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1 建筑設計說明</b></p><p><b> 1.1 總平面設計</b></p><p><b> 1.2 平面設計</b></p><p> 本教學樓由教室,大、小會議室,教師休息室以及功能房組成。根據(jù)多功能教學的要求,教學樓功能、布局、聯(lián)系合理。</
2、p><p> 1.2.1 使用部分設計</p><p> ?。?)教室:為了確保有充分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風,以及場地要求,南北朝向,東西布置。</p><p> ?。?)門廳:門廳是建筑物的出入口,門廳起到人流分散的作用。因此,門廳設計應考慮美觀和功能要求。</p><p> 1.2.2 交通聯(lián)系部分設計</p><p>
3、; 走廊連接教室、樓梯和門廳各部分,各房間的水平方向的聯(lián)系和疏散人群的問題由走廊完成。過道的寬度應滿足人流暢通和建筑物的防火要求,過道寬度2.4m。</p><p> 各層間的垂直方向的聯(lián)系,各樓層人群的疏散由樓梯完成。本教學樓由于消防疏散問題兩部樓梯以中間對稱布置以滿足規(guī)范要求。</p><p> 1.2.3 平面組合設計</p><p> 由于場地面積以
4、及建筑面積和功能的要求,該教學樓采用內(nèi)廊式,以及在教室的旁邊設置了相關的輔助設施。</p><p><b> 1.3 立面設計</b></p><p> 由于教學樓的對采光的要求,立面上布置了充分的玻璃窗,盡量拉通窗,樣式鮮明、美觀。在外墻裝飾上采用貼瓷磚,窗框為鋁合金,明亮的色彩搭配。立面上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符合教學樓的氣質。</p><p
5、><b> 1.4 剖面設計</b></p><p> 根據(jù)采光和通風規(guī)范要求,各房間均采用自然光采光,并配有照明設備,由規(guī)范 得窗臺高900mm。</p><p> 1.5 建筑設計的體會</p><p> 間的使用面積,舒適和方便。外觀的形狀和周圍環(huán)境相互協(xié)調。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實踐中使用的知識架構設計,和瀏覽大量的數(shù)據(jù),在指導
6、老師的解答下,設計中的難題被解決。我受益很多,不僅加強了我們的專業(yè)知識,并積累了大量的經(jīng)驗。建筑設計有很多的可變性,因此,細節(jié)繁多,我花了較多時間完成建筑設計。</p><p><b> 2 結構選型及布置</b></p><p> 設計題目:雅禮中學(邵陽)綜合教學樓。</p><p> 設計資料:見設計任務書。</p>
7、<p><b> 2.1 結構選型</b></p><p><b> 2.2 結構布置</b></p><p> 2.2.1 結構布置</p><p> 2.2.2 結構布置圖的具體內(nèi)容和要求</p><p> 3 框架結構內(nèi)力計算</p><p> 3
8、.1 確定框架的計算簡圖</p><p> 選取KJ-2為教學樓框架計算單元,如圖3.1所示??紤]整體一致性,以及保證安全,開間取4.75m來計算。</p><p> 圖3.1 板傳荷載示意圖</p><p> 圖3.2 計算簡圖及相對線剛度</p><p> 3.2 框架梁柱尺寸確定</p><p>
9、混凝土強度等級: </p><p><b> 框架梁:,</b></p><p> 中間梁:h=450mm,</p><p><b> b=300mm;</b></p><p><b> 框架柱: 。</b></p><p> 3.3 框架梁
10、柱線剛度計算</p><p><b> 邊跨梁:</b></p><p><b> 中跨梁: </b></p><p><b> 底層柱: </b></p><p><b> 其余各層柱:</b></p><p> 3.4
11、 框架各種荷載計算及受荷總圖</p><p> 3.4.1 恒載標準值計算</p><p> ?。?)屋面:(不上人)05ZJ001</p><p> 二層厚或改性瀝青卷材</p><p> 面層卷材表面帶綠頁巖保護層刷基層處理一遍</p><p><b> 厚水泥砂漿找平層</b><
12、;/p><p> 厚(最薄處)水泥加氣混凝土碎渣找2%坡</p><p> 干鋪厚加氣混凝土砌塊</p><p> 自重: </p><p> 結構層:100mm厚現(xiàn)澆鋼筋
13、混凝土板 </p><p><b> 合計:</b></p><p> (2)各層走廊樓面: </p><p> 水磨石地面 120mm厚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板
14、 </p><p> 10mm厚混合砂漿天棚抹灰 </p><p><b> 合計:</b></p><p><b> (3)各層樓面:</b></p><p> 水磨石面層
15、 </p><p> 120mm厚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板 </p><p> 10mm厚混合砂漿 </p><p> 合計:
16、 </p><p> (4)框架梁自重: </p><p> 梁自重: </p><p> 10mm厚混合砂漿 </p><p><b> 合計:3.86&
17、lt;/b></p><p> 梁自重: </p><p> 10mm厚混合砂漿 </p><p><b> 合計:2.69</b></p><p> ?。?)基礎梁自重: </p>
18、<p> 梁自重: </p><p> ?。?)框架柱自重: </p><p> 柱自重: </p><p> 合計: (7)外縱墻自重</p>
19、<p><b> 底層: </b></p><p> 縱 墻: </p><p> 鋁合金窗: </p><p> 貼瓷磚外墻面: </p><p> 水泥粉刷內(nèi)墻面:
20、 </p><p><b> 合計:</b></p><p><b> 標準層: </b></p><p> 縱 墻: </p><p> 鋁合金窗: <
21、;/p><p> 貼瓷磚外墻面: </p><p> 水泥粉刷內(nèi)墻面: </p><p><b> 合計: </b></p><p><b> (8)內(nèi)縱橫墻自重</b></p><p>&
22、lt;b> 標準層:</b></p><p> 墻體: </p><p> 水泥粉刷墻面: </p><p><b> 合計: </b></p><p><b> 底層:</b></p&g
23、t;<p> 墻體:
24、 水泥粉刷墻面: </p><p><b> 合計: </b></p><p> 3.4.2 活荷載標準值計算</p><p> ?。?)活荷載標準值:</p><p><b> 查得:</b></p><p>
25、 不上人屋面: </p><p> 樓面:教室 </p><p> 走廊: </p><p><b> ?。?)雪荷載:</b></p><p> 取屋面活荷載與Sk中最大值。</p><p> 3.4.3豎向荷載作用下框架受荷總圖</p>
26、<p> ?。?)A-B,C-D軸間框架梁:</p><p><b> 屋面板傳荷載:</b></p><p> 板傳至梁上荷載如圖3.1所示,用均布荷載替換三角形荷載和梯形荷載:</p><p><b> 恒載: </b></p><p><b> 活載: &l
27、t;/b></p><p><b> 樓面?zhèn)鱽砗奢d:</b></p><p><b> 恒載: </b></p><p><b> 活載: </b></p><p><b> 梁自重: </b></p><p>
28、; 軸框架梁均布荷載為:</p><p><b> 屋面梁: </b></p><p> 恒載=梁自重+板傳恒荷載</p><p><b> = +=</b></p><p><b> 活載=板傳活荷載</b></p><p><b>
29、; =</b></p><p><b> 樓面梁: </b></p><p> 恒載=梁自重+板傳恒荷載</p><p><b> =+=</b></p><p><b> 活載=板傳活荷載</b></p><p><b&g
30、t; =</b></p><p><b> ?。?)軸間框架梁:</b></p><p><b> 屋面板傳荷載:</b></p><p><b> 恒載: </b></p><p><b> 活載: </b></p>
31、;<p><b> 樓面?zhèn)鱽砗奢d:</b></p><p><b> 恒載: </b></p><p><b> 活載: </b></p><p><b> 梁自重: </b></p><p><b> 軸間框架
32、梁荷載為:</b></p><p><b> 屋面梁: </b></p><p> 恒載=梁自重+板傳荷載</p><p><b> =+=</b></p><p><b> 活載=板傳荷載</b></p><p><b>
33、 =</b></p><p><b> 樓面梁:</b></p><p> 恒載=梁自重+板傳荷載</p><p><b> =+=</b></p><p><b> 活載=板傳荷載</b></p><p><b> =
34、</b></p><p> ?。?)、軸柱縱向集中荷載的計算:</p><p><b> 頂層柱:采用外天溝</b></p><p> 女兒墻自重:(做法:墻高900㎜,100㎜的混凝土壓頂)</p><p> 頂層柱恒載=女兒墻自重+梁自重+板傳荷載=71.38kN</p><p&
35、gt; 頂層柱活載=板傳活載</p><p><b> ?。?lt;/b></p><p> 標準層柱恒載=墻體自重+梁自重+板傳荷載</p><p><b> =69.39</b></p><p> 標準層柱活載=板傳活載</p><p><b> ==<
36、;/b></p><p> 基礎頂面恒載=底層外縱墻自重+基礎梁自重</p><p><b> = </b></p><p> ?。?)B、C柱集中荷載計算</p><p> 頂層柱恒載=梁自重+板傳傳載</p><p><b> =</b></p>
37、;<p><b> +</b></p><p><b> =</b></p><p> 頂層柱活載=板傳活載</p><p><b> ?。?lt;/b></p><p><b> =6.06 </b></p><p&g
38、t; 標準層柱恒載=梁自重+板傳荷載+墻自重</p><p><b> =+</b></p><p><b> =</b></p><p> 標準層柱活載=板傳活載 &
39、lt;/p><p><b> =</b></p><p><b> =26.78</b></p><p> 基礎頂面恒載=基礎梁自重+墻自重</p><p> =19.66(4.75m-0.4m)+2(4.75-0.4)=94.22</p><p> 圖3.3 豎向受
40、荷總圖(單位:KN)</p><p> 3.5 風荷載作用下的位移驗算與內(nèi)力計算</p><p> 3.5.1 風荷載作用下的位移驗算與內(nèi)力計算</p><p> ?。?) 集中風荷載標準值計算</p><p> 基本風壓=0.45kN/m;</p><p>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地面粗糙度為C類;</
41、p><p> --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根據(jù)建筑物的體型查得μ=;</p><p><b> --風振系數(shù);</b></p><p><b> --下層柱高;</b></p><p><b> --上層柱高;</b></p><p><b>
42、B—迎風面的寬度。</b></p><p> 表3.1 集中風荷載標準值</p><p> (2)風荷載作用下的位移驗算</p><p> ?、贆M向框架的側移剛度D的計算</p><p> 側移剛度如表3.2和3.3所示:</p><p> 表3.2 橫向2-4層D值的計算</p>
43、<p><b> =63360</b></p><p> 表3.3 橫向1層D值的計算</p><p><b> =29032</b></p><p> ---第j層的總剪力;</p><p> ---第j層所有柱的抗側剛度之和;</p><p>
44、---第j層的層間側移。</p><p> 由第一層的層間側移值計算各樓板標高處的側移值的頂點側移值,各層樓板標高處的側移值是該層以下各層層間側移之和,點側移是所有各層層間側移之和。</p><p> j層側移 u=</p><p> 頂層側移 u=</p><p> 表3.4 風荷載作用下框架側移計算表&l
45、t;/p><p><b> 側移驗算:</b></p><p> 層間側移最大值:1/4000<1/550(滿足)</p><p> ?。?)風荷載作用內(nèi)力計算:</p><p> 框架在風荷載下的內(nèi)力用D值法進行計算。其步驟為:</p><p><b> 框架柱反彎點位置,&
46、lt;/b></p><p> 表3.5 框架柱反彎點位置</p><p> 表3.6 風荷載作用下框架柱軸力與梁端剪力</p><p> 表3.7 風荷載作用下框架柱剪力和梁柱端彎矩的計算 </p><p> 注:只考慮左側向風荷載作用</p><p><b> 3.6 內(nèi)力計算<
47、;/b></p><p> 為了簡化計算,考慮如下單獨受荷情況:</p><p> 對于(1)~(4)四種情況,采用分層法計算。</p><p> 第(5)種情況,采用D值法計算。</p><p> 3.6.1 豎向恒載作用下內(nèi)力計算</p><p> 結構內(nèi)力計算可采彎矩分配法計算,并可利用結構對稱性
48、取1/2結構計算。注意除底層外,柱的線剛度需要乘以修正系數(shù)0.9,其它各層柱的彎矩傳遞系數(shù)取1/3,除底層柱外。</p><p> 線剛度修正:底層柱 i=2.47×104</p><p> 其他層柱 i=0.9×3.47×104=3.12×104</p><p><b> ?。?)頂層</b>&
49、lt;/p><p> 列表計算,如表3.8。</p><p> 圖3.4 頂層計算簡圖</p><p> 表3.8 頂層桿端彎矩的計算</p><p> 彎矩圖見下圖3.5。 </p><p> 圖3.5 頂層彎矩圖(KN?m)</p><p><b> (2)標準層&l
50、t;/b></p><p> 列表計算,如表3.9</p><p> 圖3.6 標準層計算簡圖</p><p> 表3.9 標準層桿端彎矩的計算</p><p> 圖3.7 標準層彎矩圖(KN?m)</p><p><b> ?。?)底層</b></p><
51、p> 列表計算,如表3.10。</p><p> 圖3.8 底層計算簡圖</p><p> 表3.10 底層桿端彎矩的計算</p><p> 彎矩圖見下圖3.9。</p><p> 圖3.9 底層彎矩圖(KN?m)</p><p><b> ·</b></p
52、><p> ?。?)柱端彎矩疊加,不平衡節(jié)點彎矩進行再一次彎矩分配,得框架彎矩總圖如圖3.10。</p><p> 圖3.10 分層法框架彎矩總圖(KN?m)</p><p> ?。?)恒荷載作用下的剪力圖和軸力圖如圖3.11、圖3.12</p><p> 圖3.11 恒荷載作用下的V圖(KN)</p><p>
53、 圖3.12 恒荷載作用下的N圖(KN)</p><p> 3.6.2活載作用下的內(nèi)力計算</p><p> 本設計只考慮活載滿跨作用。</p><p><b> (1)頂層</b></p><p> 列表計算,如表3.11。</p><p> 圖3.13 頂層計算簡圖</p&
54、gt;<p> 表3.11 頂層桿端彎矩的計算</p><p> 彎矩圖見下圖3.14。</p><p> 圖3.14 頂層彎矩圖(KN?m)</p><p><b> ?。?)標準層</b></p><p> 列表計算,如表3.12。</p><p> 圖3.15 標準
55、層計算簡圖</p><p> 表3.12 標準層桿端彎矩的計算</p><p> 彎矩圖見下圖3.16。</p><p> 圖3.16 標準層彎矩圖(KN?m)</p><p><b> ?。?)底層</b></p><p> 列表計算,如表3.13。</p><p&
56、gt; 圖3.17 底層計算簡圖</p><p> 表3.13 底層桿端彎矩的計算</p><p> 彎矩圖見下圖3.18。</p><p> 圖3.18 底層彎矩圖(KN?m)</p><p> ?。?)柱端彎矩疊加,不平衡節(jié)點彎矩進行再一次分配,得框架彎矩總圖如圖3.19。</p><p> 圖3.1
57、9 分層法框架彎矩總圖(KN?m)</p><p> (5)活荷載作用下的剪力圖、軸力圖如圖3.20、圖3.21。</p><p> 圖3.20 活荷載作用下的V圖(KN)</p><p> 圖3.21 活荷載作用下的N圖(KN)</p><p> 4 內(nèi)力組合及內(nèi)力調整</p><p> 進行承載力計
58、算時,采用荷載設計值對應的內(nèi)力設計值,荷載設計值=γ×fa,本設計分項系數(shù)為:</p><p> 恒載=1.2 活載</p><p><b> 風載 樓面活載</b></p><p> 可變荷載控制組合考慮以下三種: </p><p> (1) 1.2恒載+1.4活載</p><
59、p> (2)1.2恒載+1.4風載</p><p> (3) 1.35恒載+0.98活載+0.84風載 </p><p> 按照最不利布置的原則內(nèi)力組合。計算承載力。</p><p><b> 4.1 內(nèi)力組合</b></p><p> 表4.1 框架梁內(nèi)力組合表(四層)</p><p
60、> 注:1、表中系數(shù)0.98由1.4×0.7得出,1.26由0.9×1.4得出;風荷載產(chǎn)生跨中彎矩很小,略去以“—”計;</p><p> 2、表中單位:M—,V—;</p><p> 3、不起控制作用的組合,能直接看出時未計算以“—”表示。</p><p> 表4.2 框架梁內(nèi)力組合表(三層)</p><p&g
61、t;<b> 注:同表4.1。</b></p><p> 表4.3 框架梁內(nèi)力組合表(二層)</p><p><b> 注:同表4.1。</b></p><p> 表4.4 框架梁內(nèi)力組合表(一層)</p><p><b> 注:同表4.1。 </b></p&g
62、t;<p> 表4.5 框架柱的內(nèi)力組合表(四層)</p><p> 表4.6 框架柱的內(nèi)力組合表(三層)</p><p> 表4.7 框架柱的內(nèi)力組合表(二層)</p><p> 表4.8 框架柱的內(nèi)力組合表(一層)</p><p><b> 5 截面設計</b></p><
63、p> 5.1梁的正截面承載力計算</p><p> 5.1.1 框架梁的截面內(nèi)力換算</p><p> 按如下公式進行換算:</p><p> 梁支座邊緣處的內(nèi)力值: </p><p> (5.1) (5.2)</p><p> 以頂層A支座計算為例:選出支座截面
64、最不利內(nèi)力。</p><p><b> 支座:</b></p><p> 由于都是設計值,所以需將梁單位長度的均布荷載標準值轉化為設計值。</p><p> A梁樓面設計值 </p><p> A梁屋面設計值 </p&g
65、t;<p> B梁屋面設計值 </p><p> B梁樓面設計值 </p><p><b> 所以:</b></p><p> 表5.1 框架梁控制截面的彎矩與剪力</p><p> 由于采取活載布滿法,計算時
66、需對跨中彎矩應乘以系數(shù)1.1~1.2。</p><p> 5.1.2 框架梁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p><p> 對于現(xiàn)澆樓蓋的連續(xù)梁,當梁下部受拉時,按形截面設計;當梁上部受拉時,依照矩形截面設計。翼緣計算寬度依照跨度考慮 =/= /= 。梁內(nèi)縱向鋼筋選鋼筋(,),箍筋為(),混凝土強度( ,,)。</p><p><b> 以頂層計算為
67、例:</b></p><p><b> (1)AB跨中:</b></p><p> ﹥=141.5此時中和軸在翼緣內(nèi),故屬于第一類T型截面。</p><p><b> 實配318(),</b></p><p><b> (2) 支座A:</b></p&
68、gt;<p><b> 實配216()</b></p><p> (3) 支座B左邊:</p><p><b> 實配218()</b></p><p><b> (4) BC跨中:</b></p><p> (5) 支座B右邊: </p>
69、<p> 各層的配筋計算結果見表5.2。</p><p> 表5.2 框架梁縱向鋼筋計算表</p><p> 5.1.3 框架梁的裂縫寬度驗算</p><p> 表5.3 四層框架梁裂縫寬度驗算</p><p> 表5.4 一層框架梁裂縫寬度驗算</p><p> 5.2 梁斜截面承載力計算&l
70、t;/p><p> 受剪承載力設計值: </p><p> 表5.5 框架梁斜截面承載力計算</p><p><b> 5.3 柱截面設計</b></p><p> 混凝土為,縱向筋級,箍筋級。</p><p> (1)軸壓比及剪跨比驗算</p><p> 表5.
71、6 軸壓比及剪跨比驗算</p><p> (2)柱正截面承載力計算</p><p> 表5.7四層柱正截面承載力計算</p><p> 表5.8 二、三層柱正截面承載力計算</p><p> 表5.9 一層柱正截面承載力計算</p><p> (3)柱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p><p&g
72、t;<b> 最不利內(nèi)力組合 </b></p><p><b> 剪跨比,所以取</b></p><p><b> 因為,所以</b></p><p> 可按構造要求配筋8@200</p><p> 其余柱子均按構造配筋 選用8@200</p>&
73、lt;p> 5.3.1 截面尺寸復核</p><p> 取 Vmax=35.3kN</p><p> =0.25×1.0×14.3×400×465=665kN>35.3kN</p><p><b> 滿足要求。</b></p><p><b>
74、 6 樓板的計算</b></p><p> 6.1 樓面板的計算</p><p> 板厚,樓面永久荷載標準值,樓面等效活載標準值(教室活載),(走廊活載),</p><p> 混凝土強度,鋼筋采用級鋼筋,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長邊取,短邊取。</p><p> 6.1.1 內(nèi)力計算</p><p
75、> 可按3跨連續(xù)雙向板計算,計算跨度取梁中心至梁中心的距離并取寬度的板進行計算。</p><p><b> ?。?)荷載計算</b></p><p><b> 恒載標準值 </b></p><p><b> 恒載設計值 </b></p><p><
76、b> 活載設計值 </b></p><p> 合計 </p><p> ?。?)按塑性理論計算彎矩</p><p><b> 中間區(qū)格板A</b></p><p><b> 計算跨度: </b></p><p><b>
77、; 采用分離式鋼筋</b></p><p> 代入 </p><p><b> 得:</b></p><p><b> 故得: </b></p><p><b> ?。?)邊區(qū)格板B</b></p><p>
78、區(qū)格三邊連續(xù)一邊固支,內(nèi)力不作折減。</p><p><b> 荷載 </b></p><p><b> 計算跨度:</b></p><p><b> 采用分離式鋼筋</b></p><p> 代入 </p><p>
79、<b> 得:</b></p><p><b> 故得: </b></p><p><b> 6.2 配筋計算</b></p><p> 表6.1 板配筋表</p><p><b> 7 樓梯計算</b></p><p
80、><b> 7.1 建筑設計</b></p><p> 7.1.1樓梯間建筑平面圖</p><p> 如圖7.1所示:樓梯開間為,進深為;</p><p> 圖7.1 標準層樓梯布置圖</p><p> 7.1.2樓梯形式尺度:</p><p> 采用雙跑樓梯,踏步尺寸采用,層
81、高為,共需踏步步;詳圖見建施圖。</p><p><b> 7.2 結構設計</b></p><p> 7.2.1 結構選型:</p><p> 樓梯段的水平面長度約為,選用板式樓梯。</p><p> 7.2.2 材料選型:</p><p> 踏步底面為混凝土砂漿抹灰層,采用混凝土。鋼
82、筋采用級鋼筋,。另由《建筑結構荷載設計規(guī)范》有:樓梯活荷載標準值為。</p><p> 7.2.3 樓梯板計算</p><p><b> 踏步尺寸,</b></p><p><b> =,</b></p><p><b> 取截面高度: 。</b></p>
83、<p><b> 取寬板帶計算.</b></p><p><b> ?。?)荷載計算</b></p><p><b> 恒荷載:</b></p><p> 三角形踏步: </p><p> 斜板: </p>
84、<p> 板底抹灰: </p><p> 使用活荷載: </p><p> 荷載總計: </p><p><b> (2)截面設計</b></p><p> 板的水平計算跨度為:</p><p&g
85、t;<b> 踏步板跨中彎矩:</b></p><p><b> ==</b></p><p> 取Φ,支座配筋與跨中相同,分布筋每個踏步下1Φ6。 </p><p> 7.2.4 平臺板的計算</p><p> 平臺板取板寬計算,假定板厚為,</p><p>&l
86、t;b> 計算跨度。</b></p><p> ?。?)荷載計算(取板寬計算)</p><p> 平臺板厚找平層: </p><p> 平臺板底抹灰: </p><p> 厚砼板: </p><p> 使用活荷載:
87、 </p><p> 總計: </p><p><b> ?。?)截面設計</b></p><p><b> α==</b></p><p><b> 選。 </b></p><
88、;p> 7.2.5 梯梁計算</p><p> 梯梁截面尺寸,取,鋼筋采用。 </p><p><b> ?。?)荷載計算:</b></p><p> 梯段板傳來: </p><p> 平臺板傳來: </p><p> 梯梁自重: &l
89、t;/p><p> 總荷載: </p><p><b> ?。?)內(nèi)力計算</b></p><p><b> 平臺梁計算跨度,</b></p><p><b> 取</b></p><p><
90、;b> 梁跨中最大彎矩:</b></p><p><b> α=</b></p><p> 故按計算配筋,選用3Φ16(</p><p> ?。?)斜截面抗剪能力計算</p><p><b> 按構造配置箍筋</b></p><p><b>
91、; 選用Φ。</b></p><p> 8 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計算</p><p><b> 8.1 造型</b></p><p> 8.2 確定基頂荷載</p><p> 由柱傳來的荷載標準值:</p><p> 故作用于基底的荷載標準值:</p>&l
92、t;p> 8.3 確定基礎的埋置深度</p><p> 8.4 確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p><p> 8.5 確定基礎的底面面積</p><p><b> 基底面積估算;</b></p><p><b> 采用方形基礎</b></p><p> 8.5.1
93、 驗算持力層地基承載力:</p><p><b> 偏心距:</b></p><p><b> 最大基底反力:</b></p><p> 最后確定該柱基礎底面,滿足要求。</p><p> 8.5.2 計算基底凈反力</p><p><b> ?。ǚ弦螅?/p>
94、</b></p><p> 故基底尺寸采用滿足要求。</p><p> 8.6 基礎高度驗算 </p><p><b> 基礎底板厚度</b></p><p><b> 基底凈反力</b></p><p><b> 系數(shù) </b&
95、gt;</p><p><b> 基礎有效高度</b></p><p><b> 基礎底板厚度</b></p><p> 設計采用基礎底板厚度</p><p><b> 采用實際有效高度</b></p><p> 8.7 基礎底板配筋計算<
96、;/p><p> 8.7.1 基礎臺階高寬比為</p><p> 基礎底面雙向等同配筋</p><p> 基礎底板每1m配筋面積</p><p> 采用Φ,實際每1m配筋面積為</p><p> 8.7.2 受沖切驗算</p><p><b> ?。M足)</b>&l
97、t;/p><p> 同理可得:另一個方向也滿足。</p><p><b> 參考文獻</b></p><p> [1]李必榆.《房屋建筑學》 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p><p> [2]沈蒲生.《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p><p> [3
98、]尚守平.《結構抗震設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p><p> [4]應惠清主編.《土木工程施工》 同濟大學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p><p> [5]龍馭球,包世華.《結構力學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p><p> [6]趙明華.《土力學與基礎工程》 趙明華,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p>
99、<p> [7]朱育萬.《土木工程制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p><p> [8]唐岱新.《砌體結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p><p> [9]《建筑制圖標準》GB/T 50104-2001,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p><p> [10]《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北京:中國
100、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p><p> [11]《中南地區(qū)建筑標準設計結構圖集》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p><p> [1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p><p> [13]《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p>
101、<p> [14]《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p><p> [15]《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p><p> [16]《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3-2001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p><p> [1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層教學樓畢業(yè)設計計算書
- 四層教學樓畢業(yè)設計計算書
- 五層教學樓畢業(yè)設計計算書畢業(yè)設計
- 四層教學樓畢業(yè)設計全套-土木畢業(yè)設計(計算書+cad圖紙)
- 某四層教學樓畢業(yè)設計
- 某六層中學教學樓畢業(yè)設計-計算書
- 教學樓畢業(yè)設計計算書
- 四層教學樓設計畢業(yè)設計手算書
- 教學樓畢業(yè)設計計算書
- 教學樓畢業(yè)設計計算書
- 教學樓計算書畢業(yè)設計
- 教學樓畢業(yè)設計計算書
- 教學樓畢業(yè)設計計算書
- 教學樓設計畢業(yè)設計計算書
- 畢業(yè)設計--教學樓設計計算書
- 畢業(yè)設計---教學樓設計計算書
- 教學樓設計畢業(yè)設計計算書
- 某中學四層教學樓畢業(yè)設計
- 某中學四層教學樓畢業(yè)設計
- 教學樓畢業(yè)設計計算書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