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門望族與中古社會——太原王氏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太原王氏家族,是中古時期著名的名門望族之一,她與整個中古時期相始終。對其進行深入細致地研究,將對我們更加深切地了解中古社會具有重要意義與學術價值。太原王氏溯源于先秦周靈王太子晉,秦末王離之后,長子王元避難遷于瑯琊,后遷臨沂,稱為瑯琊王氏;次子王威,居于太原,其后代子孫稱為太原王氏。王莽時期,王霸被召,連聘不至,以遺民隱士載入史冊;東漢末年,王柔、王澤名聞政壇;建安年間,太原王氏移居河內(nèi)野王,曹魏之初,再遷洛陽。至王昶時,太原王氏已成為聞

2、名于世的世家大族。在此后的七個多世紀中,王氏家族的發(fā)展雖多有起伏波折,但始終以冠冕相繼、優(yōu)美家學門風相承著稱于世。 在具體的研究中,該文不僅對于太原王氏的祖源進行了具體追尋,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且對太原王氏在魏晉時期的居地三遷進行了考證。對太原王氏王柔宗支譜系、永嘉之亂后太原王氏北方房支譜系與居地、王國寶后代子孫譜系、王濟后裔譜系、隋唐時期太原王氏的第三\第四房譜系與文中子房支譜系等,均進行了具體考證與鉤沉,填補了正史與唐宋時期姓

3、氏書的空白。同時,考證、訂正、增補了太原王氏魏晉時期的譜系以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太原王氏大房、二房與烏丸王氏譜系。 研究中注重了對于太原王氏與中古社會政治、經(jīng)濟、婚姻、家庭生活、文化傳承、家學門風、宗教信仰與社會風俗的研究。中古時期的世家大族之所以世代冠冕,占據(jù)國家政權要津,除了政治體制、任官制度等方面的因素之外,尚有家族文化傳承、家學門風及人們的意識觀念相關。在婚姻締結(jié)方面,自魏晉時期已形成一個基本婚姻圈子,而此時的婚姻

4、圈子則較為寬泛,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世家大族子女在婚姻對象的選擇上,除了門第相對、政治聯(lián)姻、經(jīng)濟方面的因素之外,在某種意義上則更加看重婚姻對象的家族文化底蘊與婚姻對象個人的容貌與才能。至隋唐時期,其婚姻的圈子基本限定于崔、盧、李、鄭、劉、張幾大舊士族的范圍之內(nèi)。唐初統(tǒng)治者雖下令禁止“七姓十家”之間的相互婚姻,而這些舊士族卻依然故我,恪守著自己在婚姻締結(jié)方面的價值取向,甚至這些大族中的“衰宗落譜,昭穆所不齒者,皆稱禁婚家,益自貴”,天子不能

5、禁。 李唐建國之初,對于山東士族采取了一種抑制政策,貞觀年間官修《氏族志》將山東舊族崔氏列為第三等,而劃分等第的標準則是“今日冠冕”之高下;至高宗時期重修《氏族志》,“各以品位敘之,凡九等,改為《姓氏錄》,當時軍功入五品者,皆升譜限,縉紳恥焉,目為‘勛格’?!痹诖颂瞥踅y(tǒng)治者忽視了自魏晉以來名聞社會的大族之所以稱之為名門望族的內(nèi)在要素,即家族的家學文化底蘊與傳承??婆e制的實行,致使太原王氏在仕宦方面亦“沉晦三世”,但至武則天時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