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第一部分 設計任務及傳動方案擬定</p><p>  一、課程設計題目:變速器</p><p>  二、課程設計的目的:</p><p>  1、綜合運用機械設計、材料力學、理論力學和其他相關課程的知識,分析和解決機械設計問題,進一步鞏固、加深和擴寬所學的知識;</p><p>  2、通過設計實踐,逐步樹立正確的設計

2、思想,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和競爭意識,熟悉掌握機械設計的一般規(guī)律,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p><p>  3、通過設計計算、繪圖以及運用技術標準、規(guī)范、設計手冊等有關設計資料,進行全面的機械設計技能的培訓。</p><p><b>  三、傳動方案擬定:</b></p><p>  傳動簡圖如圖a所示,實現(xiàn)四個前進擋和一個倒檔,換擋裝置用于

3、直齒傳動的檔位,換擋齒輪與軸通過花鍵連接。在空擋的情況下,與另一齒輪并不嚙合;掛檔時,通過直接移動齒輪與另一齒輪嚙合。</p><p>  具體傳動方案:動力由軸I經(jīng)齒輪1和常嚙合齒輪2傳至中間軸2,撥動套5左移與齒輪1嚙合得到四檔(直接檔),由軸IV傳出;套5右移與齒輪8結合得三檔;撥動齒輪6與齒輪3嚙合得二檔;齒輪7與齒輪9嚙合得一檔;撥動齒輪10與齒輪3嚙合、齒輪11與齒輪7嚙合得到倒檔。</p>

4、;<p><b>  四、給定條件:</b></p><p>  額定輸入轉矩:196 N·m</p><p>  輸入最大轉速:3800 r∕min</p><p><b>  潤滑油量:1.9L</b></p><p><b>  各檔位傳動比</b>

5、;</p><p><b>  一檔:6.09</b></p><p><b>  二檔:3.07</b></p><p><b>  三檔:1.71</b></p><p><b>  四檔:1.000</b></p><p>&

6、lt;b>  倒檔:4.95</b></p><p><b>  五、設計任務:</b></p><p>  1、變速器裝配圖(A1)………………………………….1張</p><p>  2、I軸、IV軸零件圖(A3)……………………………..2張</p><p>  3、設計計算說明書…………………

7、……………………...1份</p><p>  四、傳動簡圖和三維傳動圖示:</p><p><b>  傳動簡圖 a</b></p><p>  I—輸入軸 II、III—中間軸IV—輸出軸 5、12、13—撥動套 1、2、3、4、6、7、8、9、10、11—齒輪 2、4、8—常嚙合齒輪</p

8、><p><b>  三維圖示</b></p><p>  第二部分 齒輪的設計計算</p><p> ?。ū静糠謪⒖假Y料見《機械設計》)</p><p>  一、嚙合齒輪1、2(標注見裝配圖)參數(shù)計算:</p><p>  1.選定齒輪類型、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p><p&

9、gt;  1)按裝配圖所示傳動方案,選用直齒圓柱齒輪傳動。</p><p>  2)根據(jù)變速箱轉速選用7級精度(GB 10095—88)。</p><p>  3)材料選擇。由表10-1選擇小齒輪材料為40Cr(調制),硬度為280HBS,大齒輪材料為45鋼(調制)硬度為24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為40BS。</p><p>  4)選小齒輪齒數(shù)z1=19,大齒輪

10、齒數(shù)z2=2.4736×19=46.9,取z2=47。</p><p>  2.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p><p>  由設計計算公式(10-9a)進行試算,即</p><p><b>  d1t≥2.32 </b></p><p><b>  (1)確定數(shù)值</b></p>

11、<p>  1)試選載荷系數(shù)Kt=1.3。</p><p>  2)小齒輪傳遞轉矩T1=196N/m。</p><p>  3)由表10-7選取齒寬系數(shù)=0.5。</p><p>  4)由表10-6查的材料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p><p>  5)由圖10-21d按齒面硬度差的小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大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

12、</p><p>  6)由式10-13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p><p><b> ?。?lt;/b></p><p>  7)由圖10-19取接觸疲勞壽命系數(shù)THN1=0.9;THN2=0.95。</p><p>  8)接觸疲勞許用應力。</p><p>  取失效概率為1%,安全系數(shù)S=1,由式

13、10-12得</p><p><b>  (2)計算</b></p><p>  1)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d1t,代入中較小的值。</p><p>  ≥2.32 =2.32 =82mm</p><p><b>  2)圓周速度v。</b></p><p><b>

14、  3)齒寬b。</b></p><p>  4)齒寬與齒高之比b/h。</p><p>  模數(shù) </p><p>  齒高 </p><p><b>  5)載荷系數(shù)。</b></p><p>  根據(jù)v=16.3m/s,7級精度,由圖10-8查的動載

15、系數(shù)=1.12</p><p>  直齒輪,;由表10-2差得使用系數(shù);</p><p>  由表10-4用插值法查得7級精度、小齒輪相對支撐非對稱布置時,。</p><p>  由b/h=8.445,查圖10-13得;故載荷系數(shù)</p><p>  6)按實際的載荷系數(shù)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圓直徑,由式10-10a得</p><

16、;p><b>  7)模數(shù)m。</b></p><p>  3.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p><p>  由式10-5得彎曲強度的設計公式為</p><p>  (1)確定公式中各個數(shù)值</p><p>  1)由圖10-20c查得小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大齒輪的彎曲強度極限;</p><p&g

17、t;  2)由圖10-18取彎曲疲勞壽命系數(shù),;</p><p>  3)彎曲疲勞許用應力。</p><p>  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S=1.4,由式10-12得</p><p><b>  4)載荷系數(shù)K。</b></p><p><b>  5)查取齒形系數(shù)。</b></p><

18、;p>  由表10-5查得 ;。</p><p>  6)查取應力校正系數(shù)。</p><p>  由表10-5查得 ;。</p><p>  7)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p><p><b>  取大齒輪數(shù)值。</b></p><p><b> ?。?)設計計算</b

19、></p><p>  對比計算結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m大于由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shù),由于齒輪模數(shù)m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彎曲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而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僅與齒輪直徑(即模數(shù)與齒數(shù)的乘積)有關,可取由彎曲強度算得的模數(shù)7.0878并就近圓整為標準值m=6mm,按接觸強度算得的分度圓直徑,算出齒輪1、2齒數(shù)</p><p><b>  

20、4.幾何尺寸計算</b></p><p>  (1)計算分度圓直徑</p><p><b> ?。?)計算中心距</b></p><p><b> ?。?)計算齒輪寬度</b></p><p>  二、同理算得其余各嚙合齒輪尺寸如表:</p><p>  根據(jù)嚙合

21、情況算得軸心距:;;</p><p>  第三部分 軸系的設計計算</p><p>  (本部分參考資料見《機械設計》)</p><p><b>  I軸的設計計算</b></p><p>  1、 I軸為輸入軸,轉速 ,輸入轉矩</p><p>  I軸有兩種工作狀態(tài),空擋和四檔(直接檔),經(jīng)分

22、析可知在四檔時軸上轉矩較大,所以,以四檔為準進行計算。</p><p>  由以上齒輪計算可知1齒輪分度圓直徑為96mm,此軸上只有一個齒輪,且齒輪直徑不大,轉速較高,故做成齒輪軸。</p><p>  由2齒輪作用在軸上的力,同時產(chǎn)生一個大小為的轉矩。</p><p>  由撥動套5作用在軸上一個大小為的轉矩,方向和相同。</p><p>

23、<b>  圖b</b></p><p><b>  N N</b></p><p>  2、初步確定軸的最小直徑及初步校核</p><p>  選取軸的材料為40Cr,調質處理,軸高速旋轉,受彎矩和扭矩作用,所以查表15-3,取,</p><p><b>  =106</b>

24、;</p><p><b>  由式15-2得 </b></p><p><b>  =29mm</b></p><p>  軸的右端要做成外齒輪與撥動套5嚙合。</p><p>  考慮到標準化和與撥動套5的嚙合問題,d取35mm。</p><p>  即為安裝軸承處的直徑

25、,因軸承幾乎不受軸向力,故選用深溝球滾動軸承,查機械設計手冊,選取軸承型號為61807,相關參數(shù)</p><p> ?。築=7mm d=35mm D=47mm =43.8mm =38.2mm</p><p>  有齒輪計算可知1齒輪的齒寬為48mm,考慮到機架結構緊湊性,</p><p><b>  =30mm, </b><

26、/p><p>  左端軸承的左端由端蓋定位,右端由機架上的凸起肩部定位:</p><p>  右端軸承的左端由卡簧定位,右端由機架軸肩定位。軸肩圓角半徑r=1.5mm</p><p>  由上述計算和圖b可知,軸在右端軸承部位的截面是危險截面,只校核此處的強度</p><p><b>  Nm</b></p>

27、<p><b>  Nmm</b></p><p><b>  根據(jù)表15-4 </b></p><p>  根據(jù)式15-4及軸單向旋轉,扭轉切應力為脈動循環(huán)變應力,取,軸的計算應力</p><p>  前已選定軸的材料為40Cr,調質處理,由表15-1查得</p><p><b&

28、gt;  ,因此,故安全。</b></p><p>  3、精確校核軸的疲勞強度</p><p>  右端軸承右側的定位軸肩引起的應力集中將削弱軸的疲勞強度,且此出彎矩臨近最大值,因而該軸需校核此軸肩部位左右兩側。</p><p><b>  截面左側</b></p><p>  抗彎截面系數(shù) <

29、/p><p>  抗扭截面系數(shù) </p><p><b>  截面左側的彎矩M為</b></p><p>  該截面上的扭矩 </p><p>  截面上的彎曲應力 </p><p>  截面上的扭轉切應力 </p><p>  軸的材料為40Cr,調

30、質處理。由表15-1差得</p><p><b>  ,</b></p><p>  截面上由于軸肩而形成的理論應力集中系數(shù)及按附表3-2查取。</p><p><b>  因,,經(jīng)差值后查得</b></p><p>  =2.01 =1.38</p><p>  又

31、由附圖3-1可得軸的材料的敏性系數(shù)為</p><p>  故有效應力集中系數(shù)按式(附表3-4)為</p><p>  由附圖3-2的尺寸系數(shù) ;</p><p>  由附圖3-3的扭轉尺寸系數(shù) </p><p>  軸按磨削加工,由附圖3-4得表面質量系數(shù)為 </p><p>  軸未經(jīng)表面強化處理,即,則按式(

32、3-12)及式(3-12a)得綜合系數(shù)為</p><p>  又由§3-1及§3-2得碳鋼的特性系數(shù)</p><p><b>  取</b></p><p><b>  取</b></p><p>  于是,計算安全系數(shù)值,按式(15-6)~(15-8)則得</p>

33、<p><b>  19.32</b></p><p><b>  故可知其安全。</b></p><p><b> ?。ǘ┙孛嬗覀?lt;/b></p><p>  抗彎截面系數(shù)W按表15—4中的公式計算。</p><p><b>  抗扭截面系數(shù)</

34、b></p><p><b>  彎矩M及彎曲應力為</b></p><p><b>  扭矩及扭轉切應力為</b></p><p>  配合處的,由附表3-8用插值法求出,并取</p><p><b>  ,于是得</b></p><p><

35、;b>  =3.16,</b></p><p>  軸按磨削加工,由附圖3-4得表面質量系數(shù)為</p><p><b>  故得綜合系數(shù)為</b></p><p>  所以軸在截面右側的安全系數(shù)為</p><p><b>  22.36</b></p><p&g

36、t;  故該軸在截面右側的強度也是足夠的。此軸無大的瞬時過載,故可略去靜強度校核。</p><p><b>  IV軸的設計計算</b></p><p>  IV軸為輸出軸,有空擋、倒檔和1、2、3、4檔六種工作狀態(tài),空擋情況下軸幾乎不受載荷,不做討論。</p><p>  軸材料選為較好的40Cr,調質處理。根據(jù)表15-3,此軸幾乎不受彎矩,

37、軸向載荷較小,取較大值為50MPa。</p><p>  五種工作狀態(tài)下的計算,值是不變的,</p><p><b>  =98.5</b></p><p>  分別在五種工作狀態(tài)下,對軸進行估算:</p><p>  一檔:經(jīng)過1、2齒輪,7、9齒輪兩級傳動 ,總傳動比=6.09,齒輪傳遞的效率取為97%,不計其他功率

38、損失。</p><p>  =77.99=73.4 kW</p><p>  ==624 r/min</p><p><b>  根據(jù)式15-2可得</b></p><p>  二檔:經(jīng)過1、2齒輪,6,、3齒輪兩級傳動,總傳動比=3.07,。</p><p>  =77.99=73.4 kW&l

39、t;/p><p><b>  = r/min</b></p><p><b>  根據(jù)式15-2可得</b></p><p><b>  r/min</b></p><p>  三檔:經(jīng)過1、2齒輪,4、8齒輪,撥動套5右移與8齒輪的嚙合三級傳動,總傳動比=1.71</p&g

40、t;<p><b>  kW</b></p><p><b>  r/min</b></p><p><b>  根據(jù)式15-2可得</b></p><p><b>  mm</b></p><p>  四檔:經(jīng)過撥動套5左移與1齒輪嚙合一級

41、傳動,總傳動比</p><p><b>  kW</b></p><p><b>  r/min</b></p><p><b>  根據(jù)式15-2可得</b></p><p><b>  mm</b></p><p>  倒檔:經(jīng)

42、過1、2齒輪,10、3齒輪,11、7齒輪三級傳動,總傳動比</p><p><b>  kW</b></p><p><b>  r/min</b></p><p><b>  根據(jù)式15-2可得</b></p><p><b>  mm</b></

43、p><p>  比較分析五種工作狀態(tài),以一檔狀態(tài)下為準進行以下計算。</p><p>  撥動套5要能夠在軸上左右滑動,還要能帶動軸的旋轉運動,所以此處選用花鍵連接.同理,撥動套5也要作成花鍵,便于撥動套12再其上移動以及帶動其從而帶動軸的的旋轉。撥動套5左端做成內齒輪與1齒輪嚙合,右端做成外齒輪與8齒輪嚙合。由于軸的兩個固定軸承位置偏右,所以軸的左端挖空安裝軸瓦,與1齒輪配合,減輕一定的徑向

44、振動和不穩(wěn)定性。</p><p>  IV軸上由于5、12撥動套的左右滑動,使軸受一定的軸向力,所以此處采用角接觸球軸承。</p><p>  查機械設計手冊,取用71812C型軸承,</p><p>  d=60mm, D=78mm, B=10mm</p><p>  在一檔工作狀態(tài)下,齒輪上受到的力通過花鍵傳給撥動套5,又通過花鍵傳給

45、IV軸, 均勻的花鍵傳動只產(chǎn)生扭矩,扭矩</p><p>  前已選定軸的材料為40Cr,調質處理,由表15-1查得</p><p>  =70MPa。因此,故安全</p><p>  II軸、III軸的設計計算</p><p>  II軸、III軸為中間軸,計算與校核與上述兩軸同理,此處不再做詳細說明。</p><p&g

46、t;  經(jīng)計算與校核II軸直徑為 50mm,采用40Cr,調質處理。經(jīng)查機械設計手冊。選用兩端軸承如下:</p><p>  基本尺寸/mm d: 50 D: 65 B: 7</p><p>  安裝尺寸/mm|da (min): 52.4 Da (max): 62.6 ra (max): 0.3</p><p>  

47、其他尺寸/mm|d2 ≈: 54.3 D2 ≈: 60.7</p><p>  其他尺寸/mm|r (min): 0.3</p><p>  基本額定載荷/kN|Cr: 6.6</p><p>  極限轉速/(r/min)|脂: 8500</p><p>  軸承代號|60000型: 61810<

48、/p><p>  為了減輕軸上載荷強度,3齒輪、9齒輪與軸固連做成齒輪軸。</p><p>  經(jīng)過計算與校核III軸直徑40mm,45﹟鋼,正火處理。</p><p>  齒輪10、11固連在撥動套13上,套內安裝軸瓦與軸配合。具體結構及尺寸見裝配圖。</p><p>  第四部分 鍵連接的選擇及計算</p><p> 

49、 一.II軸上兩平鍵選擇</p><p>  根據(jù)《機械設計手冊》II軸直徑50mm選取平鍵尺寸如下:</p><p>  普通平鍵(摘自GB/T1095-2003,GB/T1096-2003)(標注如圖4-1)</p><p>  軸徑 d: >44~50</p><p>  鍵的公稱尺寸|b(h8): 14</p>&

50、lt;p>  鍵的公稱尺寸|(h8)h(11): 9</p><p>  鍵的公稱尺寸|c或r: 0.4~0.6</p><p>  鍵的公稱尺寸|L(h14): 36~160</p><p>  每100mm重量/kg: 0.099</p><p>  鍵槽|軸槽深t|基本尺寸: 5.5</p>

51、;<p>  鍵槽|軸槽深t|公差: (+0.2,0)</p><p>  鍵槽|轂槽深t1|基本尺寸: 3.8</p><p>  鍵槽|轂槽深t1|公差: (+0.2,0)</p><p>  鍵槽|圓角半徑r|min: 0.25</p><p>  鍵槽|圓角半徑r|max: 0.4</

52、p><p><b>  圖 4-1</b></p><p><b>  二.IV軸花鍵選擇</b></p><p>  矩形花鍵基本尺寸系列(摘自GB/T 1144-2001) (標注如圖4-2)</p><p>  小徑 d: 52</p><p>  輕系列|規(guī)格 N

53、×d×D×B: 8×52×58×10</p><p>  輕系列 r: 0.4</p><p>  輕系列 c: 0.3</p><p>  輕系列(參考)d1min: 49.6</p><p>  輕系列(參考)amin: 4.8</p>

54、<p>  中系列|規(guī)格 N×d×D×B: 8×52×60×10</p><p>  中系列 r: 0.5</p><p>  中系列 c: 0.4</p><p>  中系列(參考)d1min: 48.6</p><p>  中系列(參考)ami

55、n: 2.5</p><p>  三.撥動套5上花鍵選擇</p><p>  矩形花鍵基本尺寸系列(摘自GB/T 1144-2001) (標注如圖4-2)</p><p>  小徑 d: 56</p><p>  輕系列|規(guī)格 N×d×D×B: 8×56×62×l0

56、</p><p>  輕系列 r: 0.4</p><p>  輕系列 c: 0.3</p><p>  輕系列(參考)d1min: 53.5</p><p>  輕系列(參考)amin: 6.5</p><p>  中系列|規(guī)格 N×d×D×B: 8

57、5;56×65×10</p><p>  中系列 r: 0.5</p><p>  中系列 c: 0.4</p><p>  中系列(參考)d1min: 52</p><p>  中系列(參考)amin: 2.5</p><p>  第五部分 滾動軸承選擇</p>

58、<p><b>  一.I軸兩軸承選擇</b></p><p>  深溝球軸承(標注如圖5-1)</p><p>  基本尺寸/mm|d: 40</p><p>  基本尺寸/mm|D: 52</p><p>  基本尺寸/mm|B: 7</p><p>  安裝尺

59、寸/mm|da (min): 42.4</p><p>  安裝尺寸/mm|Da (max): 50</p><p>  安裝尺寸/mm|ra (max): 0.3</p><p>  其他尺寸/mm|d2 ≈: 43.2</p><p>  其他尺寸/mm|D2 ≈: 48.8</p><

60、p>  其他尺寸/mm|r (min): 0.3</p><p>  基本額定載荷/kN|Cr: 5.10</p><p>  基本額定載荷/kN|C0r: 4.40</p><p>  極限轉速/(r/min)|脂: 10000</p><p>  極限轉速/(r/min)|油: 13000</p&

61、gt;<p>  重量/kg|W ≈: 0.026</p><p>  軸承代號|60000型: 61808</p><p><b>  圖 5-1</b></p><p><b>  二.II軸軸承選擇</b></p><p>  深溝球軸承(標注如圖5-1)</

62、p><p>  基本尺寸/mm|d: 50</p><p>  基本尺寸/mm|D: 65</p><p>  基本尺寸/mm|B: 7</p><p>  安裝尺寸/mm|da (min): 52.4</p><p>  安裝尺寸/mm|Da (max): 62.6</p>&

63、lt;p>  安裝尺寸/mm|ra (max): 0.3</p><p>  其他尺寸/mm|d2 ≈: 54.3</p><p>  其他尺寸/mm|D2 ≈: 60.7</p><p>  其他尺寸/mm|r (min): 0.3</p><p>  基本額定載荷/kN|Cr: 6.6</p&g

64、t;<p>  基本額定載荷/kN|C0r: 6.1</p><p>  極限轉速/(r/min)|脂: 8500</p><p>  極限轉速/(r/min)|油: 10000</p><p>  重量/kg|W ≈: 0.043</p><p>  軸承代號|60000型: 61810</

65、p><p><b>  三.IV軸軸承選擇</b></p><p>  IV軸上由于5、12撥動套的左右滑動,使軸受一定的軸向力,所以此處采用71812C型角接觸球軸承(摘自GB/T 292-2007)。(標注如圖5-2)</p><p>  軸承型號|α=15°: 71812C</p><p>  外形尺寸

66、|d: 60</p><p>  外形尺寸|D: 78</p><p>  外形尺寸|B: 10</p><p>  外形尺寸|rsmin①: 0.3</p><p>  外形尺寸|rlsmin①: 0.15</p><p>  四.IV軸滑動軸承選擇</p><p&g

67、t;  考慮到齒輪8屬于常動齒輪,不與IV軸共同運動,且軸向兩端由軸肩和金屬套23定位,會產(chǎn)生摩擦,所以采用兩側單翻邊薄壁軸瓦的滑動軸承。</p><p>  五.III軸滑動軸承選擇</p><p>  III軸為倒檔用軸,其上齒輪10、11為軸向滑動齒輪,故選用不翻邊薄壁滑動軸承與III軸連接。</p><p>  第六部分 變速器附件的選擇</p>

68、<p> ?。俗⑿蛱栆娧b配圖)</p><p>  1、(16)II軸軸承蓋:</p><p>  軸承蓋的用途是固定軸承的軸向位置,需要調整墊片來調整,根據(jù)計算可以得出軸承間的固定螺栓為4—M8、4—M10,受力情況局符合安全要求。</p><p>  2、(24)螺釘鎖緊擋圈:</p><p>  通過螺釘將其與IV軸固定

69、,負責軸向定位常動齒輪(8)。根據(jù)IV軸直徑選取螺釘鎖緊擋圈GB/T 884-1986,基本尺寸d=55mm</p><p>  公稱直徑|d|基本尺寸: 55</p><p>  公稱直徑|d|極限偏差: (+0.074, 0)</p><p>  H|基本尺寸: 18</p><p>  H|極限偏差: (0, -

70、0.43)</p><p><b>  D: 85</b></p><p><b>  c: 1</b></p><p><b> ?。鋞: 8</b></p><p>  d0: M10</p><p>  b|基本尺寸:

71、 1.6</p><p>  b|極限偏差: (+0.31, +0.06)</p><p>  t|基本尺寸: 3</p><p>  t|極限偏差±: 0.30</p><p>  3、(25)緊定螺釘:</p><p>  與(24)相配合的螺釘選取螺釘GB/T 71-1985: M5。

72、</p><p>  4、(33)起蓋螺釘:</p><p>  維修變速器內部時,旋轉起蓋螺釘將機蓋與機座分離,方便機蓋打開。根據(jù)機架邊緣尺寸選取螺釘GB/T 71-1985:M10×20。</p><p>  5、(40)圓錐銷設計:</p><p>  用于定位機蓋和機座相對位置,選取GB117-86 B8×35。&

73、lt;/p><p>  第七部分 潤滑與密封</p><p><b>  一、潤滑</b></p><p>  變速器零件表面潤滑主要有壓力強制潤滑和激濺潤滑兩種。這里采用激濺潤滑,主要依靠侵入箱底油液的常動齒輪1、2、4、8以及滑動齒輪6、7將潤滑油激濺到零部件的摩擦表面。軸瓦是使?jié)櫥屯ㄟ^與配合的齒輪內壁和軸孔內、外壁間的油槽流入;各軸承是使?jié)?/p>

74、滑油在激濺起時,沿著機架內壁流入機蓋和機座間的油槽,最后滲進軸承中。</p><p><b>  二、密封</b></p><p>  變速器的密封部位及顯影的密封方式主要有:(1)機座與機蓋及軸承之間,用紙墊或橡膠密封,箱體上不設計鉆頭的螺絲孔;(2)軸的外伸端一般采用骨架式自緊油封;(3)變速桿的球形支座用橡皮革密封。放油螺塞采用錐形細牙螺紋,放油孔設置在箱體底部

75、,機蓋上設置帶濾芯的通氣孔和透氣螺塞。</p><p><b>  第八部分 設計心得</b></p><p>  在經(jīng)過3周的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我們的課程設計終于完成了。在這三周里,我們先是查閱資料,由于之前機械原理課程設計不夠理想,所以決定不沿用原設計方案,重新選定變速器完成這次課程設計任務。</p><p>  我們首先通過上網(wǎng)和到圖書館

76、查閱各種變速器資料,然后選定以sy132型變速器原理為模型,做我們這次的設計任務。之后我們根據(jù)選定機構原理繪制結構簡圖,接著按照計劃進行各檔嚙合齒輪的選材,根據(jù)既定傳動比估算齒輪參數(shù)并進行校核,最后根據(jù)估算選取標準模數(shù),確定各個齒輪具體參數(shù)。</p><p>  與此同時,小組另外成員分別進行軸和鍵的計算、校核;然后根據(jù)軸的直徑選定滾動軸承的類型及型號。繪制草圖,標注尺寸;根據(jù)草圖繪制裝配圖、零件圖。</p

77、><p>  在沒有做課程設計以前覺得課程設計只是對這幾年來所學知識的單純總結,但是通過這次做課程設計發(fā)現(xiàn)自己的看法有點太片面。課程設計不僅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一種檢驗,而且也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提高。通過這次課程設計使我明白了自己原來知識還比較欠缺。自己要學習的東西還太多,以前老是覺得自己什么東西都會,什么東西都懂,有點眼高手低。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才明白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應該不斷的學習,

78、努力提高自己知識和綜合素質。 在這次課程設計中也使我們的同學關系更進一步了,同學之間互相幫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聽聽不同的看法對我們更好的理解知識,所以在這里非常感謝幫助我的同學。 總之,不管學會的還是學不會的的確覺得困難比較多,真是萬事開頭難,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后終于做完了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此外,還得出一個結論:知識必須通過應用才能實現(xiàn)其價值!有些東西以為學會了,但真正到用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是兩回事,所以我認

79、為只有到真正會用的時候才是真的學會了。 在此要感謝我們的指導陳敏鈞老師對我們悉心的指導,感謝老師給我們的幫助。在設計過程中,我通過查閱大量有關</p><p><b>  張浩</b></p><p>  第九部分 參考資料目錄</p><p>  1、《機械設計》 濮良貴 紀名剛 主編 </p><p>

80、;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八版</p><p>  2、《機械原理》 孫恒 陳作模 葛文杰 主編</p><p>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七版</p><p>  3、《畫法幾何級工程制圖》 唐克忠 朱同鈞 主編</p><p>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四版</p><p>  4、《互

81、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 徐學林 主編</p><p>  湖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第二版</p><p>  5、《機械設計、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 王昆 何小柏 汪信遠 主編</p><p>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p><p>  6、《機械設計手冊—減速器和變速器》 王文斌 主編 </p><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