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當代在世界范圍內,認同政治的理念正風行未艾。認同政治實質上是差異政治,所謂認同(identity),就是要界定自我與他者的區(qū)別及關系。 在中國二千余年的歷史中,“夷夏之辨”與“禮儀中國”這兩種認同模式都有著強大的影響力,這兩種觀念都能從《春秋》的夷夏論中找到根據。 “中國”是否就是指漢族國家?少數(shù)民族王朝是“中國”王朝嗎?類似的問題在少數(shù)民族王朝統(tǒng)治時期往往成為首要的政治問題。作為少數(shù)民族王朝的清朝由于其少數(shù)民族的地位,

2、也由于其取得政權的方式,而被漢族認為是不合法的,但隨后清王朝依靠其相對良好的統(tǒng)治和今文經學的夷夏相對化理論為自己建立了合法性。 降及晚清,由于現(xiàn)實的危機和西方民族主義理論的輸入,清王朝的合法性危機再次爆發(fā)。晚清政治合法性的理論資源處于一種復雜而纏繞的狀態(tài),本土的知識有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來自西方的知識則有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不同人物對不同理論資源的接受和汲取,就可能導致對中國認同問題產生極為不同的主張,古今中西的分歧混雜在一起。

3、 以章太炎和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主要是從傳統(tǒng)的夷夏之辨出發(fā),再吸收西方民族主義的學理,持一種漢民族主義的立場,認為只有漢族國家才是中國。孫中山的革命思想盡管包括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但民族主義本身與民權主義并無必然的聯(lián)系。 立憲派的康有為從今文經學的知識資源出發(fā),拒絕民族主義的認同模式,他力圖從文化上為中國尋找認同的根據,在政治上將清帝國直接轉化為主權國家。梁啟超戊戌維新后一度在民族主義的問題上動搖不定,1903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