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國經濟處于一種高速發(fā)展狀況下同時消費轉型也在不斷加快,這些變化推動我國國內信用卡業(yè)務始終保持良好的快速發(fā)展態(tài)勢。截至2012年底,建行累計發(fā)行信用卡超過2800余萬張,累計客戶數2400余萬戶,消費交易額突破4500億元,貸款余額超590億元。信用卡業(yè)務的膨脹,也帶來很多問題。雖然發(fā)行卡的數量在增加,但是很多信用卡處于睡眠狀態(tài),客戶根本沒使用或者極少使用信用卡進行消費,這些信用卡并沒有給銀行帶來盈利,反而給銀行的信用卡管理工作帶來很多
2、問題,信用卡的使用者因為自身的原因是其帶有一定的風險性。銀行的在不斷推廣信用卡業(yè)務的過程中使其積累了大量的客戶信息以及客戶在使用購物卡消費時的消費信息,如何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和利用,從中區(qū)分出“壞客戶”和“好客戶”,并制定不同的風險管理措施和營銷策略是目前銀行在信用卡風險管理方面面臨的迫切問題之一。
本文以建設銀行的個人信用評分系統(tǒng)作為研究目標,針對目前的評價標準不足和覆蓋面不廣的現狀,設計了建行信用卡基于數據倉庫的個人信用的
3、評價方案。銀行根據自身信用卡的市場需求搜集相關的數據倉庫的數據源,根據數據倉庫的架構體系,分析數據庫操作中抽取、凈化和轉換數據。接著提出了本文的信用設計模型,在構建信用卡評分模型時,特征變量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工作環(huán)節(jié)之一,特征變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模型的質量。特征變量要選取最能代表客戶信用狀況的屬性,主要是從數據倉庫的個人信息資料表進行選擇,目前建行在客戶申請信用時,要求填寫38項數據,但是這些數據項并非都是必填項,對于一些非必填項,有些客
4、戶在申請時是不填寫的,那么就造成這部分數據的缺失,如家庭人員構成、在單位的職稱和職務信息等。最后從38個數據項中選擇了17個數據項作為客戶的特征變量,從個人資料表中抽取了4000條客戶基本信息的樣本數據,并根據數據倉庫分析該模型的信用評分結果。
基于個人信用評分模型,在J2EE技術架構的基礎上,設計和實現B/S模式的個人信用評分系統(tǒng),用于建設銀行X市分析客戶申請信用卡時的信用評價。系統(tǒng)實現了客戶信息管理、信用評價指標管理、信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于數據挖掘的個人信用評分系統(tǒng)的分析與設計.pdf
- 基于SVM的個人信用評分系統(tǒng)設計.pdf
- 基于個人信用評分的銀行催收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pdf
- 個人信用評分模型及評分系統(tǒng)研究.pdf
- 基于ALB模型的個人信用評分系統(tǒng)設計及其應用研究.pdf
- 基于數據挖掘的個人信用評分建模與分析.pdf
- 基于數據挖掘的個人信用評分模型開發(fā).pdf
- 基于數據挖掘的個人信用評分模型研究.pdf
- 基于數據倉庫的CRM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pdf
- 基于CWM的數據倉庫調度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pdf
- 基于數據倉庫的稅收分析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pdf
- 基于數據倉庫的OLAP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pdf
- 基于數據倉庫的通訊報表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pdf
- 基于數據倉庫的信用信息系統(tǒng)的分析與設計.pdf
- XXX系統(tǒng)數據倉庫的設計與實現.pdf
- 基于數據倉庫的學籍管理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pdf
- 基于數據倉庫的核算分析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pdf
- 基于數據倉庫的銀行DSB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pdf
- 基于數據倉庫的在線調查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pdf
- 基于數據倉庫的銀行績效考評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