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島群島植物群落結構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2005年5月-2007年10月期間作者多次深入廟島群島進行了植被樣地調查,共采集標本216份。經(jīng)對標本的整理鑒定和對樣方數(shù)據(jù)分析,對廟島群島維管植物的群落結構進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12個典型的森林植物群落出現(xiàn)的物種總數(shù)為106種;主要種類有:黑松、刺槐、麻櫟、酸棗、荊條、扁擔木、胡枝子類、披針葉苔草、中華隱子草、結縷草、野菊、白蘞蒿。群落的垂直結構可分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3個層次。12個樣地中,樣地6(黑松

2、林)、樣地4(麻櫟林)、樣地2(黑松-刺槐-櫟林)和樣地3(黑松林)的物種多樣性較高,而樣地12(刺槐林)、樣地1O(黑松林)和樣地5(刺槐林)的物種多樣性較低,這說明物種多樣性與群落結構及生境有密切的關系。 2.對典型植物群落區(qū)系分析表明:溫帶成分占優(yōu)勢,與熱帶區(qū)系有一定的親緣。樣地葉型分析表明:以小型葉為主,中型葉和復葉也占有較大的比例。樣地生活型分析表明:以高位芽植物和地面芽植物為主,隱芽植物也占一定的比例,這與當?shù)貧夂蛱?/p>

3、征相適應。 3.樣地群落各層物種豐富度指數(shù)R和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shù)H為:草本層>灌木層>喬木層;均勻度指數(shù)J1為:灌木層>草本層>喬木層,這說明灌木層是最均勻分布的;生態(tài)優(yōu)勢度指數(shù)λ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它與H值、R值正好相反;草本層的H值、R值最大,它與喬木層的差異大,說明了草本層對群落多樣性的貢獻最大。經(jīng)顯著性檢驗結果顯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之間的生態(tài)優(yōu)勢度指數(shù)λ和均勻度指數(shù)J1差異不顯著,而物種

4、豐富度指數(shù)差異極顯著;Shannon-Wiener指數(shù)H在喬木-灌木層和喬木-草本層之間差異極顯著,灌木-草本層之間差異不顯著,此結果說明了群落多處于演替的前中期階段。 4.在12個典型群落中,包含了黑松林、刺槐林、麻櫟林、黑松-刺槐-櫟林4種森林類型,各林型的物種多樣性比較表明:物種豐富度指數(shù)R為:黑松林>黑松-刺槐-櫟林>麻櫟林>刺槐林;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shù)H為:黑松-刺槐-櫟林>麻櫟林>黑松林>刺槐林;均

5、勻度指數(shù)J1為:黑松-刺槐-櫟林>麻櫟林>黑松林>刺槐林,它與H的走勢一致;不同群落間,物種多樣性指數(shù)存在差異,這種差異與群落所處的演替階段有關,群落物種多樣性隨群落演替發(fā)展而增高,但最穩(wěn)定群落的多樣性不是最高。生態(tài)優(yōu)勢度指數(shù)λ為:刺槐林>黑松林>麻櫟林>黑松-刺槐-櫟林,它的大小正好和H、J1、R呈負相關,說明了群落的優(yōu)勢種越明顯,物種多樣性指數(shù)越?。环N間相遇幾率PIE的大小順序為黑松-刺槐-櫟林>麻櫟林>黑松林>刺槐林,它與九指數(shù)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