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學和文化特色,并對中國文學和文化以及中國歷史的發(fā)展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古代典籍之一。以記錄兩漢社會生活為主的“前三史”是中國史學發(fā)展的最偉大、最重要的歷史階段,其對《詩》心、《詩》學、《詩》文化的闡發(fā)和崇尚,對整個歷史文化的發(fā)展都具有巨大意義,對文化精神傳統(tǒng)的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對儒學經學的弘揚也具有無與倫比的貢獻。因而將“前三史”與《詩經》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對于中國的《詩》學建設、史學發(fā)展
2、都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本文就是基于這一認識而展開的。本文試圖對“前三史”中引《詩》、用《詩》情況做一個宏觀的考察與分析,反觀《詩經》在漢代的地位和影響。 本文由引言、四部分正文及結論組成。 引言部分扼要介紹《詩經》研究的歷史、現(xiàn)狀,闡明本文的寫作意圖。第一部分,“‘前三史’中《詩》之引用”。首先對“前三史”中引用《詩經》的情況做詳細統(tǒng)計,并且按照“說明道理”、“補充歷史”、“議論人物”、“記‘詩本事’”四個方面,對統(tǒng)計
3、結果進行分類,從而得出結論:漢代人對《詩經》的引用已經涉及到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漢人繼承了先秦引《詩》傳統(tǒng),而且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有了新的發(fā)展。 第二部分,“‘前三史’中《詩》之評論”。“前三史”不僅大量引用《詩經》,而且還保存了許多《詩》論。其中既有這三部史傳的作者的評價,也有書中人物的看法?!扒叭贰敝小对姟氛撝饕憩F(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論《詩經》的產生。關于《詩經》的產生,先秦典籍中就有論述,主要有采詩說和獻詩說,
4、這兩種說法在“前三史”中都有所反映。此外司馬遷又提出刪詩說。刪詩說的意義在于,強調孔子儒家至圣的地位,從而也弘揚《詩三百》作為儒家經典的權威性。 二、論《詩經》的功用。漢代《詩》學的一個突出特質是“尚用”。漢儒秉承了孔子的詩教觀,非常注重《詩》的教化和輔政作用。他們經常用《詩經》作為政治斗爭的武器,對現(xiàn)實政治進行諷諫。 三、論《詩經》的風格?!对娊洝返漠a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所跨的地域十分廣闊,因而三百五篇風格詭譎多變,各
5、有千秋。造成其風格差異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受內容和文體制約,二是受社會風氣影響。 四、論《詩經》的影響。對于《詩經》在漢代以前的影響,“前三史”作者談得較多的是孔子刪《詩》、教《詩》以及秦始皇焚滅《詩》、《書》這兩個問題。他們堅信《詩三百》的最后編定是孔子的功勞,對于秦始皇焚滅《詩》、《書》的暴行也予以激烈的抨擊。 第三部分,從“前三史”看漢代《詩經》之地位?!对娊洝吩跐h代的地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察。 一、
6、主要研究門派。包括魯、齊、韓、毛四家《詩》派。前三家在西漢時皆立為學官,獨《毛詩》未立。東漢時三家《詩》衰落,《毛詩》漸興。這些《詩》派門徒眾多,影響廣泛,對于弘揚《詩經》學貢獻很大。 二、漢代《詩經》研究史。分為西漢前期、西漢中期至東漢中期、東漢后期三個階段。西漢前期是《詩經》學在經歷秦火之后重新萌芽之時,西漢中期到東漢中期則是《詩經》學繁榮之時,而東漢末期《詩經》學逐漸衰落,這些現(xiàn)象與兩漢社會的政治息息相關。 三、興
7、盛原因之探討。劉漢王朝從暴秦的廢墟上建立了一個新政權,他們從前朝汲取的驚心動魄的歷史教訓就是如何治理天下,以求長治久安?!傲T黜百家,獨尊儒術”漢天子們經過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所得出的解決歷史難題的必然抉擇。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儒家學說與官方意識形態(tài)達成了一致,經學也因此獲得了生存、發(fā)展的良機。 第四部分、從“前三史”看漢代人對《詩經》文化精神的接受。《詩經》中體現(xiàn)的文化精神博大精深,這些文化精神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為我們民族生生
8、不息的強大動力?!扒叭贰敝械摹对娊洝肺幕裰饕憩F(xiàn)在以下方面。 一、漢代人對《詩經》民族精神的崇尚。漢人從《詩經》中汲取的最主要的精神是“尚德”,而“德”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是豐富多樣的,概而言之則為遵王道、尚中和、憂時政等幾種。 二、漢代人對《詩經》文學精神的傳承。《詩經》在漢代的經學地位早已被學界公認,而作為一部開創(chuàng)中國文學傳統(tǒng)的輝煌作品,《詩經》對漢代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理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扒叭贰币灿縿又对娊洝?/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詩心鑄史——魯迅故事新編研究
- 宋前詠物詩發(fā)展史.pdf
- 詩心鑄史——魯迅《故事新編》研究_16474.pdf
- 前三史民族傳研究
- “詩的史”與“史的詩”——七月抗戰(zhàn)詩歌研究
- 日本《詩經》傳播史_787.pdf
- “詩的史”與“史的詩”——《七月》抗戰(zhàn)詩歌研究_27844.pdf
- 《史通》之“前四史”批評.pdf
- 前三史民族傳研究_13162.pdf
- 《史通》之“前四史”批評_3031.pdf
- 論詩經中的婚戀詩
- 鄭思肖《心史》研究.pdf
- “詩史”史——宋人杜詩“詩史”批評.pdf
- 女性生存的心史靈譜——論新時期女性家族史小說
- 唐前故事樂府源流史.pdf
- 唐前軍旅詩發(fā)展史
- 女性生存的心史靈譜——論新時期女性家族史小說_21800.pdf
- 融文心入史心——略論南朝人所撰三部史書的文學特色
- 淺論《詩經》中的相思詩【開題報告】
- 淺論《詩經》中的相思詩【文獻綜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