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聚乙烯蠟是一種常用的材料加工助劑,在工業(yè)生產中用途廣泛。但是存在表面張力較低難以被浸潤,與許多極性材料相容性差等缺點,因此研究聚乙烯蠟的改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首先以沸石為吸附劑,采用吸附精制工藝對兩種工業(yè)級的裂解粗蠟進行脫色研究。探討了吸附劑用量、吸附劑加入次數、吸附溫度、吸附時間和脫色次數等因素對聚乙烯蠟脫色效果的影響。采用紫外光譜儀(UV-vis)、紅外光譜儀(FT-IR)、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AAS)和白度儀表征了
2、粗蠟脫色前后的結構和顏色變化,探討了廢舊塑料熱解產物聚乙烯蠟的成色原因。結果表明:裂解聚乙烯蠟中的顯色物質不含芳環(huán)結構,說明廢棄聚乙烯的裂解按無規(guī)裂解方式進行。裂解聚乙烯蠟色澤與雜質結構及催化體系殘留的金屬元素含量相關,采用吸附劑吸附的方法即可將不飽和烷烴及金屬元素脫除。當吸附劑加入量為10%、吸附劑投入次數為3次、反應溫度為90℃、吸附時間為8 h、脫色次數為3次時兩種粗蠟的白度分別由15.4%和17.9%提升至54.3%和70.8%
3、;UV-vis顯示蠟A、B的色素中含有雙鍵、共軛雙鍵結構和O不飽和雜原子;FT-IR顯示粗蠟脫色前后,特征吸收峰基本相同,樣品結構保持不變;AAS結果表明,隨著脫色次數的增加,粗蠟中的金屬元素含量逐漸減小,脫色次數為3次時,粗蠟A中的Ti、Mg、Al含量分別由原來的0.5901%、1.1499%、0.3828%下降到0.2922%、0.7547%、0.2507%,B中的Ti、Mg、Al含量分別由原來的0.5122%、0.9518%、0.
4、3387%下降到0.1041%、0.6134%、0.2721%。
其次,對脫色后的聚乙烯蠟進行羧基化改性,以乙酸鈷為催化劑,過氧化苯甲酰為引發(fā)劑,通過溶液催化氧化,將含氧官能團引入碳鏈,提高產品的極性。實驗對不同反應條件制備得到的羧基化產品進行了酸值和接觸角的測定,并利用FT-IR、熱重分析(TG)和X射線衍射(XRD)等分析手段對羧基化產物進行了表征。結果表明:當催化劑用量為1%、引發(fā)劑用量為10%、反應時間為8 h、反應溫
5、度為90℃時A、B兩種脫色聚乙烯蠟分別可制得酸值為16.26 mgKOH?g-1和16.17 mgKOH?g-1,接觸角為72.4°、74.6°的氧化蠟;TG結果顯示,隨著聚乙烯蠟產品酸值的增大,氧化蠟的熱穩(wěn)定性有所降低;XRD分析表明,經過羧基化改性的聚乙烯蠟結晶程度呈現減小的趨勢。
最后,對羧基化改性后的氧化聚乙烯蠟進行硬質改性。結果表明:隨著稀土金屬氧化物用量的增加,改性產品的酸值逐漸減低,針入度不斷減小,當反應溫度為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溶劑輔助裂解聚乙烯制PEW及產品性質的研究.pdf
- 聚乙烯蠟微膠囊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pdf
- 聚乙烯蠟及乙丙膠改性基質瀝青性能研究.pdf
- 陽離子化改性降解聚乙烯醇防塌劑的制備.pdf
- 聚乙烯的改性
- 改性聚乙烯樹脂親水功能膜的研究.pdf
- 聚乙烯的改性方法
- 聚乙烯抗靜電改性研究.pdf
- 功能性超支化聚乙烯的合成及其結構研究.pdf
- 超支化聚乙烯的制備與功能化.pdf
- 茂金屬聚乙烯及其改性產品的性能研究.pdf
- 全降解聚乙烯地膜的制備與性能研究.pdf
- 廢舊聚乙烯非高溫催化裂解研究.pdf
- 細菌microbacteriumsp.47降解聚乙烯
- 改性殼聚糖功能化聚乙烯膜的制備與表面性能的研究.pdf
- 低密度聚乙烯膜的表面改性及其性能研究.pdf
- 功能化聚乙烯的制備與表征.pdf
- 微晶蠟凡士林和聚乙烯蠟的區(qū)別
- 高流動聚乙烯專用料及其改性研究.pdf
- 無鹵阻燃改性聚乙烯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