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抗體灌注抑制小鼠潰瘍性結腸炎相關大腸癌的發(fā)生.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應用葡聚糖硫酸鈉(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聯合二甲肼(1,2-Dimethylhydrazine DMH)建立潰瘍性結腸炎相關大腸癌小鼠模型,探討IL-17A在腫瘤發(fā)生中的作用,并觀察IL-17A抗體灌注抑制炎癥相關大腸癌發(fā)生的效應,為尋找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相關性大腸癌新靶點提供理論基礎和嘗試。
  方法和材料:
  組A26只3周齡雄性ICR小鼠隨機分成4籠(6-7只/籠)。每

2、周給予25mg/kgDMH腹腔注射,自由飲用1%DSS溶液7天后改為普通飲用水連飲7天,如此為一個循環(huán);于實驗13周、16周、18周和22周分別處死1籠,記錄各期病變情況,運用Western Blotting檢測各期結直腸組織中的IL-17A表達含量,比較差異。隨后組B(6只)操作如組A,實驗第十周開始隔天給與100μg/只抗IL-17A抗體腹腔注射,共注射6次;組C(5只)每周25mg/kg生理鹽水腹腔注射,連續(xù)飲用普通飲用水。實驗1

3、3周處死組B、組C全部小鼠;檢測IL-17A含量,比較各組臨床癥狀、腫瘤病理情況如腫瘤數目、直徑大小等情況。
  結果:
  根據蛋白條帶亮度和寬度判斷各組織中IL-17A含量多少,組A各期蛋白表達含量從13周到22周逐漸上升。組A各期腫瘤平均個數分別為3.50±2.16、6.43±4.72、15.17±8.06、31.40±10.78,呈上升趨勢。組B蛋白條帶寬度小于組A13周,腫瘤平均個數為0.60±0.89,組B<組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