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每穗穎花數的遺傳基礎剖析及其主效QTLs精細定位.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每穗穎花數是水稻產量性狀的重要構成因子,因此,研究該性狀具有重要理論和實際意義。然而,該性狀是復雜的數量性狀,同時受到多個微效和主效的QTL調控。利用分子標記連鎖圖和統(tǒng)計分析方法,可以實現QTL的定位。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水稻每穗穎花數同時受到QTL,上位性和環(huán)境的共同影響。通過構建目標區(qū)段QTL的近等基因系,可以消除遺傳背景的干擾,使數量性狀呈現質量性狀的分離,從而實現QTL的精細定位和克隆。本研究利用兩個重組自交系群體珍汕97/特青和

2、明恢63/特青構建兩張遺傳圖譜,分別收集兩群體的兩年度重復的表型數據,對包括每穗穎花數和每穗實粒數在內的一共9個農藝性狀進行QTL定位,對兩群體的6個每穗穎花數QTL和2個每穗實粒數構建近等基因系,進而近等基因系背景下重新分析了4個QTL的遺傳效應,精細定位了3個QTL,利用圖位克隆策略,分離確定了SPP7b的候選基因。具體結果如下:
   1、利用176個SSR標記構建珍汕97/特青的遺傳圖譜,總長1432.1 cM,標記間的

3、平均距離為8.1 cM;利用133個標記構建了明恢63/特青群體,遺傳連鎖圖總長1371.4 cM,標記間的平均距離為10.3 cM。兩群體共有的標記為50對,標記的相對位置基本相同,且與已發(fā)表的圖譜有較好的一致性。
   2、對兩個群體分別收集了兩個年度的表型數據,考察了包括每穗穎花數和每穗實粒數等的一共9個性狀,并進行了QTL分析。珍汕97/特青群體在2004和2006年各檢測到26個QTL,其中13個QTL兩年共同檢測到。

4、而明恢63/特青群體分別在2005和2006年共檢測到24和28個QTL,其中13個QTL兩年都檢測到。
   3、利用每穗實粒數和抽穗期數據,對兩重組自交系群體的的每穗實粒數性狀進行條件QTL分析。結果顯示,在珍汕97/特青群體的8個QTL中的5個受到抽穗期的影響,而剩下的3個QTL以及所有明恢63/特青群體的5個QTL都不受抽穗期的影響。進而將每穗實粒數QTL分為兩類,第一類僅控制每穗實粒數性狀(typeⅠ),第二類則通過延

5、長抽穗期來提高每穗實粒數(typeⅡ)。
   4、對6個每穗穎花數QTL,2個每穗實粒數QTL構建近等基因系。分別得到了BC4F2的分離群體種子。
   5、對SPP3b在近等基因系背景下重新估計了其遺傳效應,在F2和F3代中分別檢測到一個LOD值是12.8和8.8的QTL,加性效應分別是11.89和7.85,分別解釋表型變異的29.1%和20.2%。同時也在該群體中檢測到一個千粒重的QTL,F2和F3代的LOD值分別

6、是26.2和17.0,加性效應分別是-1.81和-0.89,各自解釋表型變異的50.4%和34.5%。通過后代測驗發(fā)現這兩個性狀共分離,兩基因被當作基因標記準確的定位在染色體相同的位置,與標記RM15855和W3D16分別相距1.6 cM和1.0 cM。很有可能是一個多效性QTL同時控制每穗穎花數和千粒重。
   6、利用SPP1近等基因系分析該QTL的遺傳效應,在F2和F3代中分別檢測到一個LOD值是23.95和35.52的Q

7、TL,加性效應分別是22.05和10.81,分別解釋表型變異的51.1%和63.4%。利用2200株的分離群體,進一步將QTL精細定位在一個107 kb的區(qū)域,生物信息學預測該區(qū)間一共有17個基因。
   7、利用SPP6的NILs分析QTL的效應,發(fā)現三個性狀,抽穗期,株高,每穗穎花數都存在分離。在F2代中,株高,每穗穎花數性狀的OTL LOD值分別是72.58,29.96,加性效應分別是7.72,22.14,解釋表型變異的8

8、1.2%,50.9%。通過后代測驗發(fā)現抽穗期,株高,每穗穎花數3個性狀共分離,進一步把這個基因作為一個基因標記定位在染色體相同的座位,與RM19746和RM19795的距離分別是3.1和3.4 cM。SPP6很有可能是一個多效性QTL同時控制這3個性狀。利用3300株的NILs的分離大群體,進一步將該QTL定位在一個約1 Mb的區(qū)域。生物信息學預測1 Mb的區(qū)域包含一個己克隆的抽穗期基因Hd1,然而Hd1與SPP6的顯隱性關系恰好相反,

9、因此可以確定SPP6并不是Hd1基因。
   8、利用SPP7b的NILs重新分析了QTL的遺傳效應,發(fā)現在該群體中,株高,抽穗期和每穗穎花數都存在分離。在F2和F3代分別檢測到LOD值為19.22和29.68的主效QTL,加性效應分別為18.86和17.04,解釋表型變異的45.3%和50.6%的每穗穎花數的QTL。就株高,在兩代中分別檢測到QTL的LOD值分別為24.73和24.37,加性效應3.13和3.22,各自解釋表型

10、變異的50.2%和45.0%。抽穗期的LOD值分別為59.33和30.83,加性效應3.91和3.52,各自解釋表型變異的76.9%和51.5%。利用8018株的大分離群體,發(fā)現三個性狀共分離,進一步將其定位在19 kb的區(qū)域。生物信息學預測里面包含兩個完整的基因和一個部分的基因。比較測序確定其中的Loc Os07g48989是SPP7b的候選基因。RT-PCR結果顯示,該候選基因確實存在轉錄本,因此進一步確證了該基因的真實存在。通過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