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軸系部件設計說明書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機械設計大作業(yè)</b></p><p>  課程名稱: 機械設計 </p><p>  設計題目: 軸系部件設計 </p><p>  院 系: </p><p>  班 級: &l

2、t;/p><p>  設 計 者: </p><p>  學 號: </p><p>  指導教師: </p><p>  設計時間: 2010/11/21 </p><p><b>  

3、機械設計大作業(yè)</b></p><p><b>  軸系部件設計說明書</b></p><p>  題目:行車驅(qū)動裝置的傳動方案如下圖所示。室內(nèi)工作、工作平穩(wěn)、機器成批生產(chǎn),其他數(shù)據(jù)見下表。</p><p><b>  一 選擇軸的材料</b></p><p>  因為傳遞功率不大,軸

4、所承受的扭矩不大,故選擇45號鋼,調(diào)質(zhì)處理。</p><p><b>  二 初算軸徑 </b></p><p>  對于轉(zhuǎn)軸,按扭轉(zhuǎn)強度初算直徑 </p><p>  式中 P——軸傳遞的功率;</p><p>  C——由許用扭轉(zhuǎn)剪應力確定的系數(shù);</p><p>  n——軸的轉(zhuǎn)速,

5、r/min。</p><p>  由參考文獻[1] 表10.2查得,考慮軸端彎矩比轉(zhuǎn)矩小,故取。</p><p>  輸出軸所傳遞的功率: </p><p>  輸出軸的轉(zhuǎn)速: </p><p><b>  代入數(shù)據(jù),得</b></p><p>  考慮鍵的影響,將軸徑擴大5%,。&

6、lt;/p><p><b>  三 結(jié)構(gòu)設計</b></p><p>  軸承部件機體結(jié)構(gòu)形式及主要尺寸</p><p>  為了方便軸承部件的裝拆,減速器的機體采用剖分式結(jié)構(gòu)。取機體的鑄造壁厚δ=8mm,機體上的軸承旁連接螺栓直徑,,為保證裝拆螺栓所需要的扳手空間,軸承座內(nèi)壁至坐孔外端面距離</p><p>  取L=4

7、8 mm。 </p><p><b>  2.軸的結(jié)構(gòu)設計</b></p><p>  本設計方案是有8個軸段的階梯軸,軸的徑向尺寸(直徑)確定,以外伸軸徑為</p><p>  基礎,考慮軸上零件的受力情況、軸上零件的裝拆與定位固定、與標準件孔的配合、軸的表面結(jié)構(gòu)及加工精度等要求,逐一確定其余各軸段的直徑;而軸的軸向尺寸(長度)確定,則考慮軸

8、上零件的位置、配合長度、支承結(jié)構(gòu)情況、動靜件間的距離要求等因素,通常從與傳動件的軸段開始,向兩邊展開。</p><p>  聯(lián)軸器及軸段①和軸段⑧</p><p>  本設計中,軸段①和軸段⑧為軸的最小尺寸。因此,軸段①和軸段⑧與聯(lián)軸器的設計同時進行。</p><p>  為了補償聯(lián)軸器所連接的兩軸的安裝誤差,隔離振動,選用彈性柱銷聯(lián)軸器。</p>&

9、lt;p>  由參考文獻[1] 表13.1查得,則計算轉(zhuǎn)矩</p><p>  由參考文獻[2] 表13.1可以查得GB/T 5014-2003中的LX3型彈性柱銷聯(lián)軸器符合要求。</p><p>  其參數(shù)為:公稱轉(zhuǎn)矩1250 N·mm,許用轉(zhuǎn)速為4750 r/min,軸孔直徑范圍30~48mm??紤],取軸孔長度60 mm,J型軸孔,A型鍵。</p><

10、;p>  相應地,軸段①和軸段⑧的直徑為,軸段①和軸段⑧的長度應比聯(lián)軸器主動段軸孔長度略短,故取。</p><p>  密封圈及軸段②和軸段⑦</p><p>  聯(lián)軸器采用軸段②和軸段⑦的軸肩固定,軸肩計算</p><p>  軸段②和軸段⑦直徑最終由密封圈確定。由參考文獻[2] 表14.4,選用氈圈油封</p><p>  FZ/T

11、 92010-1991中的軸徑為48mm的,則軸段②和軸段⑦直徑。</p><p>  軸承及軸段③和軸段⑥</p><p>  考慮軸系部件幾乎呈對稱布置,且沒有軸向力,軸承類型選擇深溝球軸承。軸段③</p><p>  和軸段⑥上安裝軸承,其直徑應既便于軸承安裝,又應符合軸承內(nèi)徑系列。</p><p>  初選軸承型號6211,由參考文獻

12、[2] 表12.1,內(nèi)徑d=55mm,外徑D=100mm,寬度B=19mm,定位軸肩直徑。</p><p>  通常同一軸上兩軸承取相同型號,故軸段③和軸段⑥直徑為。</p><p><b>  齒輪及軸段④</b></p><p>  軸段④安裝齒輪,為便于齒輪的拆裝,且與齒輪輪轂配合,取。齒輪左端用套筒固定,為使套筒端面頂在齒輪左端面上,即

13、僅靠,軸段④的長度應比齒輪輪轂長略短,由于齒寬,取。</p><p><b>  軸段⑤和軸段⑥</b></p><p>  齒輪右端采用軸段⑤的軸肩固定,軸肩計算公式</p><p>  且確定還要考慮6211軸承最小定位軸肩直徑,,</p><p>  由參考文獻[2] 表9.4中系列查得標準值,取。</p&g

14、t;<p><b>  軸環(huán)寬度計算公式</b></p><p><b>  取。</b></p><p>  機體和軸段②、③、⑥、⑦的長度</p><p>  機體和軸段②、③、⑥的長度除與軸上零件有關外,還與機體及軸承蓋等零件有關。</p><p>  通常從齒輪壁面與機體內(nèi)壁間

15、留有足夠間距H,由參考文獻[1] 表10.3,取H=15mm。</p><p>  為補償機體的鑄造誤差,軸承應深入軸承座孔內(nèi)適當距離,以保證軸承在任何時候都能坐落在軸承座孔上。由參考文獻[1] 表10.3,取軸承上靠近機體內(nèi)壁的端面與機體內(nèi)壁間的距離Δ=10mm。</p><p>  采用凸緣式軸承蓋,由6211軸承參數(shù)及參考文獻[2] 表12.6,取凸緣厚度e=12mm。</p&

16、gt;<p>  為避免聯(lián)軸器輪轂端面與軸承蓋連接螺栓頭相碰,并便于軸承蓋上螺栓的裝拆,聯(lián)軸器輪轂端面與軸承蓋間應用足夠的間距K,取K=20mm。</p><p>  在確定齒輪、機體、軸承、軸承蓋及聯(lián)軸器的相互位置后,軸段②、③、⑥的長度就隨之確定下來,即</p><p>  進而,軸承的支點及力的作用點的跨距也隨之確定下來。6211軸承力作用點環(huán)厚中點10.5mm,取此點

17、為支點。取聯(lián)軸器輪轂中點為力作用點。</p><p><b>  則各跨距 。</b></p><p><b>  鍵連接設計</b></p><p>  聯(lián)軸器及齒輪與軸的周向連接均采用A型普通平鍵連接,由參考文獻[2] 表11.28查得,分別采用鍵12×50 GB/T 1096-2003和鍵18×5

18、6 GB/T 1096-2003。</p><p><b>  結(jié)構(gòu)設計簡圖</b></p><p>  根據(jù)以上要求,軸設計各數(shù)據(jù):</p><p><b>  階梯軸各段直徑:</b></p><p><b>  。</b></p><p><

19、b>  階梯軸各段長度:</b></p><p><b>  。</b></p><p><b>  各支點跨距:。</b></p><p><b>  四 軸的受力分析</b></p><p><b>  齒輪受力計算</b><

20、/p><p>  圓周力 </p><p>  式中 ——小齒輪傳遞的扭矩,N·mm;</p><p>  ——小齒輪分度圓直徑,mm。</p><p>  小齒輪傳遞轉(zhuǎn)矩 </p><p>  徑向力 </p>

21、;<p>  式中 ——分度圓壓力角,標準齒輪</p><p>  代入數(shù)據(jù)得: </p><p><b>  支承反力計算</b></p><p><b>  在水平面上</b></p><p><b>  在垂直面上</b></p>

22、<p>  軸承Ⅰ的總支承反力:</p><p>  軸承Ⅱ的總支承反力:</p><p><b>  軸彎矩計算</b></p><p><b>  在水平面上</b></p><p><b>  a—a剖面左側(cè):</b></p><p>&

23、lt;b>  a—a剖面右側(cè):</b></p><p><b>  在垂直平面</b></p><p><b>  合成彎矩</b></p><p><b>  a—a剖面左側(cè):</b></p><p><b>  a—a剖面右側(cè):</b>

24、;</p><p><b>  軸轉(zhuǎn)矩計算</b></p><p>  5.軸的受力簡圖(b)、彎矩圖(c、d、e)和轉(zhuǎn)矩圖(f)</p><p><b>  五 校核軸的強度</b></p><p>  此軸幾乎為對稱布置,但a—a剖面左側(cè)使用套筒固定齒輪,軸徑比右側(cè)小,故a—a剖面左側(cè)為危險剖

25、面。</p><p>  由參考文獻[1]查得,抗彎截面模量為</p><p>  式中 d——a—a截面軸的直徑,d=60mm;</p><p>  b——鍵槽的寬度,b=18mm;</p><p>  t——鍵槽的深度,t=7mm。</p><p>  同理,抗扭截面模量為</p><p

26、><b>  彎曲應力:</b></p><p><b>  扭剪應力:</b></p><p>  對于調(diào)質(zhì)處理的45鋼,由參考文獻[1] 表10.1,查得,</p><p><b>  。</b></p><p>  鍵槽引起的應力集中系數(shù),由參考文獻[1] 附表10

27、.4,查得。 </p><p>  絕對尺寸系數(shù),由參考文獻[1] 附表10.1,查得。</p><p>  軸磨削加工時的表面質(zhì)量系數(shù),由參考文獻[1] 附表10.1和附表10.2,得。</p><p>  由此,安全系數(shù)計算如下:</p><p>  由參考文獻[1] 附表10.5,查得許用安全系數(shù)。</p><p&g

28、t;  顯然,故a—a剖面安全。</p><p>  對于一般用途的轉(zhuǎn)軸,也可按彎扭合成強度進行校核計算。</p><p>  對于單向轉(zhuǎn)動的轉(zhuǎn)軸,通常轉(zhuǎn)矩按脈動循環(huán)處理,取折合系數(shù),當量應力為</p><p>  已知軸的材料為45鋼,調(diào)質(zhì)處理,查得。</p><p>  顯然,,故軸的a—a剖面左側(cè)強度滿足要求。</p>&

29、lt;p>  六 校核鍵連接的強度</p><p>  鍵連接的擠壓應力計算公式</p><p>  式中 d——鍵連接處軸徑, mm;</p><p>  T——傳遞的轉(zhuǎn)矩,;</p><p>  h——鍵的高度,mm;</p><p>  l——鍵連接的計算長度,。</p><p

30、>  聯(lián)軸器處鍵連接的擠壓應力</p><p>  齒輪處鍵連接的擠壓應力</p><p>  取鍵、軸及聯(lián)軸器的材料為鋼,由參考文獻[1] 表10.2查得。</p><p>  顯然,,故強度足夠。</p><p><b>  七 校核軸承壽命</b></p><p><b>

31、  計算當量載荷系數(shù)</b></p><p>  式中 ——軸的徑向載荷和軸向載荷;</p><p>  X、Y ——動載荷徑向系數(shù)和動載荷軸向系數(shù)。</p><p>  由于軸向力,由參考文獻[1] 表11.12查得X=1,Y=0。</p><p>  則當量動載荷 </p>

32、<p><b>  校核軸承壽命</b></p><p>  由于軸段幾乎呈對稱分布,受力均勻,故只需校核軸承Ⅰ。</p><p>  軸承在100℃以下工作,由參考文獻[1] 表11.19查得,;</p><p>  載荷平穩(wěn),由參考文獻[1] 表11.10查得,。</p><p><b>  軸

33、承Ⅰ壽命</b></p><p>  已知減速器使用5年,兩班工作制,則預期壽命為</p><p>  顯然,,故軸承壽命很充裕。</p><p><b>  八 參考文獻</b></p><p>  [1] 王黎欽,陳鐵鳴. 機械設計.5版.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0.</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