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羅非班給藥方式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PCI后心功能和預后影響及機制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世界范圍內(nèi)較為常見的急危重癥,以高發(fā)病率和高死亡率為主要特征。其發(fā)病原因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急劇下降或者中斷,使相應心肌發(fā)生嚴重的持久缺血而最終引發(fā)的缺血性壞死,為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心臟疾病之一。
  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shù)(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醫(yī)學界公認的在開通冠狀動脈狹窄、閉塞血管中最為

2、行之有效的治療措施,特別是在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當中收效顯著。PCI為臨床上所采用的諸多心肌血流重建術(shù)中創(chuàng)傷性最小的一種,其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治療過程中在及時開通閉塞血管方面具有顯著效果。但國內(nèi)外大量臨床研究顯示,盡管PCI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方面具有確定的療效,但PCI過程中會損傷血管內(nèi)膜、激活血小板使血栓發(fā)生的風險增高,因此PC

3、I過程中采取抗栓治療顯得尤為重要。替羅非班為一種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體拮抗劑,為抗血小板藥物,能夠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因此在臨床上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中。目前常規(guī)的替羅非班給藥途徑為經(jīng)靜脈內(nèi)注射給藥,而冠狀動脈內(nèi)注射則能夠使藥物直接作用于冠狀動脈病變部位,同時不需要通過體循環(huán)以及肝臟代謝,能夠使冠狀動脈微循環(huán)內(nèi)的有效藥物作用濃度提高數(shù)百倍,從而更好的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
  目的:
  為了比較研究替羅非班不同

4、給藥途徑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以及預后的影響,本研究選擇95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接受PCI治療的患者,確定經(jīng)冠狀動脈內(nèi)以及經(jīng)靜脈內(nèi)給予替羅非班的兩種給藥途徑,同時就上述兩種給藥途徑的療效以及應用價值進行比較,分析兩種方法的臨床治療特征。除此之外,進一步分析研究替羅非班不同給藥方式對PCI術(shù)后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旨在為明確替羅非班不同給藥途徑的安全性和療效奠定基礎,為替羅非班的臨床應用提供理論參考。

5、>  方法:
  (1)選擇2014年9月~2015年6月我院心內(nèi)科,診斷為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共95例。所有入選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2組,分別為靜脈內(nèi)給藥組和冠狀動脈內(nèi)給藥組,其中靜脈內(nèi)給藥組男性為32例、女性為14例,年齡范圍在54~81歲,平均年齡為64.34±4.21歲;冠狀動脈內(nèi)給藥組男性為33例,女性為16例,年齡范圍在53~78歲,平均年齡為63.27±5.07歲。靜脈內(nèi)給藥組患者在行PCI時經(jīng)靜脈內(nèi)輸注1

6、0μg/kg替羅非班;冠狀動脈內(nèi)給藥組患者在行PCI時經(jīng)冠狀動脈內(nèi)輸注10μg/kg替羅非班。對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進行比較分析。采集上述兩組患者的外周血血液樣本進行血小板計數(shù)(Plateletcount,PLT)和檢測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檢測兩組患者TIMI血流分級、左心室功能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
  (2)選擇2014年9月~2015年6月我院心內(nèi)科,診斷為ST段抬

7、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共95例。所有入選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2組,分別為靜脈內(nèi)給藥組和冠狀動脈內(nèi)給藥組。采集上述兩組患者外周血血液樣本,檢測兩組患者給藥前后血小板反應性基線水平、殘余血小板反應性、血小板聚集率。
  結(jié)果:
  (1)基線資料比較結(jié)果表明,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合并癥(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脂血癥)、梗死相關血管、癥狀-支架時間以及植入支架數(shù)量等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TIMI血流分級檢測結(jié)果表明,冠狀

8、動脈支架植入后靜脈給藥組和冠狀動脈給藥組TIMI0級患者均為0例,兩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靜脈給藥組TIMI1級患者為3例(6.52%),冠狀動脈組為0例,兩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靜脈給藥組TIMI2級患者為17例(36.96%),冠狀動脈組為12例(23.49%),靜脈給藥組TIMI2級患者比例明顯多于冠狀動脈組(P<0.05);靜脈給藥組TIMI3級患者為26例(56.52%),冠狀動脈組為37例

9、(75.51%),靜脈給藥組TIMI3級患者比例顯著少于冠狀動脈組(P<0.05)。左心室功能檢測結(jié)果表明,靜脈給藥組患者LVEF值為(54.19±4.37)%,冠狀動脈組患者LVEF值為(63.58±4.52)%,靜脈給藥組患者LVEF明顯低于冠狀動脈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靜脈給藥組患者E/A值>1的為13例(28.26%),冠狀動脈組患者E/A值>1的為26例(53.06%),與冠狀動脈給藥組相比,靜脈給藥組患者E

10、/A值>1的比例明顯減少(P<0.05);靜脈給藥組患者E/A值≤1的為33例(71.74%),冠狀動脈組患者E/A值≤1的為26例(46.94%),靜脈給藥組患者E/A值≤1的比例明顯增高(P<0.05)。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統(tǒng)計結(jié)果表明,靜脈給藥組患者和冠狀動脈給藥組患者復發(fā)心肌梗死均為0例,兩組相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靜脈給藥組心律失?;颊邽?例(6.52%),冠狀動脈給藥組患者為3例(6.12%),兩組相比差異

11、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靜脈給藥組心絞痛患者為4例(8.70%),冠狀動脈給藥組患者為3例(8.16%),兩組相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靜脈給藥組輕微出血患者為10例(21.74%),冠狀動脈給藥組患者為5例(10.20%),靜脈給藥組明顯高于冠狀動脈給藥組(P<0.05);靜脈給藥組和冠狀動脈給藥組血小板減少癥的患者均為0例,兩組相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靜脈給藥組和冠狀動脈給藥組死亡患者均為

12、0例,兩組相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LT和PAR檢測結(jié)果表明,與給藥前相比,替羅非班給藥后靜脈給藥組以及冠狀動脈給藥組患者PLT均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給藥前相比,替羅非班給藥后靜脈給藥組以及冠狀動脈給藥組患者PAR均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冠狀動脈給藥組以及靜脈給藥組患者在替羅非班給藥前后血小板反應性基線水平無明顯變化,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

13、5);與給藥前相比,靜脈給藥組和冠狀動脈給藥組患者在替羅非班治療前后血小板反應性基線水平均無明顯變化,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靜脈給藥組相比,冠狀動脈給藥組患者在替羅非班給藥后殘余血小板反應性明顯增高;在靜脈給藥組中,給藥后10 min殘余血小板反應性與給藥前相比明顯增高(P<0.05);在冠狀動脈給藥組中,給藥后10 min殘余血小板反應性與給藥前相比明顯增高(P<0.05)。與靜脈給藥組相比,冠狀動脈給藥組患者在替羅

14、非班給藥后血小板聚集率明顯降低(P<0.05)。在靜脈給藥組中,替羅非班給藥后10 min血小板聚集率與給藥前相比明顯降低(P<0.05);在冠狀動脈給藥組中,替羅非班給藥后10 min血小板聚集率與給藥前相比明顯降低(P<0.05)。
  (3)與靜脈給藥組相比,冠狀動脈給藥組患者在替羅非班給藥前0.5h血小板CD40L的表達量無明顯變化,而在給藥后36h時,冠狀動脈給藥組患者血小板CD40L的表達量明顯低于靜脈給藥組(P<0.

15、05);在靜脈給藥組中,與給藥前0.5 h相比,給藥后36 h時血小板CD40L的表達量明顯增高(P<0.05);在冠狀動脈給藥組中,與給藥前0.5 h相比,給藥后36 h時血小板CD40L的表達量明顯增高(P<0.05)。與靜脈給藥組相比,冠狀動脈給藥組患者在替羅非班給藥前0.5 h血清sCD40L水平無明顯變化,而在給藥后36 h時,冠狀動脈給藥組患者血清sCD40L的表達量明顯低于靜脈給藥組(P<0.05);在靜脈給藥組中,與給藥

16、前0.5 h相比,給藥后36 h時血清sCD40L水平明顯增高(P<0.05);在冠狀動脈給藥組中,與給藥前0.5h相比,給藥后36h時血清sCD40L水平明顯增高(P<0.05)。與靜脈給藥組相比,冠狀動脈給藥組患者在替羅非班給藥前0.5 h血清MMP-2水平無明顯變化,而在給藥后36h時,冠狀動脈給藥組患者血清MMP-2的表達量明顯低于靜脈給藥組(P<0.05);在靜脈給藥組中,與給藥前0.5 h相比,給藥后36h時血清MMP-2表

17、達量明顯增高(P<0.05);在冠狀動脈給藥組中,與給藥前0.5 h相比,給藥后36 h時血清MMP-2表達量明顯增高(P<0.05)。
  結(jié)論: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治療時經(jīng)冠狀動脈內(nèi)注射替羅非班對于進一步改善患者TIMI血流以及心功能的作用優(yōu)于經(jīng)靜脈內(nèi)注射,且具有較好的安全性,不會增加大出血發(fā)生的風險。
  (2)在行PCI治療過程中運用替羅非班能夠有效降低冠脈“無復流”現(xiàn)象的發(fā)生,經(jīng)冠狀動脈內(nèi)輸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