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優(yōu)質雜交中秈矮兩優(yōu)6號是由優(yōu)良兩系不育系矮占43s與優(yōu)良恢復系金香6號配組而成,具有高產、優(yōu)質、抗倒、抗病和適應性廣等優(yōu)點。本研究從母本矮占43s的選育過程、特征特性、育性轉換特點、異交習性、繁殖要點和配合力,父本的選育過程、特征特性和配合力,雜交組合的特征特性、繁制種技術要點等方面進入系統研究與技術集成,為矮兩優(yōu)6號的種子生產與推廣提供理論參考和實驗指導作用。研究結果如下:
1、親本特征特性:光溫敏核不育系矮占43s株型緊湊
2、,葉片挺直,在合肥地區(qū)5-6月播種,播始歷期81-68天,全生育期120天左右。稃尖和柱頭紫色。一般分蘗單株成穗10-11個,每穗穎花數165-185粒,柱頭外露率79.5%,千粒重26克左右。
恢復系金香6號株高105cm左右,播始歷期105-95天,全生育期135-125天左右,株型緊湊。稃尖和柱頭無色。一般單株成穗13-14個,每穗穎花數187-210粒,千粒重28克左右,有香味。
2、矮占43s育秧轉換特點與
3、開花習性:矮占43s具有育性起點溫度低,≦23.5℃,不育株率100%,花粉鏡檢,花粉敗育率99.99%,套袋自交率為0。不育性穩(wěn)定,經鑒定,光長14.5h,氣溫23.5℃條件下,花粉敗育率99.57±0.25%。矮占43s花時早,穎花張穎歷期的30-420min之間,異交結實率都在50%以上,具有廣親和性。
3、親本的配合力情況:矮占43s與公司自選恢復系雜交,雜種一代平均結實率在78.1%以上,具有廣親和性。恢復系金香6號
4、與公司自選恢復系雜交,雜種一代平均結實率在84.0%以上,具有廣親和性。
4、親本繁殖和雜交制種要點:矮占43s繁殖以海南三亞每年的11月20日-30日播種,育性敏感期安排在2月份,利用自然溫光進行繁殖為最佳。矮兩優(yōu)6號的制種父本分兩期,一期父本5月1日播種,二期父本5月9日播種,母本6月5日播種,時差35天,葉差7.2葉。始穗5%時,GA3用量在25-30g/667m2時連續(xù)三次噴霧為最佳。
5、雜交組合特征特性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產優(yōu)質三系中秈雜交水稻ⅱ優(yōu)688
- 耐寒雜交水稻金優(yōu)431選育及應用.pdf
- 高產優(yōu)質多抗玉米雜交種公主1號的選育及應用.pdf
- 兩系雜交稻豐兩優(yōu)四號高產優(yōu)質制種技術
- 雙低雜交油菜新品種“雜優(yōu)1號”選育研究.pdf
- 超級雜交稻Y兩優(yōu)1號動態(tài)株型研究.pdf
- 水稻新品種“新兩優(yōu)343”的選育及推廣應用.pdf
- 核不育油菜新兩用系313AB及雙低優(yōu)質雜交種德油9號的選育.pdf
- 香型軟米秈型三系雜交稻恢復系選育與應用研究.pdf
- 早秈不育系旭29A的選育及應用研究.pdf
- 兩系雜交早稻田兩優(yōu)402高產優(yōu)質栽培肥料運籌技術研究.pdf
- 雜交水稻組合紅蓮優(yōu)6和兩優(yōu)1193高產群體形成的生理生態(tài)基礎.pdf
- 豐 兩 優(yōu) 一 號
- 高寒山區(qū)雜交玉米“寒玉1號”的選育.pdf
- 紅蓮型雜交水稻紅蓮優(yōu)6號及其親本的根系基因差異表達分析.pdf
- 優(yōu)質高產雜交晚稻a優(yōu)338春季制種高產技術
- 6種種衣劑對雜交水稻隆兩優(yōu)華占和T優(yōu)272種子的應用效果研究.pdf
- 洋蔥一代雜交種的選育及應用.pdf
- 優(yōu)質雜交油菜新品種貴雜四號的良種開發(fā)及生產應用.pdf
- 秈型超級雜交稻Ⅱ優(yōu)084超高產栽培技術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