運動訓練水平的評定等研究之中?!庇纱丝梢姡?/p>

23、國在對運動員身體成分的理論研究已有一定的研究。</p><p>  對于身體成分的測量方式也有十幾種方式,在體育科研雜志2004年第25卷第6期上,侯少華和侯曼兩人刊登的《人體體成份檢測方法》中提到的有“水密度法”、“空氣置換法”、“皮褶法”、“人體參數(shù)法”、“生物電阻抗法”等等。一個方法的誕生必定是為了彌補前一種方式的缺陷,所以在測量身體成分的方法中,本文也將通過簡單對比分析。</p><p

24、>  本論文將采用生物電阻抗in body 3.0對寧波大學田徑項目運動員進行身體成分測量。對于生物電阻抗法的了解,肖貴遐,劉國慶等在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上刊登的《用生物電阻抗法評價人體成份》中對目前生物電阻抗法的“研究狀況、仍存在的問題及應用前景作了初步探討”。其論文中提到“生物阻抗分析儀的基本原理在于:生物組織對外加電流場具有不同導電作用,當在人體表面加一固定頻率的低電平電流時,含水70%以上的肌肉組織是良好導體,而含水較少的脂

25、肪組織近似為絕緣體,因此通過測出阻抗值可計算出身體成份。生物阻抗分析儀用于人體成份分析是基于這樣的假設:人體具有圓柱狀的幾何外形,生物組織中的水和電解質的分布均勻而恒定。”了解本次論文進行實驗研究法中的實驗儀器后,才能對本次研究的可靠性、科學性作為依據(jù)。</p><p>  中國對各項目運動員身體成分測量與分析有很多,例如高紅、楊則宜等人于2003年在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上刊登的《中國優(yōu)秀運動員身體成分的初步研究》;

26、在西安體育學院學報,段文杰于2004年11月第21卷第6期發(fā)表的《不同項目女子優(yōu)秀運動員身體成份的實驗研究》,高新友、徐苗等人在2006年發(fā)表的《不同項目男子優(yōu)秀運動員體液分布特征的實驗研究》。再如郭東明、胡小崗等人在2003年中國體育科技(第39卷)第9期發(fā)表的《大眾藝術健身操對女子體成份影響的實驗研究》,于凌霞、王連成等在1008年健康教育雜志上刊登的《優(yōu)秀足球運動員身體成分的調查分析》。對于各個項目的運動員身體成分研究,我國在體育

27、科研方面已經(jīng)越來越成熟。</p><p>  然而,對于田徑項目運動員,文獻資料只止步于對各個單項的研究。如: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呂新穎的《不同投擲項目運動員體成分調查分析》結論與建議是“1)測試對比發(fā)現(xiàn),投擲選手的皮脂非常顯著的高于普通大學生,鉛球、鐵餅組的男女選手體脂%達到了肥胖標準,男女標槍選手的體脂%未超過正常水平。2)分析認為重器械投擲選手之所以發(fā)生肥胖,與其訓練時很少移動體重及肌肉體積不斷增大時總伴隨著

28、皮下脂肪的堆積有關。3)肥胖癥的發(fā)生對身體健康不利。建議重投擲選手要注意飲食結構(多食低脂的食物)。建議重投選手每次訓練的結束部分,進行20min左右的慢跑、放松活動,此不僅能彌補訓練過程中的“少動”,還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進恢復?!?lt;/p><p>  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上,彭紅,吳家琳等人的《我國優(yōu)秀鉛球運動員身體成份的研究》中“用韓國in Bodey 3.0型人體成分分析儀對我國優(yōu)秀鉛球運動員體成分進行測

29、試,得出我國男、女鉛球運動員體成分特征,通過比較分析顯示,我國男子優(yōu)秀鉛球選手與世界同項目相比存在較大差距,而女子則相差較小?!?lt;/p><p>  廣州體育學院彭紅的《我國優(yōu)秀跨欄運動員身體成分的研究》中“采用國產(chǎn)BFA-100人體脂肪儀,對我國優(yōu)秀跨欄運動員身體成分進行了測試分析,主要結論如下:隨著運動水平的提高,我國優(yōu)秀跨欄運動員的體脂百分比逐漸減少,瘦體重逐漸增多;男女跨欄運動員之間身體成分差異有非常顯著

30、意義(p<0.01);瘦體重、瘦體重/身高與肺活量、立定跳遠、立定三級跳遠、深蹲與專項成績呈正相關,與30m跑呈負相關,相關系數(shù)具有非常顯著差異。男女運動員相比,男子與瘦體重的相關系數(shù)均高于女子?!钡冗@些文獻并未針對各項田徑項目之間,運動員身體成分比較以及肌肉分布的差異分析,這也是本論文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p><p>  通過本論文的實驗研究和數(shù)據(jù)分析以后,加強對各項田徑項目運動員身體成分特點的了解,

31、為選撥人才、提高運動訓練水平、指導不同田徑項目運動員科學訓練提供參考依據(jù)。</p><p><b>  參考文獻:</b></p><p>  [1] 代毅.不同健身形式對女性體成分和骨代謝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06年(第42卷)第2期.</p><p>  [2] 呂新穎.不同投擲項目運動員體成分調查分析[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

32、005年5月第24卷第3期.</p><p>  [3] 段文杰.不同項目女子優(yōu)秀運動員身體成份的實驗研究[N].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11月第21卷第6期.</p><p>  [4] 李紹榮.大學生身體成份、機能和運動能力水平的研究[N].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年5月第25卷第3期.</p><p>  [5] 郭東明、胡小崗等.大眾藝術健身操對女子體

33、成份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3年(第39卷)第9期</p><p>  [6] 彭紅.國內外對運動員身體成份的研究(綜述)[N].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1996年6月第8卷第2期.</p><p>  [7] 侯少華,侯曼.人體體成份檢測方法[J].體育科研,2004年第25卷第6期.</p><p>  [8] 陸大江,陳佩杰等.身體成分測定方法

34、介紹[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2年5月第21卷第3期.</p><p>  [9] 于凌霞,王連成等.優(yōu)秀足球運動員身體成分的調查分析[J].健康教育,2008年3月第17卷第6期.</p><p>  [10] 高紅,楊則宜等.中國優(yōu)秀運動員身體成分的初步研究[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3年04期.</p><p>  [11] 高新友,徐苗等.不同項目

35、男子優(yōu)秀運動員體液分布特征的實驗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2006年.</p><p>  [12] 肖貴遐,劉國慶等.用生物電阻抗法評價人體成份[J].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1998年01期.</p><p>  [14] 彭紅,吳家琳等.我國優(yōu)秀鉛球運動員身體成份的研究[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7年1月第26卷第1期.</p><p>  [15] 彭紅

36、.我國優(yōu)秀跨欄運動員身體成分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2006年5月.</p><p>  [16] Kaizong Ma,Donald P.Kotler ..Reliability Of in Vivo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For Measuring Body Composition[J].J Lab Cin Med,Volume 127 number5,May 1996.

37、</p><p>  [17] David Brodie,Vicki Mpscrip ..Body Composition Measurement[J]. Nutrition Vpl.14,No.3.1998.</p><p><b>  本科畢業(yè)設計</b></p><p><b> ?。?0 屆)</b></p

38、><p>  N大學田徑運動員身體成分測量與評價</p><p><b>  摘 要</b></p><p>  【摘要】為挖掘田徑運動潛能、實施科學選材以及為評定訓練效果提供參考依據(jù),又遵循理論來自實踐原則和實事求是原則,選擇N大學田徑項目運動員(短跑組、投擲組、跳遠組、長跑組)為實驗對像。本實驗運用InBody 3.0進行測試,并通過excel

39、對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田徑項目運動員在體液分布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 0.05),但是在各肢體的肌肉分布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 0.05),另外在脂肪比率上亦存在一定差異。建議N大學對田徑運動員進一步加強其專業(yè)化訓練,以及注意營養(yǎng)的補充。</p><p>  【關鍵詞】運動員;體液;肌肉;身體成分</p><p><b>  Abstract</b>

40、;</p><p>  【ABSTRACT】To tap the potential of athletic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selection as well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ssessing the training effect, but also follow the theoretical principle

41、s and practical principles from practice, select the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of Ningbo University (the groups of sprint, throwing, long jump, long-distance running) as the experimental of the image. This study tested th

42、e use of InBody 3.0, and through excel and analyzed the data and found that track an</p><p>  【KEYWORDS】Athletes; fluid; muscles; body composition</p><p><b>  目 錄</b></p><

43、p><b>  1前言1</b></p><p>  2研究方法與對象2</p><p>  2.1 研究對象2</p><p>  2.2 研究方法2</p><p>  2.2.1文獻資料法2</p><p>  2.2.2實驗研究法2</p><

44、p>  2.3數(shù)據(jù)處理3</p><p>  3研究結果與分析3</p><p>  3.1體液成分3</p><p>  3.1.1細胞外液/體重指數(shù)3</p><p>  3.1.2細胞內液/體重指數(shù)3</p><p>  3.1.3體液/體重指數(shù)3</p><p&

45、gt;  3.1.4討論與分析3</p><p>  3.2水分分析4</p><p>  3.2.1左上肢水分量5</p><p>  3.2.2右上肢水分量5</p><p>  3.2.3左下肢水分量5</p><p>  3.2.4右下肢水分量5</p><p>

46、  3.2.5軀干水分量5</p><p>  3.2.6討論與分析5</p><p>  3.3非體液成分6</p><p>  3.3.1脂肪/體重6</p><p>  3.3.2肌肉/體重6</p><p>  3.3.3蛋白質/體重6</p><p>  3.3

47、.4討論與分析7</p><p><b>  4結論與建議8</b></p><p><b>  4.1結論8</b></p><p><b>  4.2建議8</b></p><p><b>  參考文獻10</b></p>

48、<p><b>  致謝11</b></p><p><b>  附錄12</b></p><p><b>  前言</b></p><p>  隨著2008年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體育運動員,其中不乏對運動員訓練模式、運動力學等關注,例如對乒乓球冠軍馬琳、拳擊運動員鄒

49、市明、體操運動員楊威等人的關注。理所當然,也有人關注運動員身體成份特點和肌肉分布特征。</p><p>  總所周知,人體是由骨骼、肌肉、脂肪、體液等組織及內臟器官組成。人體的體重也就是這些組織重量的總和。根據(jù)生理功效的不同,常把體重分為:脂肪重(體脂)和去脂體重(重)。而對于運動員來說,保持身體成分的合理比例,可以有效控制體重、科學合理地安排訓練、保持最佳運動能力、發(fā)揮機體最大的做功能力,是優(yōu)異運動成績的主要獲

50、得方式。所以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關注到運動員的身體成分與其專項訓練的聯(lián)系。</p><p>  其實,身體成分研究早已在全球內發(fā)展迅速,最早始于1942年弗爾汗對水上運動項目單位體積體重的研究。最近幾年國外一些學者對運動員成分的特點、體成分與運動成績的關系、運動對合格成份的影響及遺傳選材等進行了研究。體成分這一指標在國外已廣泛應用于許多方面。我國在50年代就有研究人員用水下稱重法測定過男子體質成分含量(趙鐵千等人,1

51、957年),在體育科研中近十年體成分測定的研究也已經(jīng)普遍適用于體質測定、運動員選材和運動訓練水平的評定等研究過程中。</p><p>  然而,對于田徑項目運動員,文獻資料只止步于對各個單項的研究。如: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呂新穎的《不同投擲項目運動員體成分調查分析》;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上,彭紅,吳家琳等人的《我國優(yōu)秀鉛球運動員身體成份的研究》中“用韓國InBody 3.0型人體成分分析儀對我國優(yōu)秀鉛球運動員體成分

52、進行測試,得出我國男、女鉛球運動員體成分特征,通過比較分析顯示,我國男子優(yōu)秀鉛球選手與世界同項目相比存在較大差距,而女子則相差較小?!钡鹊戎幌拗朴趩雾?,而并未綜合田徑各個項目進行比較分析其身體成分特征與專項訓練的差異。因此,本論文選取田徑運動員為實驗對象,為研究分析田徑項目之間其運動員身體成分特征與專項訓練之間的聯(lián)系提供理論參考依據(jù)。</p><p>  另外,作為本課題的實驗對象N大學田徑隊,最近幾年一直在穩(wěn)步

53、前進,在2006年獲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甲B組團體總分第一名,2007年獲浙江省第十二屆大運會田徑專業(yè)組團體冠軍,所以本課題的實驗對象有一定的數(shù)值參考價值。本課題將通過對N大學田徑項目運動員進行詳細實驗研究,具體了解田徑項目運動員身體成分組成特點及肌肉分布的差異,為挖掘運動潛能、實施科學選材以及評定訓練效果提供參考依據(jù)。</p><p><b>  研究方法與對象</b></p>

54、<p><b>  研究對象</b></p><p>  以N大學田徑項目運動員(短跑組、投擲組、跳遠組、長跑組)為實驗對象,研究對象一般身體特征見表1。</p><p>  表1 受試者一般身體特征(±SD)</p><p><b>  研究方法</b></p><p>

55、<b>  文獻資料法</b></p><p>  圍繞著研究主題和研究內容,通過查找N大學圖書館的中文期刊和網(wǎng)絡資料,認真查閱了近10年來在運動員身體成分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與經(jīng)驗,并對近5年來的資料進行了重點閱讀,為課題研究提供理論與支持。</p><p><b>  實驗研究法</b></p><p>  采用身體成分

56、分析儀(InBody 3.0)作為實驗儀器,其InBody 3.0生物阻抗分析儀的基本原理在于:生物組織對外加電流場具有不同導電作用,當在人體表面加一固定頻率的低電平電流時,含水70%以上的肌肉組織是良好導體,而含水較少的脂肪組織近似為絕緣體,因此通過測出阻抗值可計算出身體成份。生物阻抗分析儀用于人體成份分析是基于這樣的假設:人體具有圓柱狀的幾何外形,生物組織中的水和電解質的分布均勻而恒定。 與其他測試方法相比較,多頻率生物阻抗分析儀不

57、僅精度高,尤其可測定身體不同部位的水分分布與身體發(fā)達程度,更為其他方法所不及。</p><p>  實驗測試指標主要體液成份和非體液成份兩個部分。其中體液成份指標包括:總體液、細胞外液及細胞內液;非體液成份包括:蛋白質、肌肉重量、脂肪重量及無機質重量等。為了便于項目間比較,均取其相對值。</p><p>  為避免引起測量結果誤差,做了以下措施:(1)測試前:為保證測量的整體準確性,盡量在

58、每日同一時間進行測量,通知受測試者測量時間為早上10點30分——12點;未在大量進食或飲水后,以及在脫水狀態(tài)下,進行測量;將手掌及腳底的灰塵及污垢清除干凈,防止脂肪測量值比真實值低(2)測試時:要求有電磁波輻射的設備遠離,如手機;赤腳站在電極片上;保持雙臂自然下垂,同時肢體間不得相互接觸;少量說話不會影響測量,但少量移動會對測量有干擾。</p><p><b>  數(shù)理處理</b></

59、p><p>  通過InBody 3.0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均用Excel軟件進行處理。另外,統(tǒng)計處理采取雙側t檢驗法,并以P< 0.05為顯著性水平。</p><p><b>  研究結果與分析</b></p><p><b>  體液成分</b></p><p>  體液成分包括細胞外液、細胞內液

60、及體液總量。(N大學田徑運動員細胞內、外液體液分布特征,見表2)</p><p>  表2 N大學田徑項目運動員體液分布特征(±SD)</p><p><b>  細胞外液/體重指數(shù)</b></p><p>  由表2可知,長跑組和跳遠組運動員細胞內液/體重指數(shù)最大,短跑組次之,投擲組運動員最小。統(tǒng)計分析表明,四組受試者間細胞內液/

61、體重指數(shù)無顯著性差異(P> 0.05)。</p><p><b>  細胞內液/體重指數(shù)</b></p><p>  長跑組運動員與跳遠組運動員細胞內液/體重指數(shù)無顯著性差異(P> 0.05),且與其他兩組組運動員的數(shù)據(jù)值對比,相差值較大,明顯高于其他兩組受試者。另外,投擲組運動員的測試值最小。</p><p><b> 

62、 體液/體重指數(shù)</b></p><p>  由表2可知,長跑組與投擲組運動員液體/體重指數(shù)的相差值較大,長跑組的指數(shù)明顯高于投擲組。然而短跑組和跳遠組運動員的指數(shù)分別在第二和第三,且這兩者間的指數(shù)無顯著性差異(P> 0.05)。</p><p><b>  討論與分析</b></p><p>  體液的含量及其分布與機體的新

63、陳代謝及機能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由于不同肌纖維具有不同的形態(tài)、組成和結構特點,因而細胞內、外液比例有所不同,即快肌纖維體積較大、細胞內液含量較高;而慢肌纖維體積較小、細胞內液含量相對較少,但是慢肌纖維毛細血管密度較大,血流灌注量較多,故細胞外液較多。由此可見,耐力性項目運動員外液指數(shù)(外液/體重)較大,而速度性運動員內液指數(shù)(內液/體重)較大。</p><p>  作為本次實驗的對象,長跑組顯而易見屬于耐力性項目

64、,短跑組屬于速度性運動項目。從兩組的體液/體重指數(shù)看,兩者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 0.05),表明速度和耐力性訓練對其體液含量影響差異較小。但從細胞內、外液分布比例看,長跑組運動員和短跑組運動員相差值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然而,N大學長跑組運動員顯然在整體素質上略高于短跑組,無論是外液/體重指數(shù)還是內液/體重指數(shù),均是長跑組大于慢跑組。</p><p>  從運動生理分析,跳遠是屬于快速向前非周期性運動,屬

65、于高速度爆發(fā)力量性項目;另外投擲組運動員屬于速度力量性運動項目,從這點看,跳遠組和投擲組運動員同屬于速度力量性項目,所以從兩組運動員三個指數(shù)的相差值分析,雖然跳遠組均大于投擲組,但通過t檢驗,兩者間并不存在明顯差異(P> 0.05)。</p><p><b>  水分分析</b></p><p>  上述實驗結果和分析是從運動員整體的體液上分析,為了進一步分析各

66、個項目之間存在的差異,針對運動項目運動特點,將從運動員的各個肢體的水分分布特征進行分析。(見表4)</p><p>  表4 N大學田徑項目運動員肢體水分量分布特征(±SD)</p><p>  圖1 四組受測試組各肢體水分量平均值曲線圖</p><p><b>  左上肢水分量</b></p><p> 

67、 由表4知,投擲組的左上肢水分量明顯超過其他三組受試者(P< 0.05),短跑組和長跑組的數(shù)據(jù)顯示兩者間差異并不太大,而跳遠組是這組實驗中數(shù)值最小的。</p><p><b>  右上肢水分量</b></p><p>  根據(jù)測試前詢問,作為本次實驗對象的投擲組,一律為右手投擲者。表4的數(shù)據(jù)也驗證了這一點,其數(shù)值高于其他三組,同時高于左上肢水分量數(shù)值。同樣,短跑

68、組和長跑組的數(shù)據(jù)顯示兩者差異不大(P> 0.05),而跳遠組依然位居該組測試值的最低值(1.685±0.516)。</p><p><b>  左下肢水分量</b></p><p>  從表4數(shù)據(jù)看,跳遠組依然是測試組中數(shù)值最低的,四組的大小順序無非是短跑由排列第二跌到了排名第三。</p><p><b>  右下肢水

69、分量</b></p><p>  根據(jù)測試前詢問,跳遠組有6人為右腳起跳者,投擲組運動員均以右腳為支撐腳。但是,仍然不能改變改組的數(shù)值大小順序。同時,該組數(shù)據(jù)都大于左下肢水分量。</p><p><b>  軀干水分量</b></p><p>  投擲組運動員在表4中的數(shù)據(jù),一直比其他受測試組數(shù)值高。在軀干水分量測試中跳遠組的數(shù)值是

70、最低的,其次是長跑組。但是,從t檢驗看,四組受測試組數(shù)據(jù)均無明顯差異(P> 0.05)。</p><p><b>  討論與分析</b></p><p>  將身體水分作為肌肉發(fā)達與否的指標的基本原理在于生物阻抗分析儀的基本原理:生物組織對外加電流場具有不同導電作用,當在人體表面加一固定頻率的低電平電流時,含水70%以上的肌肉組織是良好導體 ,而含水較少的脂肪組

71、織近似為絕緣體 ,因此通過測出阻抗值可計算出身體成份。所以肢體水分的含量可以看作是肌肉的分布情況。</p><p>  現(xiàn)代訓練理論認為,訓練所引起的肌纖維適應性變化,具有很明顯的專一性,這不僅表現(xiàn)在不同的運動專項或者不同的訓練方法上,而且也表現(xiàn)在受訓練的局部上,即使同一個體,各部分肌肉活動的程度不同,反映也不同。就如本次實驗對象四組受測試組運動員雖然他們對軀體不同部位均有嚴格的要求,但側重點有所不同。</

72、p><p>  其中投擲是在下肢、軀干、上肢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重點發(fā)展上肢肌肉活動能力的運動項目,所以其上肢肌肉均大于各組,且存在明顯差異(P< 0.05)。其次,因為短跑項目是屬于快速爆發(fā)力型,根據(jù)它的運動特點,需要上肢手臂的擺動維持身體平衡的同時還起到帶動下肢的作用,使運動員的后蹬更有力,而短跑運動員的軀干肌肉在整個短跑過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上肢肌力量通過軀干迅速傳到下肢肌,才能使上、下肢協(xié)調配合蹬擺快

73、速有力。而長跑運動員的下肢肌肉也是很發(fā)達的,它與短跑運動員的區(qū)別主要在短跑運動員的肌纖維多為白肌,而長跑運動員則紅肌較多。所以如表4所示,兩組的下肢肌肉并不存在較大差異,由圖1更可以直觀得看到短跑組和長跑組在該組數(shù)據(jù)對比中,五組參考數(shù)據(jù)均不相上下。最后,跳遠運動員的主要動作特征是利用下肢肌群做離心,在向心收縮時產(chǎn)生爆發(fā)力完成跳遠的蹬、踏、跳,同時不可忽視跳遠運動員腰、腹、背肌的力量訓練從解剖學和人體運動學角度分析,軀干是身體重心所在,又

74、是聯(lián)接上下的樞紐,軀干穩(wěn)定可使后蹬和擺腿有牢固的用力點,所以跳遠運動員腰、腹、背的力量是不可小視的,然而從表4中可以看到,受測試跳遠組下肢肌肉和軀干肌肉的數(shù)值很低</p><p>  非體液成分 </p><p>  由于不同的個體體重不同,因此,各種體成分的絕對值具有一定的差異,為了消除體重對體成分的影響,將非體液成分換算為相對值,即非體液成分指數(shù),

75、見表5。</p><p>  表5 N大學田徑運動員非液體成分分布特征(±SD)</p><p><b>  脂肪/體重指數(shù)</b></p><p>  體脂是指人體吸收營養(yǎng)成分后,儲存剩余營養(yǎng)成份的能源倉庫,它與人體新陳代謝有密切的關系。表5顯示:投擲組與長跑組等體脂比率均有顯著性差異(P< 0.05),其中投擲組運動員體脂比

76、率最高,長跑組運動員體脂比率最低,而短跑組和跳遠組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p><b>  肌肉/體重指數(shù)</b></p><p>  肌肉是人體運動的動力性器官,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一種組織,實驗結果表明(表5),四組均無顯著性差異(P> 0.05),其中長跑組肌肉/體重指數(shù)較高,其次分別是短跑組、跳遠組,最后是投擲組。</p><p

77、><b>  蛋白質/體重指數(shù)</b></p><p>  蛋白質是人體細胞(包括肌肉)的主要組成成分,也是人體機能的調節(jié)劑和能源物質。從表5可知,投擲組的蛋白質/體重指數(shù)較低,其次是跳遠組、短跑組,而長跑組的該組數(shù)值相對較高,但四組受測試者均無顯著性差異。</p><p><b>  討論與分析</b></p><p&

78、gt;  人體是由蛋白質、脂肪、無機質及水等化學物質組成,人體體重是指這些物質重量的總和。由于不同物質具有不同的結構和性質,因此,具有不同體成份組成的個體其功能有所不同。非體液成分是指人體的脂肪、蛋白質、無機質以及由此組成的肌肉、瘦體重等成分。本實驗抽取脂肪、肌肉、蛋白質三個指標作為表5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p><p>  由于不同項目運動員體脂比率的差異與其所從事運動項目的特點及其能量代謝有關。由表5可知,長

79、跑組體脂比率均比其他三組低,因為長跑屬于有氧運動項目,能量代謝以有氧代謝為主,在運動過程中對脂肪的消耗較多,故體脂比率較小。</p><p>  而作為投擲運動項目,在一般情況下,體重越大,絕對力量越大,這種主要由體重和絕對力量決定的爆發(fā)力稱為絕對爆發(fā)力。絕對爆發(fā)力對投擲運動員十分重要,具有較高水平的絕對力量,才能將器械投擲的更遠。而運動員專項成績隨著瘦體重的增加而提高,所以增加去脂體重,可有效提高肌肉的質量,對

80、運動成績的提高會起良好作用??梢?,力量和去脂體重呈正相關,當體脂過高時,會增加肌肉收縮過程的摩擦力,影響肌肉力量的發(fā)揮。如表5所示,N大學田徑隊投擲組的體脂比率過高。</p><p>  另外,雖然本次實驗對象N大學田徑隊的四個項目分屬不同動作結構的運動項目,他們對軀體部位的要求卻是不同的,但是他們從表5可知,在肌肉/體重的指數(shù)上四組均不存在明顯差異。</p><p>  眾所周知,蛋白質

81、是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人體的生長、發(fā)育等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也是肌肉的主要成分,對于肌肉的生成、代謝和維護起重大作用,是維持組織修復和新生的原料,因此在蛋白質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才能使骨骼粗壯,肌肉發(fā)達,力量素質提高。補充蛋白質時應注意和力量訓練相結合,肌肉和力量的增長必須依靠長時間的艱苦訓練,通過疲勞以后的超量恢復來達到增長肌肉和力量的目的,實踐也證明單純補充過多的蛋白質而不注意力量訓練不能促進肌纖維增粗

82、。</p><p>  不同的運動項目由于運動特點不同,對于蛋白質的需求量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區(qū)分對待。力量型項目(如投擲、跳遠)的能量代謝最大特點是運動員體內蛋白質代謝速度較快,同時訓練中要求較大的力量和神經(jīng)肌肉協(xié)調性,運動強度大、缺氧嚴重、有間歇。由于骨骼肌內蛋白質增長和力量增長的需要,對蛋白質營養(yǎng)要求較高,其供給量要占到總熱量的15%或更多(每公斤體重2克或以上)。</p><p> 

83、 速度型項目(短跑)的能量代謝最大特點是能量代謝率高,運動中高度缺氧,運動時的能量來源主要依靠高能磷酸系統(tǒng)和無氧糖酵解供能,短時間內在體內生成大量的酸性代謝產(chǎn)物,易造成乳酸堆積。由于肌肉劇烈收縮和神經(jīng)活動高度緊張,因此也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需要量和力量型運動項目相差不大。</p><p>  耐力型項目(如長跑、馬拉松、全能等)的能量代謝最大特點是單位時間內能量消耗不大,但是完成總的運動量時機體總的能量

84、消耗很大,運動持續(xù)時間長、無間歇,體內的物質代謝以有氧為主,糖元大量消耗,容易導致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疲勞。耐力性項目運動員由于總能量消耗很大,體內各種營養(yǎng)成分都有較大消耗,蛋白質也不例外,因此應供給充足的蛋白質,以補充運動時機體的消耗,其供熱量應達到總熱量的12%~14%(每公斤體重1.6~2.0克)。另外,為了保證體內血紅蛋白濃度維持在較高水平,還需要額外補充優(yōu)質鐵劑和優(yōu)質蛋白,因此補充蛋白粉也是非常必要的。</p><

85、p>  經(jīng)本次實驗使用儀器InBody 3.0測試,跳遠組有37.5%的運動員蛋白質缺乏,長跑組則有66.67%的運動員缺乏蛋白質,說明兩組組運動員需注意適當補充蛋白質,以提供運動過程中的能量代謝和加速運動后的恢復。</p><p><b>  結論與建議</b></p><p><b>  4.1 結論</b></p>&l

86、t;p>  4.1.1 長跑組與短跑組的體液分布特征指數(shù)和水分分布特征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表明速度和耐力性訓練對兩組運動員體液含量影響差異較小。</p><p>  4.1.2 投擲組上肢肌肉與其他三組受試者存在顯著性差異,研究結果顯示雖然投擲組與其他三組均對軀體不同部位有嚴格要求,但側重點不同。</p><p>  4.1.3 跳遠組在水分分布特征分析中,數(shù)值是最低的,不能表明肢體

87、體液分布與其運動訓練的動作結構及其肌肉的轉移適應性變化有關。</p><p>  4.1.4 投擲組脂肪比率比其他三組都高,且與長跑組形成顯著性差異,然而力量和去脂體重呈正相關,當體脂過高時,會增加肌肉收縮過程的摩擦力,影響肌肉力量的發(fā)揮。</p><p>  4.1.5 長跑組與跳遠組運動員均存在蛋白質缺乏,在這里即體現(xiàn)其在能量代謝上的速率較快又表明運動員存在營養(yǎng)補充與訓練的問題。<

88、;/p><p><b>  4.2 建議</b></p><p>  4.2.1 針對長跑組與短跑組在體液分布和肌肉分布特征上的不明顯差異,可進行進一步儀器分析,根據(jù)其肌肉的橫斷面積進行分析其速度與耐力性訓練對兩組運動員的體液分布到底有無差異。</p><p>  4.2.2 跳遠組和短跑組下肢力量不能在本次實驗中體現(xiàn),一方面進一步儀器分析其大腿肌

89、群的;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其專業(yè)化負荷訓練,因為最大力量是發(fā)展快速力量與爆發(fā)力的基礎。發(fā)展運動員最大力量可采用組合訓練法,即先采用負荷最大、動作速度快,重復次數(shù)少的練習,力求增加工作的肌纖維數(shù)量,提高神經(jīng)肌肉系統(tǒng)工作的強度和協(xié)調性,然后緊接著做輕負荷、快節(jié)奏的練習和專門的運動練習,提高肌纖維同步工作效率和參加工作肌肉的協(xié)調性,這樣能達到最大力量與快速力量同步提高的效果,但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p><p>  

90、4.2.3 投擲組體脂比率較高,而高水平運動員,是去脂體重大,說明肌肉重量大,肌肉力量的潛力也大。所以建議投擲組運動員注意降低體脂比率,增加去脂體重,加強專項運動訓練負荷。</p><p>  4.2.4 跳遠運動員在加強下肢力量訓練的同時,不可忽視對軀干肌肉的訓練,軀干肌肉的發(fā)達可以帶動跳躍過程中的動作、傳遞能量。</p><p>  4.2.5 長跑組和跳遠組均出現(xiàn)了蛋白質缺乏情況,在

91、這方面,目前國內外研究顯示,未有深度研究。只是從兩組運動項目分析,前者屬于單位時間內,能量總消耗量大,后者屬于單位時間內,能量代謝速率快。因此,兩組運動員均需要加強日常飲食中對蛋白質的攝入,必要時可采取攝入蛋白粉來達到快速補充效果。</p><p>  4.2.6 由于N大學田徑項目運動員人數(shù)的有限,若要對田徑項目運動員身體成份做進一步了解,需要繼續(xù)對其進行跟蹤研究,為科學選材及訓練提供依據(jù)。</p>

92、<p><b>  參考文獻</b></p><p>  [1] 代毅.不同健身形式對女性體成分和骨代謝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06年(第42卷)第2 期.</p><p>  [2] 呂新穎.不同投擲項目運動員體成分調查分析[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5年5月第24卷第3期.</p><p>  [3] 段文杰

93、.不同項目女子優(yōu)秀運動員身體成份的實驗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11月第21卷第6期.</p><p>  [4] 李紹榮.大學生身體成份、機能和運動能力水平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年5月第25卷第3期.</p><p>  [5] 郭東明、胡小崗等.大眾藝術健身操對女子體成份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3年(第39卷)第9期.</p>

94、;<p>  [6] 彭紅.國內外對運動員身體成份的研究(綜述)[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1996年6月第8卷第2期.</p><p>  [7] 侯少華,侯曼.人體體成份檢測方法[J].體育科研,2004年第25卷第6期.</p><p>  [8] 陸大江,陳佩杰等.身體成分測定方法介紹[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2年5月第21卷第3期.</p>&

95、lt;p>  [9] 于凌霞,王連成等.優(yōu)秀足球運動員身體成分的調查分析[J].健康教育,2008年3月第17卷第6期.</p><p>  [10] 高紅,楊則宜等.中國優(yōu)秀運動員身體成分的初步研究[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3年04期.</p><p>  [11] 高新友,徐苗等.不同項目男子優(yōu)秀運動員體液分布特征的實驗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2006年.</p&g

96、t;<p>  [12] 肖貴遐,劉國慶等.用生物電阻抗法評價人體成份[J].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1998年01期.</p><p>  [13] 彭紅,吳家琳等.我國優(yōu)秀鉛球運動員身體成份的研究[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7年1月第26卷第1期.</p><p>  [14] 彭紅.我國優(yōu)秀跨欄運動員身體成分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2006年5月.</p&

97、gt;<p>  [15] 尹軍,孫慶平等.田徑速度性項群運動員體能結構特征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2月,第27卷第2期. </p><p>  [16] 郭元奇.對跳遠運動員速度性力量練習手段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年6月,第23卷第2期. </p><p>  [17] Kaizong Ma,Donald P.Kotler..Reliab

98、ility Of in Vivo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For Measuring Body omposition[J].J Lab Cin Med,Volume 127 number 5,May 1996.</p><p>  [18] David Brodie,Vicki Mpscrip ..Body Composition Measurement[J]. Nutritio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