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污染源水生物處理工藝作為一種高效低耗、運行管理簡單的處理方法,能夠降低飲用水的“三致”風險,減輕常規(guī)處理及深度處理負擔,改善和提高飲用水水質(zhì)。微型后生動物是生物膜上除原生動物以外的多細胞低等動物,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在源水生物處理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課題結合微污染源水生物處理的生產(chǎn)性裝置和現(xiàn)場中試研究的微生物鏡檢、微型后生動物的環(huán)境毒理等實驗結果,探討了微型后生動物的分布、功能對后續(xù)凈化的影響、微型后生動物的毒理等,為城鎮(zhèn)供水
2、安全提供參考。 通過在嘉興、桐鄉(xiāng)和海寧等地水廠源水生物預處理生產(chǎn)性裝置中放置觀察填料和定期取樣等現(xiàn)場試驗,考察了污染源水生物處理裝置除污染效果以及微型動物的分布。研究表明,在源水水質(zhì)相對較差(NH3—N>1mg/L,CODMn~6mg/L)的情況下,生物預處理采用懸浮填料其對NH3—N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別為70%和15%左右,彈性填料對NH3—N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別為65%和10%左右,懸浮填料上生長的微型動物的種類和數(shù)
3、量都要少于彈性填料。臭氧生物生物活性炭濾池中發(fā)現(xiàn)大量孳生的椎實螺及其卵,濾池反沖出水發(fā)現(xiàn)其中微生物數(shù)量在5min后達到峰值,約為1600~2200個/mL。建議在生物預處理裝置之后投加預氧化劑或消毒劑控制微型動物進入后續(xù)處理系統(tǒng)和提高濾池密封性等方面入手,控制微型動物和藻類的生長繁殖,提高出水質(zhì)量和用水。 研究表明,苔蘚蟲的分泌物和死亡殘體對發(fā)光細菌的抑制率隨濃度變化呈現(xiàn)出非線性的S—型曲線,其最大抑制率不超過30%,可以認為,
4、苔蘚蟲大量生長時,其毒性較弱,不會對人等高級動物造成危險。當苔蘚蟲發(fā)生爆發(fā)性生長并導致沿程水頭損失增加時,可強制清除。通過對軟體動物椎實螺及蟲卵進行沖擊性殺滅,當有效氯濃度為4mg/L或臭氧濃度為4mg/L時,可在30min內(nèi)殺滅椎實螺個體;當有效氯濃度為5mg/L以上時,可在30min~1h內(nèi)殺滅椎實螺卵。 生物處理池以穿孔管曝氣方式、氣水比1—1.2:1、HRT為1h的工況運行,懸浮填料和彈性填料對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微污染源水生物接觸氧化處理技術.pdf
- 微污染水源水生物接觸氧化預處理方法的研究.pdf
- 黃河微污染水源飲用水生物預處理研究.pdf
- 受污染源水的生物接觸氧化預處理研究.pdf
- 引黃水庫水生物預處理技術中試研究.pdf
- 印染廢水生物預處理技術研究.pdf
- 微污染水源水生物強化過濾的研究.pdf
- “生物接觸氧化+氣浮”和“生物濾池+沉淀”微污染源水預處理中試研究.pdf
- 生物過濾處理湘江微污染源水的特性研究.pdf
- 含毒有機廢水生物處理前的預處理
- 青甸湖水源水生物預處理中試研究.pdf
- 微污染水源水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的優(yōu)化.pdf
- 生物砂濾處理微污染原水生物特性及除濁機理研究.pdf
- 飲用水生物強化過濾工藝處理微污染水的研究.pdf
- 微型后生動物污泥減量效果試驗研究.pdf
- 微污染飲用水生物過濾試驗研究.pdf
- 廢水生物處理
- 太湖原水生物預處理強化去除特征污染物技術與效能研究.pdf
- 原水生物接觸氧化預處理技術的除藻性能研究.pdf
- 含藻水源水生物預處理水質(zhì)凈化技術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